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振坤教授主编的《发展经济学新探》一书.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理论观点,是我国近几年来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方面,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学中国化方面,取得的一项新的理论成果。该书在内容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又不困于前人的观点,科学地评价和借鉴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自己的系统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全面考察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动力和模式等问题,并揭示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从本国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的学问,它是在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和第三世界兴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40多年历史。它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不发达国家怎样才能摆脱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然而,社会主义诞生80年来,却未能建立起自己的发展经济学。现阶段,我们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较多地囿于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介绍,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我们不仅要了解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更重要的是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因此,创建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是…  相似文献   

3.
<正> 犹如发展中国家的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一样,发展经济学自战后形成以来也历经磨难。尤其是80年代初出现的一系列“关于发展经济学死亡的报告”,几乎使以往发展经济学所有成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非难和否定。发展经济学处于“停滞”、“贫困”、“死亡”之中。如何看待发展经济学的现状,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呢,《江汉论坛》一九九一年第一期发表陈文科的文章《略谈“新发展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4.
<正> 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较系统探讨的专著,当数张培刚教授在40年代所著的《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教授因其对发展经济学所做的开创性贡献,而被誉为该学科的创始人,享  相似文献   

5.
本刊八一年第五期发表了《关于一九八二年高考政治复习范围有关问题的采访》报导。最近有的省市来信,希望进一步说明八一年新编《社会发展简史》与七八年所编的原教材有何不同。为此,我们请该教材编者姚森同志撰写了此文。  相似文献   

6.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200年前,英国的托马斯·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原理》一书,论述了在无往条件下的人口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出了一种关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这种被现代西方学者概括为马尔萨斯的“人口陷讲”的理论,使得这位学者给后人留  相似文献   

7.
发展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继1989年谭崇台教授出版国内第一本《发展经济学》以来,迄今国内已有近十本这方面的著作问世。研读之余,深感谭教授主编的《发展经济学》一书是一部极富有探索性的教科书,该书给我们的整体感受可以归纳为六个字——“全面、科学、独到”。首先,它作为教科书,充分反映了教科书的全面、系统性。全书共分十五章,对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和困难等问题分别作了评述,与此同时,该书的全面性还表现在它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夏振坤一迄今为止,西方发展经济学,一般都是以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摆脱了殖民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其研究对象,把这些国家称之为“发展中国家。”其所以如此,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主要是受...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科。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不可能不带有某些庸俗性质。但是,它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因而在其理论分析中必然要大量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实际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和政策。这些理论对我国来说,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一、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发展经济学经历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在中宣部于3月278L30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理论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主要领导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表扬了四篇理论文章:《光明日报)2000年3月29日一版发表的卜位研究生关于高校思想阵地问题的来信》;《经济日报》2000年3月15日一版发表的隋喜文的《莫犯常识性错误》;《真理的追求》200O年第3期发表的喻权域的《想起了“忠实爷田心不痛”》;《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3期发表的王祥光的极好情结何时了?》。本刊本期全文转载《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的两篇文章,供读者参阅。欢迎各界读者对上述四篇文章发表评论,来信来稿请寄本刊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哲学界流行的见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在一九五五年发表的《辩证法历险》一书中提出来的。此说似可商榷。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卡尔·柯尔施堤出来的。一九二三年,柯尔施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长篇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一九三○年,柯尔施重新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文,并附带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  相似文献   

12.
我和《思想战线》结识,算来已十易寒暑了。1981年秋,史学、民族学编辑何耀华君向我约稿。他说,你还不曾在我们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写一篇如何?言语间情真意切。在何君敦促下,我写成一篇题为《民族问题理论新探》(以下简称《新探》)的论文,《思想战线》1982年第一期给我发表了。是时,正值理论界拨乱反正。一些似是而非的极“左”认识都翻了个兜。我在《新探》中,对几个民族理论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例如在确认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一部分的论述中,同时指出民族问题也有自己的矛盾特殊性亦即相对独立性;又如,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重新认识列宁关于“两个民族”、“两种民族文化”的论断。《新探》的第五部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农村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近百年来中国先进分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承继,是对马列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斯大林工业化理论的超越。它是邓小平工业化和乡镇企业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为我国当代工业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启迪,为发展经济学做出了一定的理论贡献,对当代发展中国家探索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刘少奇党内斗争理论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同志不仅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还是中国共产党内杰出的理论家。尤其他的党建理论,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关于党内斗争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建党学说,曾经得到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1942年10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刘少奇的《论党内斗争》时,毛泽东为此写了按语,称赞这个演讲“理论地又实际地解决了关于党内斗争这个重大问题,为每个同志所必读。”①刘少奇的党内斗争理论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理论界对这一论题已有论述。但有学者指出:“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论述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党建研究》2 0 0 0年第 4期发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需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此文是作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就的 ,观点鲜明 ,有理有据 ,发表后受到广泛重视、赞许。现将其中关于“要明确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的中肯论述摘录如下 ,以飨本刊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及其评价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随着它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西方世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理论,如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松田未津的《信息社会》、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及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这些著  相似文献   

17.
寓真 《同舟共进》2009,(7):61-63
拙著《聂绀弩刑事档案》发表时,删去了几个章节,此文即在所删部分中。不知是否与没有全书发表有一点关系,所谓“告密”问题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这的确有违笔者写作初衷。这一篇文字,说的是聂绀弩先生做人的气节,先生最让笔者敬仰之处正是一种气节.不知能否引起读者的其鸣——  相似文献   

18.
第三世界发展的陷阱与新世纪的全球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 ,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 ,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 ,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 ,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一、发展的“钟形曲线”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既有辉煌的成绩 ,也有痛苦的失…  相似文献   

19.
云翔 《人权》2002,(6):11-12
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目前的人权状况?在人权问题上我们与西方国家有哪些根本分歧?如何在发展中改善我国的人权状况?日前,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门走访了《求是》杂志原总编辑邢贲思教授。邢贲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理论家和哲学家,在人学和人道主义理论方面有较高的造旨,曾经出版了《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两部论著,并发表了收集在《邢贲思文集》第四卷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20.
叶剑锋 《新东方》2010,(1):38-42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因为其深化了对民主内涵的认识而受到了国内政治学界的重视与研究。近几年以来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不断增多,2003年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发表了《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一文,是国内较早的协商民主研究之一。2004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中共中央编译局陈家刚博士主编的《协商民主》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协商民主的主要观点,为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协商民主研究正在成为国内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