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及独立性原则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可从组织控制、人员控制、业务控制、会计制度、授权审批制度、合规合法性控制、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参照巴塞尔精神与我国的《指导原则》,借鉴美、日、德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促进商业银行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最终实现银行体系安全与效率的目标,应是我国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信用卡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一项比较新兴的业务,也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不断发展,其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对商业银行的危害性极大,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因此,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存款在储户挤兑时发生的支付危机。防范金融危机,必须首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体制中仍然存在大量金融风险。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应当规范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在商业银行内部形成规范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不良资产的化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只是为客户提供支付、委托等服务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经营这类业务时,它既不是真正的债权人,也不是债务人,而只是受托代理的中间人。因此,中间业务是一项既不同于传统的存款业务,也不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中间业务按照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1)结算性的中间业务,如结算、押汇和信用卡等;(2)担保性的中间业务,如  相似文献   

5.
许蕾 《工会论坛》2009,15(1):71-72
本文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对策。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学严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乃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体系漏洞多、执行有效性差等问题。本文试图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性、制衡性、可操性强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内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为企业并购交易提供的用于支付并购交易现金对价的贷款资金。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开展仅有一年,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难以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控制。需要设计有效的监管体制,加强对并购贷款业务的监管防止风险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刘雪梅 《工会论坛》2005,11(4):71-71
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新的国际结算手段,无论对出口商还是进口商都有独特的应用优势。针对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国内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市场。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项下的进口押汇业务是已经一项普遍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但是关于该业务中担保法律问题,在我国实务界、司法界和学术界都还没有统一科学的界定,这使得该业务在实际操作和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直接损害。通过比较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实践,认为台湾地区的动产抵押制度与德日判例法中让与担保制度能够较好地防范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保护押汇银行的债权。故建议对台湾地区和德日的实践经验予以完善,在物权法立法中设立动产抵押制度或让与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弊端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银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银行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内部控制在银行建设中具有必要性,是银行应对危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在考察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弊端的基础上,参考银行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 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制度和经营范围,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分业经营模式 这是一种职能分离型经营模式,即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相分离,商业银行不得经营证券业务,其特点是立法对银行业务有明确的严格的限制,不允许银行业与证券业同时在一个银行混合经营,从而可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银行稳定经营,但不利于银行的高速发展。英美日等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业务分离银行制度。英国存款银行不能直接参加工商企业的投资。美国1933年的银行法也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只能从事短期贷款,不能办理长期贷款,不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养老保障“多支柱”战略的重大制度安排。获得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商业银行可以开展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和托管等业务。这些业务的开展,对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根据规定将其有关存款和负债按照一定比例交存到中央银行的部分。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2007年多次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调整,由此存款准备金已由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转变为调控基础,成为我国控制货币信贷数量,减少货币市场流动性,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果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就必然造成经营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还会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内部控制评审既是内部审计的一种方式又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内容,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审,可以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企业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产品风险揭示不足、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粗放式发展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原因 :利率市场化后 ,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同时 ,它也是商业银行稳健运营和外部监管的需要。提出了利率市场化下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如不健全的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体系 ,滞后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 ,利率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匮乏等。并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制 ,建立利率风险衡量系统 ,利用表内、表外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培养高素质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私人汽车的普及和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一种新的贷款犯罪——汽车消费贷款犯罪也相应出现并有大幅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贷款犯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骗取贷款和恶意欠款。可以从建立信用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加大打击力度等方面入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现代商业银行的自律制度,是实现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经营原则的保证.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环境、信贷控制、会计业务、个人银行业务等方面都缺乏严密的制约机制,为此,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内部管理工作,不断寻找关键部位和风险点,有效地发挥内控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以达到防范经营风险,真正实现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还处于建立制度、摸索方法的阶段,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银行的内部控制包括四个主要内容 :组织结构(职责的界定、贷款审批的权限分离和决策程序) ;会计原则(对帐、控制单、定期试算等) ;“双人原则”(不同职责的分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 ;对资产和投资的实物控制。这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机制是否科学严密的出发点。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关键。因为 :1.从本质上看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防范管理的一种机制 ,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效果是将银行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从而为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