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法律信箱     
家政服务纠纷不属劳动争议克拉玛依市的何洪鑫咨询:我是一名家政服务人员,被于某雇佣照顾其瘫痪的母亲。双方约定月工资2000元,每月15日支付,开始时他还按时支付工资  相似文献   

2.
博华 《天津人大》2006,(8):44-44
王某是某家政服务中心的家政服务人员。经家政服务中心安排,到张某家为其打扫房间,工作中,王某不慎滑倒,手部骨折,被送往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1500元。此时,家政服务中心提出,王某是为张某服务而受伤的,应由张某支付医疗费用,张某则认为王某是接受家政服务中心安排而打工受伤的,应由家政服务中心支付医疗费用。究竟应向谁讨要这笔医疗费用,王某一时没了主意。  相似文献   

3.
小保 《就业与保障》2007,(12):36-36
小保: 我是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员工,受公司指派到某私营企业做保洁服务。在擦窗户玻璃时,我不小心从凳子上跌倒在水泥地上,导致手部骨折。该私营企业老板及时将我送到医院治疗,但拒绝支付医疗费,而是通知家政服务公司来支付医疗费。而家政服务公司老板认为我是在为该私营企业服务时受伤的,应由该企业来承担医疗费。请问,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来承担我的医疗费?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政服务是缓解就业压力、存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朝阳产业,但我国劳动法竟将家政服务关系从其调整范围中剔除,以致现实中无法可依,家政工人权益受损,家政服务市场混乱。而今第三产业欲全面发展,ILO家政服务工人保护标准出台在即,尽早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家政服务调整模式实是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家政服务自身特征出发,通过比较法研究参照各国立法例,阐明传统劳动法调整家政服务关系所面临的困境。并另辟蹊径,构建一种独立于劳动合同之外的家政服务标准化合同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律师信箱     
NO.1保姆受伤谁来管?老师:您好!我的女朋友是某家政服务中心的家政服务人员。前几天,她受家政服务中心安排,到一个小区的张某家打扫房间。在工作中,她不慎从楼梯上滑倒,导致手部骨折。张某将她送往医院治疗,但是拒绝支付医疗费。张某认为,我女朋友的医疗费应该由家政服务中心承担,而家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则认为,她是为张家打扫时受伤的,应当由张某支付医疗费。请问:我的女朋友到底该向谁讨要医疗费?读者郭宝郭宝:你好!你来信所咨询的问题涉及到合同的相对性。所谓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约束力,只有合同…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黑龙江全省13个市(地)和40%的县(市、区)妇联建有龙妹家政服务机构,46个妇联家政完成"龙妹"注册,安置就业达4万人,年服务家庭12万户。一、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明晰妇联家政定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家政服务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全省家政发展状况,分析妇联家政发展方向;组织市地妇联领导、家政服务机构负责人赴北京、山东考察学习,借鉴管理经验;广泛征求妇联干部、业内人士和省内外相关专  相似文献   

7.
应将为社区居民提供普惠、基础性的家政服务纳入到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折子工程”中,由社会管理、人力与社会保障、商务、民政等部门牵头,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作为提供普惠、基础性的家政服务的基层平台,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将家政服务提供的程度,列入各级政府社会服务的绩效考核评估之中,推动家政服务社区化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薛书敏 《人民论坛》2012,(36):84-85
家政行业属于新兴服务业的一部分,具有无资源消耗、无环境污染、吸纳就业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业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够、企业管理混乱、市场秩序混杂等现象。应强化对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家政企业专业化管理,树立品牌,以提升家政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3,(4):28-29
家政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紧密相联,是亿万家庭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月嫂服务、婴儿照料、养老护理等家政服务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急迫需求。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约有40%的城镇家庭大概500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仅1500万人,行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1):48-48
一、我省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 1、家政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服务需求和档次不断提升.但供需失衡现象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各地妇联     
《中国妇运》2011,(10):47-48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以民生为本促妇女发展。积极与劳动就业部门协调配合,扶持和创办新的家政服务机构,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家政服务行业妇女带头人事迹巡回演讲、巾帼家政技能比赛,打造妇联家政服务品牌。推进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区家政服务适应了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便利了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和推动了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欢迎。面对如火如荼的社区家政服务,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它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本文结合常州市妇联推进巾帼社区创业工程的实践,就如何推进和发展社区家政服务做一初步探索与思考。社区家政服务拥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又有大量的人员供应,按理说应是皆大欢喜。但事实上,在热热闹闹的需求背后,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具体表现为:1、家政服务员技能素质较低。目前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大都是因技术单一、年龄偏大、文化…  相似文献   

