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时代潮》2004,(Z1)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它是农历的新年,所以至今仍俗称“过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过年欢天喜地,长大了过年逐渐麻木,由于现在中国人的节日越来越多,“五一”、“十一”等,有时还有许多外国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也来凑热闹,节日在国人的眼中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年终春节的气氛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淡,许多都市白领都把春节看成是一种不得不过的形式节日。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当您收到这本杂志之时,春节的气氛还未完全褪尽春节是中国人生活中气氛最热闹一个节日。时光倒退到20年以前,那时侯过节,小孩子除了要添置一身鲜亮的新衣服外,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可以吃到平时馋嘴可又不易吃到的“美食”。要知道那时候生活物品匾乏,就连家...  相似文献   

4.
深入扎实地搞好“爱民月”活动专栏主持丁晓璐1994年公安机关的“爱民月”活动,自去年12月中下旬开始,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潮,百余万人次的公安干警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措施得当,成效明显,给元旦和春节这两大节日增添了安定、祥和的气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  相似文献   

5.
春联闲话     
华易 《今日海南》2006,(1):47-47
春联亦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因是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以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6.
距奥运会开幕已不到一个月,中国的各大城市包括香港都沉浸在奥运气氛中。在回归中国11年后,香港正在发现回归“祖国母亲”所感受到的骄傲。香港认同中国的人创纪录1997年七一以后.香港大部分民众的民族身分认同问题并非随着香港回归中国的现实而立刻“回归”。香港人有自己的“集体记忆”.强调的是“香港人”自身独有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台声》1997,(12)
在今年第一期的《编者寄语》中,我们曾这样写道:“1997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共产党将在这一年里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事实上,今年我国发生的大事,还不只这两件。春节过后不久,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领导人邓小平与世长辞。在沉痛悼念这位伟人的同时,人们为他未能实现去回归后的香港看一看的心愿,而感到无限地遗憾。所幸的是,邓小平离开了我们,但他创建的理论还在,他开创的事业还在,他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使香港回归得以顺利实现。在“…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商业文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喜庆活动已经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人们消费逐渐由“吃喝”向“玩乐”转化;春节交往由“亲情”逐渐向“友情”扩散,家庭式交往向社会化交际转变;以良好祝愿为代表的节日气氛、以拜年和团拜为主要标志的春节活动,有逐渐淡化之势,而多元化、趣味化、随意化和追  相似文献   

9.
小保:我在一饭店工作,节日也要上班,新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很多家庭来这里聚餐,我们往往比平常更忙。我是店里的小头目,常被饭店经理安排为节日前台的带班,几年的年夜饭我都是在店里吃的。今年国庆节,放了三天假,我又带了三天班。眼见放假来这里聚餐的家庭我很羡慕。想到放假的兄弟姐妹,回家与父母团聚,我很内疚,可为了工作又有啥法子呢。我因工作丧失了重大节日与亲人团聚的时机,店里总应当补钱吧。但老板总是以“补休”来打发,节日过后给补几天休假了事。法定假日不休.我想请问:能以“补休”、“串休”来代替加班费吗?我“要补钱不要-tl、休’’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7  相似文献   

10.
在新加坡,农历春节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11.
一、商场:节日购物方兴未艾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春节期间郑州商业方面的基本情况。龙年春节,郑州市不少大中型商场都出现了平时少见的购物热潮,顾客大包小包购物,商家大把大把收钱过节时的购物热潮成了节日的一种景观,商战必争佳节时这种现象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说,龙年春节的到来对商场的销售而言犹如注入了兴奋剂,为了做好春节的生意,绝大多数商场都变“春节打烊”为“照常营业”,有的甚至还延时服务。商场的春节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燎乱,吸引着顾客变心动为行动,结果自然是顾客满载而归,商家大赚其钱,有的商场甚至达到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月25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八,浙江各级党政机关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这一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喜庆的鞭炮声不绝于耳,许许多多的人都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 就在这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并且是省市县三级联动,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在省人民大会堂设主会场之外,在各市、县(市、区)设立分会场.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香港将一洗百年耻辱,回到祖国怀抱。回归后的香港将会更加稳定、繁荣和发展。同时,香港的回归,对正在建设北方香港的大连来说,则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但也遇到了竞争对手的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大连必须抓住机遇,加速发展,迎接挑战。大连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城市,发展是大连的主要目标,而主要目标又集中体现在建设北方香港上。邓小平同志在号召“再造几个‘香港’时”,特别强调要“大开放”,要“更加开放”。  相似文献   

14.
1月19日,龙年春节将至,北京街头充满着回家过年的节日气氛。而此时,几位黄埔老人却冒着严寒来到了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热烈讨论刚刚过去不到一周的“1·14”岛内选举以及今后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8,(2):18-18
在人们热议“洋节”东渐之时,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走向世界的速度也出乎我们的预料。海外的春节气氛越来越浓 2007年2月22日,为庆祝中国春节,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了新春文艺晚会,100多位各国使节欢聚一堂。出差在外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来了祝词。承办晚会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春节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圣诞文化的“疯狂登陆”,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却“日渐式微”起来,直至导致一些学者开始了其“忧患行动”,国内一些学者甚至还发出了《保卫春节宣言》: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它的“保护”。河南大学师生还发出了“保卫春节”的倡议,并得到一些市民的响应。(据1月4日《时代信报》) 的确,尽管春节的过节气氛变得一年比一年寡淡,尽管各种洋节在国人间显出了强劲的成长势头,但具体到中西节日在  相似文献   

17.
回归随想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素有“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香港,被英帝国主义强行掠夺百年之后,这一天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她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欢欣,为之自豪!香港的回归,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上抗争奋斗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香港的回归,是根的回归、人的回归、心的回归。受够了殖民奴役的600万香港同胞终于盼来了扬眉吐气的日子,从此,也有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香港的回归,使我们更加怀念…  相似文献   

18.
《前进论坛》2020,(2):11-13
2020年的春节,是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从武汉三镇蔓延开来,威胁着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农工党党员中的医务工作者们不畏生死、践行着医者初心,日以继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武汉: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纪实“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宁静祥和的节日气氛,疫情发展之快,蔓延之广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19.
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由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的岁首,这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最热闹的民族节日。从汉武帝直到清朝末年,中国一直沿用夏历(即农历)纪法,长达2080年之久。所以人们至今称“阴历”为“夏历”,或称“农历”和“旧历”。正月的第一天旧时称“元旦”,也就是农...  相似文献   

20.
《天津人大》2014,(2):43-43
春节是中国老百姓的一个喜庆节日。可是,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过年却是一个“关口”。快过年了,辖区困难学生下学期的学费有着落了吗?社区残疾家庭、重病大病家庭就医拿药的钱还够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