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层影响教育机会、教育获得,另一方面,教育对促进社会流动、完善社会分层结构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以教育促进合理社会流动来改善社会分层状况、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主要引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现阶段的几个教育政策个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教育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研究重视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探讨、突出教育地位获得因素的挖掘、强调教育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关系的分析,但在研究对象与内容上,内在机理研究少;在研究方法上,专门的实证研究少;在研究视角上,全面关注的少。在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体系的构建,探讨教育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作用和影响机制,计算我国农村学生地位获得模型,关注农村学生的内心感触。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它既损害了犯罪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分析现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学校应从四个方面作出反思和调整,发挥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第一,建立一套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评估测量体系,这是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工作;第二,有效控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失学者和辍学者,尽快普及高中教育,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积极手段;第三,树立大德育观念,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第四,形成以学校为主导,社区和家庭主动参与的立体犯罪防控网络,是实现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教育往往是从两个维度上来进行的.一是社会的教育,二是学校的教育.然而在大众传播技术、快速交通技术飞速发展的生态背景下,地域方言的教育无论在社会层面还是在学校层面都呈现出式微的一种态势.鉴于地域方言在丰富民族共同语方面的重要意义,高等院校应该在开发和保护方言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男生,她们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就业呈现出质量低、录用门槛和求职成本高、就业观念矛盾三大突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从男女平等、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努力:社会层面,应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家庭层面,父母应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提高素质、给予孩子关怀;学校层面,要重视性别平等教育,适当发展女性教育;个人层面,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自然人的隐私保护在当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未成年学生这一群体来讲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体系尚存在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法律制度、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模式、社会整体的权利意识等方面,因此,解决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不仅是一个法律或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主要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着眼于学校法治意识、教师素质、以及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管理教育可以追塑到五、六十年代,那时的管理教育模式和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计划经济的要求。本文探讨的管理教育是从现代意义上来讲的,即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的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探讨中国管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研究管理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管理教育在实现广义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或者说什么样的管理教育才能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湘洁 《工会论坛》2010,16(3):110-111
美国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取得一定的经验:政府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理念在本国教育中的落实;学校注重运用心理咨询和各种实践活动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和公共环境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其对我们的启示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进行价值观教育;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满足社会和谐和德性充分发展的公民;扬弃价值观教育的传统方法,灵活地综合使用各种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方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水平的不断升级,传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急需在教育模式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发展动力,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才能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创新与发展。具体措施有:围绕一个中心,即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抓住两个重点,即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办学思想、模式和机制的转变,推进高职教育制度创新;落实四项措施,即搞好师资培养、学生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和学生综合素质,牢筑高职教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开展环境、人口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教育),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而教的理念,注重贯彻主体教育思想,以主体参与、合作活动、共同关心、创新发展为策略,采取多种实施途径,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综合实践教育模式的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和价值现,以及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健康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向,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实行两为主政策以后,内隐于教育活动中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开始显现,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教育中还无法和城市学生一样享受平等的教育。因学校教育系统本身具有的不公平性,使其忽视了对流动儿童需求的特殊关照。而辅助教育则是针对流动儿童的需求建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依托流动儿童教育中心、咨询机构、高校帮扶中心和社区帮扶中心等组织,通过开展补充学科课程知识、进行个性化课程教学,来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创新,实现“三个”结合;三是工作方式、方法和创新,突出民主性和平等性;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由传统的单向流动变成双向互动;五是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人口流动问题主要是农民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呈现三次浪潮。目前表现出来的第四次浪潮,特点是伴随产业转移使流动人口就近非农转移。在前三个阶段,流动人口的流动只带来了收入的增加,但没有完成城市市民化。考虑到市民化是未来城镇化的大趋势,今后流动人口政策的制定要注重农村政策、产业转移、金融危机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的年龄供给与人口流动、教育分流与劳动力的供给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分类特征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模式改革是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与重心所在,而高师院校诸多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分类特征.通过对两种改革模式、三种发展模式、四种专业模式和三种类型学校的比较分析,高师院校的发展要明晰模式改革的方向性问题,需要解决好"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和谐与统一,确立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质量,要重视与基础教育实现合作与双赢.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公德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对青少年公德教育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统一的角度探索对青少年进行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武美君 《工会论坛》2014,(2):168-169
普通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问题,如缺乏自信、缺乏自制力,存在人际沟通障碍、生活迷茫等。针对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学生自身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抓好入学教育;推崇鼓励教育,挖掘学生的潜力;重点关注问题学生,转变其心态和观念;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授课相结合;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学生就业焦虑情绪;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并充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从统一思想,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两个重点”,机构、人员、投入“三个到位”,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环境介入、社会实践“四条途径”,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教育与自我教育、加强心理关怀与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目标管理与工作创新“五个结合”等方面构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体系。  相似文献   

18.
警校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好坏的标志。培养警校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在培养自我意识过程中,注意融入警察意识;二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避免自卑感和优越感;三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四运用榜样教育和集体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五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同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特别是流动渠道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流动。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第一,我国农民工流动绝大部分为水平流动,向上的垂直流动少之又少,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现状令人担忧;第二,农民工流动的渠道单一,仅仅依靠自身的社会资本,其它流动渠道堵塞,由此形成了诸多社会问题;第三,农民工水平流动的渠道是社会资本,而当农民在城市工作后,其向上垂直流动的主要渠道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20.
教育功能观可以区分为教育正向功能观和教育负向功能观。教育正向功能观的基本观点大致包括促进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流动及促进社会变迁三个方面;这种观点既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该观点仍是主导性的教育功能观,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