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时下,颇为时髦的养育方式“混合抚养”越来越多地成为年轻父母的选择。这种既不影响工作,又能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抚养模式,确实弥补了其他抚养模式的缺陷。但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法院的离婚案件中,“混合抚养”为家庭不和睦埋下了隐患。由于抚养者之间在如何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2.
谈父母离婚后协议轮流抚养子女吕玉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6条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对于协议轮流抚养子女这种新的抚养方式认真加以研究,无论在法学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离婚后关于抚养制度的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不甚明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相关的立法现状,对婚姻制度理论进行分析,从我国立法应在抚养的构成条件、抚养方式的确定以及抚养费用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上做出了规定,从而起到加强对离婚后处于弱势一方的保护,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邹开亮  杨浪 《政法学刊》2023,(2):119-128
在离婚诉讼中,未成年人的受抚养真意是人民法院判决其抚养权归属的核心依据;实体法赋予的对未成年人受抚养真意的尊重需经由特定的司法程序予以实现。受制于实体规范模糊不定和程序规则供给不足等原因,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受抚养真意的实现程序尚存在多方面掣肘因素。《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实现了保护未成年人受抚养真意的立法转向,但其程序实现既有赖于对离婚诉讼中未成年人受抚养真意保护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也离不开相关司法改革的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5.
<正>抚养纠纷抚养纠纷指因抚养权归属与变更、抚养费给付与变更以及探望权等产生的纠纷。一、调解抚养纠纷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084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6,(7):59-60
法官: 我的妹妹于1997年去世后,侄女张晓当时读小学一年级,因张晓的父亲张某被判7年有期徒刑,我们就承担起抚养张晓的责任。2005年10月份,张晓的父亲张某出狱,张某到我家看望张晓,他见张晓在我家生活得很好,因张某自己当时没有固定收入,也就没有提张晓抚养的事。2005年10月份,张晓考上高中,张某要求张晓由他抚养,我认为我与张晓之间已经形成收养关系,所以不同意张晓由张某抚养。双方发生纠纷。后来张晓在张某的劝说下一直不回我家居住。我能要求继续抚养张晓吗?  相似文献   

7.
杨红霞 《政法学刊》2010,27(2):62-66
幼女奸生子的抚养问题极为棘手,容易引发许多伦理纠纷和社会问题,亟待法律的规制。可是,我国有关非婚生子女抚养的立法却比较模糊、概括、缺乏可操作性,在实践中难以发挥作用。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构建以社会救助为主的抚养模式,以促进这一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探望权,在国外通称探视权,是指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可以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对涉及下岗职工抚养案件的处理叶彬琪近年来,企业因逐步改革用工制度原因,职工下岗待工的情况增多。下岗人员由于收入减少而引发的增加抚育费、改变抚养关系的案件也呈增加趋势。1994年,我院受理抚育费案件120件,比去年同期增加54%;受理改变抚养关系案件2...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隔代抚养”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其利弊,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如今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孩子发生伤残甚至死亡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老人们有监管之责吗?  相似文献   

11.
问:父母离婚,我跟母亲一起生活.因生活非常困难,我高中没上完就到外地打工.父亲从没给过我生活费。现父亲得了精神病不能独立生活.让我抚养他。可我认为,我父母已经离婚.是母亲抚养我长大的,父亲没有尽到抚养我的义务.现在我也没有义务赡养他。我应承担赡养责任吗?  相似文献   

12.
阿峻 《江淮法治》2012,(4):40-41
当前社会,“隔代抚养”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其利弊,人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现如今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孩子发生伤残甚至死亡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老人们有监管之责吗?如果孩子父母离异,老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有没有法定的“探视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增加,出现了同性同居伴侣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和抚养子女的情况,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有同性同居伴侣争夺子女抚养权的案件。以目前仍在诉讼程序中的“同性伴侣子女抚养权纠纷案”为基础,探讨了同性同居伴侣共同生养子女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对同性同居伴侣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建议。同性同居伴侣在共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保护子代权益;发生子女抚养权争议时,建议将儿童利益最大化作为抚养权认定的首要原则;另外,通过“互惠体外受精”的方式生育的同性伴侣,在抚养权认定过程中,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也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和参与子女成长的权利,建议结合子女意愿采取对子女成长最有利的抚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浅谈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夫妻离异后对子女的探望权制度。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所谓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协助非抚养一方行…  相似文献   

15.
生父母与子女之间是血亲关系,生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不得免除。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姻亲关系,继父母对未成年继子女的抚养义务虽不是法定,但多年来已形成事实抚养关系且继父母离婚时仍约定继续承担抚养义务,那么,继父母事后能否解除其约定的抚养义务,又该通过何种方式解除?  相似文献   

16.
《四川审判》2002,(4):57-57
《婚姻法》第38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第27条第2款又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2003年4月2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终审审结了一起以上大学困难为由而起诉生父追索增加抚养教育费案件。法庭当庭判决驳回了原告杨丽娜的诉讼请求,并判令原告承担本案一二审的诉讼费200元。据悉,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文件颁布实施后,全国人民法院处理大学生追索抚养教育费适用该  相似文献   

18.
高峰非婚生子抚养案,引发了我们对抚养问题,特别是像高峰这样有两场感情、两个孩子的抚养问题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9.
离婚诉讼是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的特别诉讼。在我国现行婚姻法所表述的离婚诉讼中,不仅要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而且还要解决当事人之间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婚姻关系的复杂性,在离婚诉讼中应首先解除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然后再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协商或诉讼。  相似文献   

20.
离婚诉讼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夏葳在离婚案件中,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的安定。怎样处理好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切实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为社会所关注。1995年我院审结的70件二审离婚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