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膨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权力与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点;三是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就是权力死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不仅代表一种职务,也意味着一种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利用人民赋予…  相似文献   

2.
伏琛 《瞭望》1990,(42)
有一位学者给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作了界定,说: “腐败就是权力变质——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这样“蜕变”的结果是:权力由原来应为社会兴利除弊的机制,变为滋生弊害的障碍机制。也就是说,原应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反变成了某些人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介体了。 国家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人民授权予公仆,总希望他们一心扑在公务上,多为人民作贡献。但擅长以权谋私之流不这样想,他们担心“有权  相似文献   

3.
浅谈人民权力与人民监督胡煜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就是说,人民拥有对国家财、物、人事等权力的所有权。为了管理国家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革命和建设,人民把权力的使用权庄严地赋予国家机器的各职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级工作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4.
对权力进行监督,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忽视对权力的监督,必然导致权力变质,甚至政权垮台。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工作。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和党外人士黄炎培谈话时就指出,我们找到了避免国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周期律”的新路子,那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人亡政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政府代表、实现人民利益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防止政府权力变质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詹玉璞 《民主》2008,(3):23-25
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议机构,其职权及其实现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来实现的。因此,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制度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贺兴洲 《求知》2004,(12):6-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要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8.
姚尚建 《理论与改革》2024,(1):72-84+166
在城市发展史中,城市参与了现代国家的建构,现代城市从单一的国家权力表征逐步嬗变为资本与社会的空间结果。基于工商业的快速推动,国家对于城市的控制开始松动,城市在世界范围的增长也把大大小小的城镇纳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城市体系之中。但是不受控制的、基于资本的权力同样支配了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进而损害了城市的核心价值。人民国家意味着人民主权,国家的城市与人民的城市拥有一致的政治目标;城市增长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高水平的城市治理和高标准的公共生活,正是这一目标的体现。而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需要国家以妥善的形式重新进入城市,在权力自我约束的前提下,以人民性统领城市性,以人民性规范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根本和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告诫全党要警惕和防止出现滥用手中权力而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黄钢 《党政论坛》2005,(11):17-18
政治文明的核心问题至少有三个:一、国家权力属于谁?政治的首要问题是政治权力的归属问题。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权力私有,属于皇帝。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明主张,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一切政治权力的最终源泉。国家权力的交替采用代议制。  相似文献   

11.
人民主权原则在越南宪法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对国家制度的原则性规范,原则性是宪法规范的特点。人民主权原则,就是在人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国家是人民的共同体,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人民主权原则在越南宪法中的体现及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思想认识和现实中,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在越南宪法中只是宣言;宪法中没有具体规定人民实现监督的权力;国会还没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立宪权还未真正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2.
高民权 《民主》2009,(12):15-17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民意机关、代议机关.是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就是说。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切决定的形成或作出,都必须经过集体合议之后才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而不能由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3.
郁志龙 《学理论》2009,(27):71-73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毛泽东的毕生追求。他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建立起人民群众自己的国家,使人民群众成为统治阶级,也就是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才能充分享有各种民主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同时,人民当家作主,还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上。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务员廉政建设的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务员廉政建设,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从道义上增强公务员心目中的廉政意识,自律自治;二是从制度上规范公务员的行为,约法三章。廉洁自律的道德观念,是廉政建设的基本保证。国家公务员应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公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道德准则。目前看来,在道德上有两方面的问题:其一,主仆关系的错误导致以权谋私的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有的信仰。所谓人民与政府的“主仆关系”,即表明人民的权力和权利是政府权力的原始渊源;政府的行政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这种…  相似文献   

15.
一、依法行政引入评估体系的必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的变迁,特别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政府的确立,政府工作的代理性就得到了确立。及至以后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更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代表国家管理社会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歙惠 《求知》2002,(11):65-6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7.
民主     
《团结》2010,(1):28-29
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权的基础。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形式和国家形态。 英文民主democracy一词出自古希腊文demokratia,由demos(意为“人民”和“地区”)和kratos(意为“权力”和“统治”)合成,其基本含义就是“人民的权力”、“人民的政权”或“人民进行统治、治理”。  相似文献   

18.
试析当前主仆关系颠倒现象产生的原因○刘荣刚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认为: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所有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员干部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是人民的公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19.
民主的基本价值不仅在于追求多数人的统治,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多数人统治的政体;民主的基本价值也不在于选举领导人,选举只是制度层面而不是价值层面的问题。民主的真实价值在于,通过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即确认全体人民对于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权,确立由人民授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精英"对于全体人民的政治责任制,以实现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行使的监督和社会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20.
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力量,是实施领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毛泽东多次指出,共产党、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