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公元十三世纪小乘佛教传入柬埔寨以前,柬埔寨并存着婆罗门教、大乘佛教和原始宗教。(一)婆罗门教的传入与发展。公元一世纪婆罗门教随着混填的入侵而传丁进来。扶南王国建立以后,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信奉婆罗门教的人越来越多,婆罗门教在首都和对外贸易的港口,更为流行,这其中商人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跋摩王朝时期,统治者是印度人或其后裔。公元五世纪下半  相似文献   

2.
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它是4世纪前后,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经8世纪印度著名哲学家商羯罗改革,逐步形成现代的雏形,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等,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后逐步形成毗湿奴教、湿婆教和性力派三大派列①。巴厘印度教(Agama Hindu-Bali)②是印度教与印尼巴厘岛本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别具特色的宗教。以往许多介绍巴厘印度教的文章,大多以描写巴厘岛宗教风俗现象为主。但是,倘若要更加客观深入地认识巴厘印度教的实质,还必须顺延印度教在印尼,特别是巴厘岛传播…  相似文献   

3.
姜永仁 《东南亚》2006,(2):35-43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最古老的宗教,它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印度的文化与习俗,而且也对与印度毗邻的缅甸、泰国、柬埔寒、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婆罗门教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对于深入研究东南亚各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印度婆罗门教在缅甸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对缅甸文化的影响。(一)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古代宗教之一,它是在公元前两千年形成的吠陀教的基础上产生的宗教,大约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以《吠陀》为经典,信仰多神。梵天、毗湿奴、湿婆被奉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  相似文献   

4.
泰国的主要节日,除了国际性节日以外,都具有佛教和婆罗门教的色彩。泰国官方以及生产、生活、教学等活动,均以阳历纪月、纪日,而佛教、婆罗门教则使用阴历,所以,非佛教、婆罗门教节日使用阳历,佛教、婆罗门教节日使用阴历。泰国阴历正月初一比阳历元月一日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 元旦 阳历1月1日。过去,泰国按婆罗门教习惯,曾先后以阴历5月初1 (朔日)和阳历4月1日为元旦,从1940年起,才改为按国际习惯,以阳历1月1日为元旦。  相似文献   

5.
印度古代政教关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 (婆罗门教、佛教 )时期 ,几乎已自发地形成了一种政教分离的政治格局 ,各门宗教之间也大体上维持着一种和平相处、正常竞争的关系。在印度的伊斯兰王朝时期 ,虽然某些时候存在明显的宗教压制 ,但宗教的多元化局面也是其间的常事  相似文献   

6.
婆罗门教(8—9世纪改革以后称为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及碑铭材料,史家们断定,婆罗门教曾超越印度国界,于古代传入东南亚地区,成为爪哇、扶南、真腊、占婆、暹罗等古王国的主要宗教,对这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后来虽然以小乘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婆罗门教的影响在人民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根本的社会原因,佛教也是如此。原始佛教诞生于列国时期的印度,除了重视哲学和宗教的社会文化特征外,破碎的政治板块以及以婆罗门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催生佛教的主要动力。此后,部派佛教和大小乘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乃至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湮灭,无不体现出印度政治版图的变迁。印度佛教的兴衰无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治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一、老挝语中的梵语、巴利语借词在老挝语众多的外来语中,对老挝语起重要影响的要算梵语和巴利语。梵语和巴利语都是古印度权威性的语言,是古印度向国内外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主要媒介。显而易见,梵语、巴利语传到老挝,以至成为现代老挝语中主要外来语,和婆罗门教、佛教传到老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公元7世纪起,婆罗门教就通过吴哥王朝时代的柬埔寨传到老挝来。婆罗  相似文献   

9.
印度教与印度种姓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种姓制度不仅是一种特有的社会分工形式 ,它同时也是一种印度教的教阶制度。它被古印度的婆罗门经书赋予宗教上的“神圣”起源 ,又从印度教的神、哲学中获得了一种玄秘的“合理性”证明 ,且切合于印度教宗教生活方式的实际需要 ,以此能够在印度社会中长久地存在下来。  相似文献   

10.
要想确切地指出婆罗门教是何时和如何传入老挝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知道,公元6世纪扶南为其北部的属国真腊所征服,后来真腊又分为两部,即上真腊(安南西部的老挝)和下真腊,因而婆罗门教在老挝广为传播,为大多数民众所信奉。在公元8或9世纪,老挝成为柬埔寨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老挝尤其是万象和琅勃拉邦,间接地接受了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结果婆罗门教(湿婆教、毗湿奴教)在这些地区得到了繁荣。婆罗门教在老挝的盛行,可以由该国的碑铭和文物得到证明。拉孔山(老挝)的梵文碑刻由六行诗组成,包括三个诗节,用赞歌的韵律写成,刻在拉孔山顶部沙岩石柱的东北  相似文献   

