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三维度说""四维度说"等。从根本上来说,共产主义只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基本维度:理论上,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图景的理论;实践上,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运动,一种通过不断批判现实并消灭现存不合理状况的现实行动,一种通过实践改造社会以逐步达到共产主义状态的伟大历史征程。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共产主义,有助于从理论上弄懂、把握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中以共产主义精神实质为指引踏实推进共产主义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2.
共产主义作为一个规范性范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指称意义。马克思在赫斯等人影响下接受了这一概念。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科学论证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指认它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然而,第二国际哲学家在阐释和发展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扭曲为经济决定论,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理解为经济发展问题,产生科学与价值分离,从而使得社会主义仅仅关注技术发展,技术的优先性取代民主建设,这从实质上掏空了共产主义内壳,仅仅残存了共产主义形式。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重重危机,进一步反思共产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调节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重要“调节器”,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代新人的品德核心。要准确而全面地理解集体主义,就必须理解个人与集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以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问题。个人与集体马克思说过:“人是最名副其实的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4页。)有生命的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人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目的,总的说,就是帮助学生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隐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因此,要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依据人的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最好在讲完原始社会后出现,再在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时逐步加深,在最后一课总的概括、总结课中,从理论上加以完善和提高,从思想上着重进行共产主义人生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首先不是作为一种理论,而是作为一种运动,作为一种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存在的。在共产主义这种运动,即实践中,人类不断地解决着人同自然界和社会,即人同环境的矛盾,不断从自然界和社会中解放出来,即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6.
下面这段话是人们所熟知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p37)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未来社会的这种描述,经常被人当作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图景的设想、并同如何看待人的未来分工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谈论.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研究立场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有的人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提出疑问:为什么帝国主义到今天还腐而不朽?垂而不死?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回答这个问题呢?由刘绪贻教授主编的《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正是解答这一迫切问题的第一部历史专著,纵观全书,其特点是: (一)宏观的立论,试图历史地客观地理解资本主义发展史。作者首先立足于人类世界历史进程的整体发展趋势来拓展本书的逻辑思路。“从世界史的角度说,由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一般在一个历史时期并不只存在一种社会形态。作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观的研究立场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正义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不单单是一个法权概念,更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范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不仅仅是谴责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最重要的是论证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缺陷性,这种缺陷使得正义和权利的存在成为必需。对正义的解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饱含着生产力和道德的双重标准,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马克思设想了一个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并揭示了这一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在消除了阶级差别和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固然不存在协调阶级冲突的权利标准,法权意义上的正义走向消亡,但并非完全排斥一种内在的正义需求,仍需要价值层面的正义加以引导,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正义的标准是内在于社会的,共产主义并非一个完全超越正义的社会,反而以正义为前提,是高阶正义的真正实现,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准确理解这一实质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下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人类社会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蓝本,指导着公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确立与完善。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原则,让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目标和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2.
卢波 《人民论坛》2011,(9):228-229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人类社会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蓝本,指导着公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确立与完善。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原则,让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目标和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全球化初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即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律。这些规律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蕴涵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生产与环保双赢,公平满足各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需要。目前世界生产力功能正处于全面升级之中,在转变改造和利用自然方式的同时增强保护自然的功能。各国生产关系必须调适和扩容,着手建立有利于全人类共同拥有地球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界生产关系。全球化不仅引起国家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化,而且促使国际经济基础和国际上层建筑逐步形成。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局部可逆性,总体上则是不可逆的。各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走向共产主义。人类社会在各种客观规律的推动下正朝着共产主义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风云变幻和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面临着某些困难的情况下,有的人对社会主义产生迷惑和动摇。因此,很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社会主义必然性和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一、社会主义信念来源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优越性的确信以及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这种信念不是人们的凭空臆想,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人类社会是按照它自身固有的规律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大体上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礼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人们正在努力创建的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花文潇 《前沿》2003,23(9):75-7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 ,我们党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 ,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存在着促进与制约作用 ,因此 ,要积极发挥促进作用 ,克服和减少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基本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一种则割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联系,把它纯粹看成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事情。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首先,马克思仅仅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将人的全面发展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联系在一起,而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和后期的《资  相似文献   

17.
王秋芬 《前沿》2006,40(4):21-22
青年马克思人的和谐发展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劳动是人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二,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和谐发展的最大阻碍是劳动异化。第三,和谐发展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和个性丰富高度统一的人,是具有自由个性的人。第四,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这一时期还没有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他的和谐发展思想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8.
需要与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两大最基本的现象,也是人的最基本的两大生存状态。需要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私有制下,人的需要和劳动实践发生了异化,满足需要的劳动实践与需要发生了对立,人处于全面异化的生存状态之中。人的全面异化的生存状态必然引发消灭这种异化的需要,即人的解放的需要,而人的解放的需要必然引发争取人类解放的实践活动——共产主义运动。通过共产主义运动,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需要与劳动实践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分工理论主要探讨了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出分工的历史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分工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解放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并明确了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消灭分工"。马克思关于分工与人的发展理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人类解放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影响。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向着造就全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变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以弄清人的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人或个人的本质为前提和出发点的。他把个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背景下来考察,把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定同个人的应有发展、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个人的和谐发展联系在一起。其思想实质在于: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以达到自我实现;达到自主活动和保证自己的生存;求得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使人类社会朝着有利于个人和个人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