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青少年“涉黑”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是我国又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阕释“涉黑”组织之特征,继而正确把握青少年“涉黑”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2.
浅谈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各地已经全面、深入的开展。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被相继打掉。但是,与此同时青少年“涉黑涉恶”现象正在逐步地蔓延,有的已经具备了黑社会帮派势力的雏形。研究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有利于我们及时扼制住青少年“涉黑涉恶”犯罪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八)对涉黑犯罪的法条作了修订,不仅提高了法定刑,而且增设了财产刑。我国刑法涉黑犯罪的规定与巴勒莫公约的规定精神是基本一致的,但也存在差异,主要是公约规定的故意“促使”实施涉及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严重犯罪行为之惩处以及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对“提供实质性配合者”考虑给予“减轻处罚”或“免予起诉”的可能性的问题,在我国邢法中尚未体现,因而还有完善之空间。  相似文献   

4.
毒品犯罪的关联性 ,是指毒品犯罪与涉枪涉黑、涉黄涉赌等相关犯罪具有相互牵连和影响的特征或属性。其类型可分为犯罪学类型和刑法学类型。把握毒品犯罪与其它刑事犯罪的关联性 ,积极开展对毒品犯罪的“主攻战”和“配合战” ,才能从根本上打击和遏制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5.
铜仁地区三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以“合法公司”为掩护,疯狂进行各种犯罪活动,并在党政、司法机关编织保护网,我们必须提高对黑恶势力及其犯罪的认识,加强对“打黑除恶”的组织领导,坚决摧毁其保护伞,并在早期此要严密防范涉黑组织的滋生。在侦破中,要精心组织抓捕方案,选准审讯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作为特殊斗争形式的专项斗争,不仅同样离不开刑侦基础工作,而且同样应当为刑侦基础工作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既要充分利用现有刑事犯罪信息系统和侦查手段,也要以此为契机建立起专项涉黑及有组织犯罪信息,为长期“打黑”打好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涉黑犯罪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逐渐形成、演变的新型犯罪组织。当前湖南涉黑犯罪现状不容乐观 ,涉黑犯罪有四种基本类型 ,呈现出严密的组织性、贪婪的攫利性、凶残的暴力性、极强的渗透性、明显的地域、行业垄断性、鲜明的反社会性等特点 ,其犯罪原因既有历史、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等因素 ,又有境外黑社会和腐败问题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打击对策 ,需建立在对犯罪类型、犯罪特点及犯罪趋式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是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勾结的官员腐败,是影响最恶劣、危害最严重的腐败。近年,随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膨胀壮大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日益猖獗,以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犯罪为生长土壤的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更加滋生蔓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研究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的特点,有利于侦查机关制定专门的侦查对策及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涉黑组织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涉黑组织犯罪在我国呈现出日趋泛滥的态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政治生活秩序。而寻租活动加剧了腐败的深度和广度。国家必须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是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勾结的官员腐败,是影响最恶劣、危害最严重的腐败。近年来,随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膨胀壮大及其犯罪的日益猖獗,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更加滋生蔓延,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形象。所以要加强侦查对策的研究,以遏制其势头。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的滞后现象和它在遏制腐败、倡导廉洁方面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涉黑犯罪侦查对策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法治视域中,刑法之“善”不但应当注重对秩序之维护,而且也应当注重对自由之保障;刑法之“恶”既要重视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之限制或剥夺,也不能忽视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然而,我国刑法之“善”与“恶”均具有偏重性。实现刑法之“善”与“恶”的均衡性要求在立法上应当:将更多的侵犯个人利益且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化;缩小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犯罪的死刑适用范围;加快罪刑法定原则之“司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师是高校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三进”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和重要推动者。故“两课”教师素质在“三进”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师应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是治安秩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走出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低效率、低水平、低层次循环的轨道,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须寻求理论的新支点。以行政管理半径与密度为视角,思考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为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含量,积极实现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科学化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在基层单位运用市场手段,探索实施"4+3"内部市场管理法。"4+3",即构建4个内部模拟市场,完善三项配套措施。实行"4+3"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两年来,基层队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自觉性明显提高;员工学习技术热情明显提高;员工挖潜增效意识明显提高;基层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决策科学把决策方法分为“软”与“硬”两种 ,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又均有局限。只有科学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两种方法 ,软硬兼施 ,扬长避短 ,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成为熟悉管理、精通决策的“软”专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学术界发起了一场关于信访制度的存废之争,双方各执一词,两方看似均有道理,但信访制度的存在不是单单研究是存还是废便可圆满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国情、民情等许多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因而"存必改之,废必缓之",使信访制度既要成为预防社会失控的安全阀的同时,又要扮演人民自力救济的最重要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对刑法中"包庇"的整体性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包庇"的主体、"包庇"的对象和"包庇"的行为。"包庇"的主体,从解释论的角度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可以包括被包庇者本人,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应当包括"单位"。"包庇"的对象,各个犯罪的要求有所不同,既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犯罪的人",也可能是特定的违法犯罪分子。"包庇"的行为,在具体罪名中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都是以作为的方式帮助违法犯罪人逃避刑事处罚,既不同于"纵容",也有别于"知情不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学实现了对人本主义的超越,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吸取传统人本主义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既不是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也不是中国传统以民为本中的民;以人为本也不能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9.
槃瓠神话是南中国畲族、瑶族、苗族共有的精神遗产。畲族槃瓠神话内容虽有着与瑶、苗相一致之处,但是也具备独特的个性。在畲族内部,由于地域的差异,畲族槃瓠神话又有着不同的文本,其中三种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界认为,畲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化倾向。这种艺术化倾向,表现在畲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槃瓠神话所蕴含的精神因素是社会生活艺术化过程的必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克拉申"i+1"输入假说理论的理解,对警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警务英语的教学特色,提出了提高警务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