13.
家政服务业真正在中国市场上起步始于改革开放,随后在产业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第三产业的"新生主力军"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是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供需存在矛盾、家政服务业缺乏明确的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一直阻碍着中国城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积极引导,提升从业人员的素养、技能,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和开设家政服务课程,借助于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全方位推动家政服务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商标注册,走品牌连锁发展道路1、实施商标策略,形成合力。2009年,省妇联提出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立足优势资源、打造皖嫂品牌、实现联盟发展"的工作思路,注册"皖嫂"商标,制定出台《关于合力打造"皖嫂"家政服务品牌,推进全省巾帼家政服务工作的意见》,对"皖嫂"家政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商标LOGO、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合同文本、统一技能培训、统一信息平台的管理模式,把全省妇联系统家政服务机构凝聚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非正规就业盛行的家政市场,家政服务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亟待考察这些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就业效果。通过分析2019年四个城市的家政工人调查数据,发现家政服务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家政业内不同工种的收入差距,改变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原有结构。伴随管理者企业的介入,家务员收入大幅提升,母婴护理员和家庭保洁员的收入则出现下降。家政企业对工人收入的改善和工作正规化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本文不仅呈现了家政就业市场内部的异质性,为家政工作的正规化讨论提供中国经验数据,还指出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在以女性为主的非正规就业市场上的特殊性,具有一定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3月15日,由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妇联以及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联合制定的《上海市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11版)》(以下简称“《示范文本》”)正式向社会推出,其中详细明确了家政服务人员、雇主与家政服务机构三方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20,(4):37-38
太原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重要指示精神,发挥“联”字优势,围绕“家”字做文章,通过盘活现有资源、做大增量资源、集合外部资源,积极开展巾帼家政、家庭教育、家事调解工作,为妇女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盘活现有资源,巾帼家政以点带面盘活家政工作资源,创新家政服务模式,发挥社区妇联优势,实施“巾帼家政·爱心储蓄”行动,打造“晋阳家政”工作品牌,推动家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8.
在非正规就业盛行的家政市场,家政服务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亟待考察这些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就业效果。通过分析2019年四个城市的家政工人调查数据,发现家政服务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家政业内不同工种的收入差距,改变非正规就业市场的原有结构。伴随管理者企业的介入,家务员收入大幅提升,母婴护理员和家庭保洁员的收入则出现下降。家政企业对工人收入的改善和工作正规化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本文不仅呈现了家政就业市场内部的异质性,为家政工作的正规化讨论提供中国经验数据,还指出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在以女性为主的非正规就业市场上的特殊性,具有一定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3,(3):18-19
哈尔滨市妇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把千方百计解决下岗女职工再就业作为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妇联家政品牌,拓宽下岗女工再就业渠道近几年来,我们以“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为载体”,以家政服务为重点,广泛协调,开辟了引导下岗女工兴办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发展农村养殖业、组织下岗女工上工艺品项目、依托企业建立销售队伍、引导下岗女工竞聘社区主任、从事社区环卫工作等8条就业渠道,提出了提高质量,扩大规模,打造妇联家政品牌的工作目标。一、加强家政服务的龙头组织建设。我们在建立就业信息指导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2…  相似文献   

20.
【市民咨询】市民咨询:我是一名普通的家政从业人员,现在我想改做月嫂,不知哪里可以培训?【部门答复】2012年宁波市家政服务员培训工作已经启动。今年我市计划培训月嫂、居家保姆、护工、保洁员等初级家政员2300名,母婴护理员等高级家政服务员120名。从2009年开始,宁波市启动"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