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武清县开展党群共富小组活动张云鹏天津市武清县开展“党群共富小组”活动是从1993年开始的。一般由党员干部群众根据自愿结合、互帮互助、方便生产、便于活动的原则,以有致富能力的党员为骨干,以同行业为基础,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党员为组长,负责组织和指导共富小组...  相似文献   

2.
钟新 《党建文汇》2006,(10):29-29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实施“党群户联网”工程: 十户一单位,结成全覆盖的党群联合体。村党组织对本村党员骨干的行业特点、个人特长、参与热情和群众的困难和需求情况进行认真摸排,找准党员所长和群众所需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按照“村组牵头、自愿协商、就近联户、相对稳定”的原则,以党员为骨干,建立“多户联合、共同发展”的“党群户联网”。按照每10户左右家庭组成一个联网单位,全乡6000多户农民全部“上网”,实现农村党员联系群众的网络化。群众选户长,充分调动党员骨干积极性。每一个户联网单位设户长一名、副户长1名~2名。户长由党员群众民主推荐。经村“两委”研究批准后产生,签订“户长承诺书”。村党组织向户长授予红色“户长”门牌,在村务公开栏开设“户长风采栏”,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相似文献   

3.
“想富不会富,带动无能力”,多年来,一直是困扰着农村贫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难题。然而,情况在2004年发生了变化。自从实施了农村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工程后,霍山县的700多名贫困党员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上级党组织的深深关爱之情。贫困党员生产生活状况改善了工程实施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对763户贫困党员进行生产性扶持,实施发展项目985个,已有702户贫困党员基本摆脱了贫困,绝大多数贫困党员都有一个稳定的种、养、加等方面的生产项目。磨子潭镇磨子潭村贫困党员汪肇善利用项目资金,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发展袋料香菇…  相似文献   

4.
民乐县南古镇杨坊村有9个村民小组,418户村民,总人口1736人,党员49名。村党支部以“双培双带”工程为载体,坚持以发展与创新并举,走出了一条“链条传动抓培带,能人带动促发展,党群共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村要强,民要富,村班子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树荣 《支部生活》2008,(11):25-25
沧源县班洪乡在推行“一体两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党群致富联合体,以建制村和产业区域为单位建立产业协会,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党群致富联合体结对帮扶新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联系”挂钩帮扶模式。一是制作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共制作了849张党员结对帮扶联系卡,发放到农村党员和农户手中,联系卡注明联系党员的姓名、职务、  相似文献   

6.
一钟祥市党群经济联合体是由几户党员与儿户农户联合组建,以党员为骨干,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共同致富为目标的新型经济组织,是市场机制和党员“双带”(带头富、带领富)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形成的“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  相似文献   

7.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真的富。大兴区榆垡镇求贤村党支部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出“一带二比三落实”,即:1名党员带动10户群众,做促进发展的先锋、服务群众的主力军;在党员中开展“比致富比和谐”活动,看谁能带头掌握一门新技术、选择一个好品种、帮扶一个困难户,看谁率先了解一个新动向、走访一个难点户、化解一个新矛盾;落实村“两委”班子和党员承诺,落实党员奖惩机制,对带动村民户数多、致富效果好的党员,给予奖励;对于不尽职的党员,村党支部在党员大会上进行点名批评。  相似文献   

8.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1,(6):35-36
隆德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五新"一是设立功能型党小组,找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新途径。在全县设立功能型党小组1368个,其中在农业产业链上建立产业型、专业型、流动型、岗位型等党小组566个,参与党员1698人,带动群众8690人。形成了一个党小组主抓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党小组服务一个特定项目、一个党小组主抓一项具体工作的服务模式,找准了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新途径。二是组建党群共富联合体,拓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新渠道。依托科  相似文献   

