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道德建设中.只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而不提“个人品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偏缺。这种提法。同我们过去一贯重视集体、轻视个人的传统有关。其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种道德固然重要.但其建设更应以个人品德教育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如何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孟子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在“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中是必不可少的内涵。一、讲政治,高唱正气歌。正气一词是指光明正大,或指一种好风气。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正气总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讲正气,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背离党的政治原则,不能背离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现在提…  相似文献   

3.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需要把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文明素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持久深入,取得长期效应。这是我们江阴市在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体会。几年来,无论是“六爱三评”活动,“创三优争一流”竞赛活动,还是“卫生城市文明人”活动,我们都始终把培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作为“重中之重”,花大力抓紧抓好,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1993年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健全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学生既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概括而言,…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0,(8):32-32
一.实施“八大文明行动”。提升海淀人文明素质。一是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活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淮安市文明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部署,于2008年开始,在全市上下大力实施“育心立德”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以侍奉“孝心”为切入点,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以恪守“诚心”为着力点,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以奉献“爱心”为出发点,推进社会公德建设;以秉持“良心”为基本点,推进个人品德建设,让“四心”、“四德”的内涵深化于心、规范融化于行、要求优化于效、模范感化于众、实践固化于制,有力地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应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人们的社会生活一般分为三个领域: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与此相适应,社会道德也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共道德。这三部分道德都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寓于职业道德等之中。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载体”,脱离了这个“载体”,社会主义道德就会变成“空中之物”。因此,要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抓出实效,就必须具体抓好职业  相似文献   

8.
经济时代大学“人才库”的嬗变陶国富(特约撰稿人)世纪之交时代契机的到来,往往是历史必然性的关节点。这种千截难逢的契机不仅呈现宏观世界的国际舞台,也根植于微观世界国家的沃土上,更维系于跨世纪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之中。当代大学生是最新科学知识的载体,也是现代化建设中将全新科技知识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转换体。市场经济的勃起,呼唤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早日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揭开了培养跨世纪大学生全新素质的崭新一页。四种循环的倾向/产销失调的危机/市场经济的呼唤“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的新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管理体制的日趋完善,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大学人才置于一新的广阔领域,给其素质的培养奠定了有利的宏观基础。而传统教育中的规格性、单向性和片面性,又把大学人才局限于狭窄的发展圈内,造成其素质的畸形发展。相当一段时期,外来文化潮水般涌来,传统的素质培养模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而理性的素质评价标准尚未真正确立,人们对于大学人才素质的认识陷入了混沌状态,出现了种种倾向的循环徘徊。第一种倾向:“注重大学人才的政治定向而轻视其全面素质的培养。”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既然如此,这也应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政治文明是一种文明,必须以一定的文明精神为基石。江泽民同志重新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种提升了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历史上产生,在历史中发展,在不同的文化、文明里,在历史发…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整个道德大厦的基石,对社会文明进步最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作用。1998年以来,“江苏省女性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全省13个省辖市130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对江苏城乡女性社会公德的现状得出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可以作为对女性进行思想工作的参考依据。对江苏省城乡女性社会公德的总体水平评估如何?在回答“您对当前女性社会公德状况的基本看法”这一题目时,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占调查总数的23%左右,认为“一般”的为51%,认为“不太好”和“很不好”的占2…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之最根本的观点是群众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也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与围绕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和解放人的精神而展开。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而社会公德建设又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在相当一个时期,社会公德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人们一谈及思想道德建设,被舆论导向提到首位的往往是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是学习少数英雄模范人物。这种高标准的要求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对广大群众来说,如果没有公德意识作为基础,常常会变得让人不愿或不敢接受。因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社会公德建设提到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位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社会公证的直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过渡、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重塑诚信,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平,是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一 从诚信本身的涵义看,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诚信的含义、学界论及颇多,若从个人道德方面理解,可以说诚信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礼记·中庸》讲:“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家庭道德建设的社会价值周艳萍,田振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家庭道德建设的目标,它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这一有机整...  相似文献   

15.
与人的力量发展的“盲目自发”、“局部自由”、“自由自为”的三个阶段和人的能力发展的“原始的丰富”、“畸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相一致,人的素质发展也必然会是历经“盲目自发”。“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三种历史形态;与之相对应的人的发展的三个形态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的三个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前导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16.
“行政管理学”现在正处于一个由“此在”向“新论”转变和分水的时期。原因在于“新时代”对“行政管理学”有“新”的要求。“生存网络化”、“社会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新时代三个突出的特点。它们背后蕴涵着一种“系统性”的运行机制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这要求“行政管理学”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和建设。而“此在行政管理学”又难以满足时代的“新”要求。应该说,中国社会在近二十多年中的发展是超常速的。面对这样一种社会局面,我们需要用新的思维去把握历史。而现实是,社会已经变化,已经处于一种激烈的动态和整体的变化之…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辛勤培育人才的园丁。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特别是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应对挑战,立足学校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努力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有道德的人。教师作为公民的一员,理所当然地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遵守…  相似文献   

18.
现代管理学认为,人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的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发展,要改革,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不断地提高职工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推动企业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就伊敏发电厂几年来抓“六有”职工队伍建设的实践谈一谈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一些体会。一、狠抓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要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身在领导岗位的人,都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努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自觉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合力所推动的。而“合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最基本的层次分析,可以认为是人、自然、社会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间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新的协调的矛盾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就是通过这种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特别是人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不协调的矛盾产生的合力推动,来实现其发展和进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前发展时期,又叫自然协同期。第二时期是近代以来的人对自然的征服时期。第三时期就是目前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时期。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青年时尚”的界定“时尚”一词,可拆解为“时期”和“风尚”,从词语的层面可解释为“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77、1144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时尚,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时尚”有两个限定:一是现代社会的时尚,二是青年的时尚。现代社会的时尚,是大众化的、流行的、商业化的,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商业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它也往往是跨国度、跨地域、甚至跨人群的。青年的时尚,或曰“青年时尚”,是现代社会时尚的主角、代表和先锋,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