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他便开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讲授《唯物史观》、《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同时.他系统引入西方近代历史哲学.开创了我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发展的先河。此后,李大钊又在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校讲授《史学与哲学》、《史学概论》,并著有《史学要论》一书,进一步丰富了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在史学理论研究、教学的实践中.李大钊形成了独特的新史学观。今天重温这一史观.对中共历史的研究者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1978年邓小平亲自发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后,在史学研究领域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精神,打破了过去盛行的影射史学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澄清了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同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对我国史学争鸣的健康件展和历史科学的积极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10余年来,史学界显现出一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活跃局面,历史科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笔者以为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布局理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战略思想之一。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探讨了邓小平生产力布局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研究了邓小平生产力布局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邓小平生产力布局理论的重要意义。文章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髓,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经济建设的全局观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和学习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对于提高我军广大指战员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认识、指导现代战争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近由卢冀宁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堪称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揭示了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的特征和精髓。该书在论述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历史地位及实践意义等内容的同时,特别揭示了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的时代性、全局性、务实性和创造性等鲜明的理论特征,概括出了邓小平军事哲学思想所特有的个性、风格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中共党史学研究专家张静如,思想活跃、敏锐。他多年来一直在为深化和改进党史研究而努力,尤其是在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方面。本文拟就他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述评,以见之于党史界同仁。一、关于中共党史学学科性质问题学科性质问题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前提。80年代初期以来,党史学界围绕着党史学的性质问题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党史学是一门马列主义理论实践学科。也有人主张党史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综合。张静如认为党史学是历史科学。他认为人们把党史学的性质看作是马…  相似文献   

6.
建树与创新──读《龚育之论中共党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这就为人们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反思历史,尤其是建国以后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更广阔的认识空间。近读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龚育之论中共党史》两卷本(以下简称《论党史》),感到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历史辩证的风气贯通其中,无论在党史学理论和方法方面,还是在叙史结构和体系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建树和创新,读来给人以许多新的感…  相似文献   

7.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极大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处处体现着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今天,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创新思想,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更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史学有历史哲学的维度,他将佛学的某些观念运用于历史问题,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历史哲学。梁启超对旧史学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对儒家史学的批判。为超越旧史学,前期梁启超以自然科学为新史学的方法样本,以进化论为新史学的理论武器,后期梁启超放弃了科学的诉求,转向佛学,这使他的新史学不再执着于历史科学的定位,而是增加了历史哲学的维度。佛学对梁启超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引进业力、共业、心力、因缘等佛学概念和理论,并使他拒绝英雄史观,质疑历史的因果律,调整历史的进化观。  相似文献   

9.
辛岩 《党史文汇》2006,(3):55-55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得科学地研究历史有了可能.正因为如此,学习、研究、运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推进历史研究、繁荣和发展历史科学,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团结、发展是邓小平民族工作理论的核心。邓小平民族工作理论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我们这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的民族团结、繁荣昌盛,为在民族地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体现和展开李君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文件,有一个鲜明的理论特点:注重发展的战略研究。它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理论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展开,是中华民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迈向21世纪的宏伟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是其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对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内涵、必要性、可能性、特点、基本原则、动力与源泉、独特品格、具体成果、历史轨迹、具体方法与路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梳理,以期推进对邓小平及其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13.
郭孔延所撰《史通评释》,是第一部对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名著《史通》进行注解的专著,内容详赡,体例严谨,在《史通》研究史上具有典范作用.受明代学风熏染,郭孔延具有浓厚的“义理史学”思想,虽然也对一些史学理论议题进行了阐发,但过于强调史学的褒贬功能,其评论对象主要指向《史通》所涉及之历史事件与人物,藉以抒发自己的正统论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判,从而偏离了刘知几“实录史学”的主旨.《史通评释》促进了《史通》的传播,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寇鹏飞 《世纪桥》2012,(17):28-29
本文以口述历史对地方史学研究的意义为切入点,通过地方史学研究中的口述历史实践系统阐述了口述历史史料的采访前准备、采访注意事项以及访后资料整理工作,以期对当前的口述历史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身体力行且颇具影响的英国当代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坚实的奠基作用。这种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史学理论和实践中的现实情感、群众立场和整体主义叙述方式等三个方面,此外,他还十分强调史学家的社会责任对于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的意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霍布斯鲍姆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南巡谈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理论柯昌俊邓小平同志南巡一系列重要谈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巡谈话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刘珍珍 《湘潮》2013,(5):6-8
2004年以来,国内对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从整体角度推进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基本特色以及历史地位的研究;二是从理论体系构成要素角度深化了邓小平行政体制改革思想、行政决策思想、行政文化思想、行政发展思想及行政领导、方法与艺术思想的研究。今后加强和深化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研究,应该重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行政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宏观把握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同时加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文本研究,实现党史学与行政学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汪寿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充分地体现了邓小平加快发展我国经济的实践品格,而且也展现了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我国经济加快发展的高超领导艺术。因此,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历...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历史总趋势的新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了,然而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为创立这个理论所采用的方法论却以其光辉始终指引着我们的征程。在我们继承邓小平遗志,迎接党的十五大,全面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时,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理论及其方法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仅就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新的经验材料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所作的深刻论述,谈一点学习体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出新的论证是实践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十分坚定…  相似文献   

20.
王格芳  潘丽 《发展论坛》2001,(12):15-17
近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鲜明而突出地强调和论述了理论创新问题,不仅提出了理论创新这个重要范畴,而且系统阐述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方法途径和核心问题,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思想,对于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肩负起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一庄严历史重任”,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曾从批驳“两个凡是”,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区分真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