9.
到2004年12月底,文山县累计筹资“党员互助资金”73万余元,其中,党员捐款52万元,财政拨款5万元,党费划拨12万元,全部用于扶持农村贫困党员发展生产,春节慰问贫困党员,特困党员的生活补助,病故党员家属抚恤补助等。共滚动发放“党员互助资金”78.35万元,帮助399户贫困党员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户均增收1000元;补助、慰问特困党员1254户。“党员互助资金”的建立,充分体现文山县广大党员关注贫困、奉献爱心的精神,是帮助贫困党员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使“学教”活动收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效果,蛟河市委改进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开展了以部门联村、干部带户为主要形式,以“知民心、帮民富、解民难”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按照每个市直部门包1个村的原则,全市65个市直部门共包联15个“五好”村、50个后进村或经济薄弱村;按照副乡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带1户富裕户、1户贫困户的原则,市级领导共带动48户,市直部门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带动360户,乡镇街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共带动200户。他们深入基层农户,了解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9,(6)
全省开展党员联户扶贫活动以来,我们忻州地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党员联户扶贫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性措施抓在手上,通过“系统化组织,多样化联带,层次化帮扶,整体化推进”,积极引导全区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15万名共产党员投身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998年底,全区13万名党员联系的5万多个贫困户、23万贫困人口中,已有21万人口摆脱了贫困,其中8千户还跨入了小康户的行列。多样化联带,大力创建因人而异、形式多样、点面结合的联户结对新格局党员联户。就是组织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单独与贫困…  相似文献   

12.
“十户一体”联户帮带党群同共致富活动,是元阳县针对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并开展的。它由1名致富党员联系3户致富群众,这3户致富群众分别再联系2户困难群众,10户为一体(也可以是几户、十几户、几十户为一体),形成致富党员 致富群众 贫  相似文献   

13.
周顺文 《党的建设》2012,(10):53-53
徽县麻沿乡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立足实际,把组建产业协会、创建党群共富组作为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致富的有力抓手,先后组建了林业、畜牧、驮运产业协会3个,在协会内部组建党群共富组82个。其中“麻沿驮运”协会主要以麻沿乡熊北村党支部为核心运作。“麻沿驮队”在麻沿乡熊北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不仅解决了陕甘川山区在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中,山区物资运输难的问题,还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知名劳务品牌。  相似文献   

14.
郑治 《奋斗》2007,(7):51-51
近年来.鹤岗市委以设立“贫困党员致富基金”为牵动,通过发放无息借款的方式,帮助115名贫困党员率先致富。带动了300余名困难群众实现了脱贫,实现了组织扶持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创业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近几年来,来阳市委独辟蹊径,大胆尝试,开辟了农民党员活动园。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扶贫帮困党群共富工程,至今已扶持农户4.8万户,使其中的68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其具体作法是:首先,开辟农民党员活动圆。来阳属典型的丘陵地区,荒山、荒地、荒水、荒田面积较多。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农民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农民党员无所作为,甚至迷上扑克场、麻将桌。市委针对这一情况,决定把开发“四荒”,建立农民党员活动园作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建平县老官地镇党委不断创新载体,采取多项措施,狠抓了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创建党群共同致富信用联合体。由党员牵头组织,农户自愿参与,成员由5-10户组成,实行贷款互相担保、风险共同承担的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嘉川镇太平村的许明金等3名贫困党员入股开友养羊场养殖黄羊60只,张华镇贫困党员谭永成带领5户贫困户种植莲藕18亩,国华镇山寨村成立云雾山猕猴桃专合社带动20余户贫困党员群众致富增收……一批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陆续在旺苍县97个贫困村启动实施,开启了贫困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精准脱贫之路。"以前只敢想不敢做,现在我有了坚强后盾""我们雷家山草场大,适合发展养  相似文献   

18.
刘文 《党建文汇》2002,(15):29-29
去年以来,吉林省四平市连续两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灾,党员薄弱群体随之增多,全市农村贫困党员已达1900多名,约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这些党员生活非常困难.生产难以维持。面对这种情况,四平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党内扶贫的新路子,变“输血”为“造血”,先后投放100万元扶贫基金扶持贫困党员上项目,经过努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韩文利 《新长征》2011,(10):43-43
通化县按照“扶持一户党员创业、带动一组农户致富、搞活一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党员为轴点,积极打造创业带富链条。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支部生活》2006,(10):7-7
大姚县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该县每年确定100名“农村致富先锋”培养对象,给予资金、项目和政策倾斜,并安排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级涉农部门科技人员结对帮扶,增强党员的致富能力。同时,以“农村致富先锋”为龙头。每人至少联系10户农户。形成一个信息技术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生产经营互帮的农民致富联合体,增强党员的带富能力。致富先锋倪宗荣科学养猪致富后,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