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相对过剩的新阶段,出现了农产品“卖难”、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新情况。尤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加入WTO之后,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为此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农民中涌现出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和中介组织。他们在农产品促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笔者对灯塔市的调查,该市从事蔬菜、水果、粮食、淡水鱼、蛋奶、畜禽、童装、皮装、红砖、水泥、白灰等农产品、轻工产品和建材产品的经销商、代理商、经纪人已达5000余人;有购销站、贸易货栈、营销公司、销售办公室、蔬菜协会、  相似文献   

3.
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而大体平衡到部分过剩,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供求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步骤,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起通畅灵活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 一、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人民丰衣足食的重要条件。 1.要把保障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作为决策目标,切实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增产。中国是有十二亿  相似文献   

4.
1996年,我省的农业是一个较大的丰收年。统计数字使人十分喜悦: 粮食喜获丰收,总产达到332亿斤,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有12个市比去年增产。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肉蛋奶分别比上年增长7.9%、3.1%和5.5%,达到240万吨、106万吨和19.3万吨。水果产量达308万吨,比上年增长16.2%,大棚菜面积已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十大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20年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连续上了几个台阶,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展现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年年有余的新局面。以这个转折为标志,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从总体把握其基本的走势,有助于从宏观上作出合理的安排,统筹调度。笔者经过思考和整理,认为以下十大走势是比较突出的。(一)粮食生产仍然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粮食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亿公斤左右,基本可以满足l3亿人口的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据有关部门的预测,2030年人口将达到16亿,达到人口增长高峰…  相似文献   

6.
从统计数字来看,新中国的保险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飞速发展过。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以年均37.6%的速度增长。1997年,中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111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9.30%。其中,产险保费收入486.4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7.51%;寿险保费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89.46%。1998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民经济整体形势的影响,保险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1998年,全国保费收入1247.3亿元,较上年增长14%①。但事物的发展不是几个数字就…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不完全适销对路,增产不增收。1997年后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1997年与1996年比由9%降到4.6%;1998年与1997年比由4.6%降到4.3%;1999年与1998年比又由4.3%降到3.8%。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安定的主要原因: 一是衣副产品价格下滑,农民收入增幅下降,衣村经济效益明显滑坡。“八五”期间,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最快,年均递增21.8%,年均增收 256.82元。“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幅开始逐年回落,年均递增9.5%,年均增收236.40元。特别是1997年以后,全国农副产品价格下降,而同期生产资料价格又有所上升,使农业生产成本又增加,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明显下降。1997年至2000年年均递增仅5.1%,年均增收 148.30元。我省 199…  相似文献   

9.
通货紧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是否出现,其特征、成因以及中国现阶段应采取何种对策等等,经济学界对此提出了众多真知灼见。在此归纳总结经济学界和经济工作者不同观点,综述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是否存在论 1.不存在通货紧缩。199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长长戴相龙在答中外记者问题“中国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时说,“出现通货紧缩要有两个重要条件,第一是物价连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第二是经济萧条,表现为两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不完全存在的。中国物价指数在前两年连续下降,主要与农产品价格下降有关,不完全是货币供应量减少的原因。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广义货币这两年都比上年增长15%,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从经济发展来说,这两年不是衰退而是持续快速增长,分别为8.8%和7.8%。我认为现在中国还不存在通货紧缩,但是我们要预防通货紧缩”。认为目前我国只出现不“通货紧缩”的某种迹象,但整体上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不能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入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严峻课题。实践证明,加快农业标准化,是我国农业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尚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实现我国农业标准化。一、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紧迫性。第一,加快农业标准化,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化解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迫切需要。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以后,优胜…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轫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并出现相对过剩,农民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增收趋缓的态势愈来愈明显,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已成了各级党委政府抓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一、农民增收趋缓的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农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论坛》2000,(12):18-19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凋整是针对农村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这次调整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八十年代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短缺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是改变“以粮为纲”,提出“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3.
<正> 地处粤东的普宁县,在去年全国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商品流通却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全县以服装、水果、水产、卷烟、药材、蔬菜、粮食、杉木、布料和副食品十大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网络中.万物涌市,万商云集,其商品购销覆盖了全国除台湾和西藏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全县国内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力在不断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明显标志。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优势体现在特色上。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而要保证商品流通有序、公平竞争,就需要建没农产品“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5.
新阶段:特征和前景──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理论研讨会上的开幕词龚育之1997年新年伊始,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五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连续播出,并且应观众的要求重复播出,在各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钢铁业惨淡经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武钢犹如一簇迎风傲雪的腊梅,业绩逆势上扬:2011年铁、钢、材分别比上年增长3.31%、3.12%和3.99%。销售收入、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14.3%、17.4%。  相似文献   

17.
新阶段要深化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矛盾得到缓解的情况下,要继续强调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深化认识,重视农民就业与收入、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重视可持续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要强,首先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云南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对全省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定海神针”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处于宏观和微观结合部的县级政府压力加大:一方面调控空间逐步缩小,另一方面改革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增多。如何顺应形势变化,卓有成效地组织好政府工作,是摆在县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政府工作的新路子,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关键环节,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199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实现财政收入2.49亿元,增长14.9%;农村人均纯收入3344元,增长5.6%。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主动适应宏观…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和任务——陆学艺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最近就农村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新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记者日前就此对陆研究员进行了采访。 记者:您多年从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研究,并在近期的研究中,提出“农村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采取新的方式来解决”的思路,这一“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主要是指什么? 陆:“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前提是中国农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采取的基本政策是在诸多矛盾中,先解决农村问题,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在财政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