11.
在佛教徒占国内人数近90%的泰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抛开以往"出世修行"的精神,开始"入世修行",积极参与泰国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泰国国内大小政党林立,政党之间党员频繁变换,各种政治力量相互斗争排斥,加之宗教因素的影响,使得泰国民主制度建设变得异常艰难。泰国佛教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阶段:被动融入期和积极融入期。在这两种时期内,泰国宗教始终以显性影响模式和隐性影响模式对政党构建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古印度的本土宗教(婆罗门教、佛教)时期,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政教分野、各安其位的格局;而在包括伊斯兰王朝在内的整个古印度,各教派之间也大体上维持着一种多元共存、正常竞争的关系。古代印度的模式为当今世界的政教关系和教派关系问题提示了一种和平、理性的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3.
柬埔寨总人口约为六百多万,主要宗教是小乘佛教,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该教。伊斯兰教徒在柬约有十多万人;天主教徒约有七万人。至于曾在柬历史上盛行过的婆罗门教,其宗教仪式除保留在历代的王室宫庭外,目前只存在于极少数印度侨民中。此外,部分华侨和越侨信奉多神教,他们崇拜的偶象甚多,如:道教的鬼神;大乘  相似文献   

14.
印度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婆罗门教时代直到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度的教派主义和教派冲突本来并不是特别严重,各宗教之间基本上也能够做到相互共存与和平竞争。随着英国占领印度并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得印度的伊斯兰教徒与印度教徒逐步走向了相互猜疑、忌恨甚至恶意攻击,并出现了最终导致巴基斯坦建国的穆斯林分离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印度穆斯林所特有的宗教认同自始至终起到了一种枢纽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挝据1979年估计,老挝人口330万,其中90%住在乡村。绝大部分居民信仰受地方神灵崇拜影响的佛教。在法国殖民者统治之前,积宗教功德以晋升更高社会等级的思想主宰着老挝的宗教思想体系,国王处在这个等级制的最高层。老挝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以后,由于殖民者所造成的政治制度的异己化,信徒失去了晋升的社会目的,宗教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当时占首要地位的是通过宗教功德来达到涅蔓境界,而宗教功德的价值是根据社会等级来评定的。不仅佛教的思  相似文献   

16.
佛教在当代泰国政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是当今南传佛教的三大中心之一.泰国国旗以白、红、蓝三色组成,其中白色代表佛教.泰国宪法的前言用南传佛教经典语言巴利文写成,国家纪年以佛陀涅槃后一周年为元年.直到今天,泰国男子上至国王,下至平民一生中仍必须出家一次.佛教僧侣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泰国宪法虽然规定“公民享有信仰宗教以及宗教中的某一教派和某种宗教的自由”,但同时又说“这种信仰不得与履行公民义务相抵触,不得危害社会的安宁秩序和人的良好道德风尚”.而泰国95%的人信仰佛教. 所以佛教在泰国享有事实上的国教地位,在当代泰国政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明忠 《东南亚》2011,(4):57-62
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干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8.
“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初晓波,尚会鹏MOKSHAASHINDUISTIDEALFORLIFE¥CuXiaobo;ShangIluipengMoksha,derivedfromanage-oldIndianorigin,hasbeencher...  相似文献   

19.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各国农民战争中,宗教也曾以其特有的功能发挥过不同程度的作用。中俄两国农民战争也没有跨越宗教的苑囿,都带有“宗教色彩”。但纵观两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俄农民战争的“宗教色彩”在表现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说中国农民战争的“宗教色彩”犹如“重彩浓墨”的油画,而俄国的则是“轻描淡写”的素描。在中国封建社会十余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中,就有四次农民起义直接把宗教作为反对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武器,其余的农民起义也利用某些…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宗教和谐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社会,不同的种族带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纷至沓来,组合成一个多种族大家庭,一个罕见的多元社会,一个五彩缤纷的宗教的大观园,新加坡汇集了世界上形形形色色的宗教,从三大宗教到一些几乎绝迹了的小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除拥有佛教、道教、回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等各大教派外,新加坡还拥有最古老的犹太教、拜火教,也拥有最年轻的天理教、答亥教以及华族所新创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和“儒、道、释、耶、回”五教合一的宗教。众多的宗教,造就了新加坡人宗教信仰多元化。据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