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根基。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现代化发展历程为切入点,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提出与演变的内在逻辑、工农城乡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方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多元化发展四个层次,系统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领域的理论创新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实践及其内在逻辑。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步从附属地位提升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运动式集体化改革模式转变为渐进性市场化改革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循序渐进,稳中求进”的改革发展路径;并在国家现代化整体进程中统筹谋划农业农村发展,突破了粮食生产范畴,逐步拓展到追求综合经营服务体系现代化;定位也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转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央批准重庆市为全国首批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重庆肩负着建立城乡统筹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必须将彻底改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列为重庆城乡统筹试验改革的战略重点,找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的切入点,才能真正实现重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就必须实现五个新突破: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在确保群众安全生产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在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健全互助保障机制,在落实帮困救助工作上实现新突破;推进文化机制建设,在引领群众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在改进工作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家庭承包制下,农民家庭的土地分散、规模小,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农业生产兼业化趋势加强,粗放式经营的现象日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也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当前适度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趋势,可以通过农户承包地互换、转让、村集体反租倒包及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来实现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本质是由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突破体制和政策的障碍,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作为经济大省的省会 ,未来城市发展将对农业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发挥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要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攻方向 ,以实现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似乎有一种观点认为,推进城市化扩大了城乡差距,应当放慢城市化的速度,来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笔者通过数据分析,论证了农业生产增加值的下降,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从中国的情况看,凡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小;而凡是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就大。因此,笔者提出,要想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差距,最重要的是推进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新时期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直接从事“三农”工作的农业部门,以怎样的工作切入点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是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竞争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导向和工农城乡关系入手,探寻一般情况下,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规律阶段及特点,并且对中国所处的阶段进行定位。以期对三农问题研究领域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0.
加强乡村城镇建设,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向城市(镇)化过渡,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郊区率先实现乡村城镇化,可把城市多元辐射作用传导到农村,为农村发展示范,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内在动力不足、着力点不明确、现行体制障碍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继续解放思想,以凝聚强大动力;创新组织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健全体制机制,以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党的城乡政策有着内在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状况。如何迅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党选择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走“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发展道路,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党在城乡政策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逐渐出现城市与乡村对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2003年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2004—2007年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中得出三点重要启示: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实施城乡并重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稳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贵州省区域协调发展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非均衡增长加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较弱;尚未形成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突出;区域间产业关联度低,农业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低下;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了区域的协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承包经营户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法律将其定位为从事商品经营,显然不要,理论界对其法律地位亦有不同认识。通过对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生产主体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从事农业生产为其基本内涵。对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地位,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民事主体理论,应有所发展和突破,基于此认识。对我国未来立法关于农村承包经营户法律地位的立法构建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虹 《理论前沿》2003,(12):39-39
我国存在着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而不应将小城镇作为主要或惟一的渠道。(一)小城镇只是整个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小城镇是整个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国际级的中心城市,也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为农田是不可迁移和叠置集中的,农业活动、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蓝图。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经营方式转型的方向,也是农业生产改革的方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既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也符合农民现实的生产经营愿望。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农户地块互换、承包地转让、转包,村集体组织返租倒包及土地股份合作制等途径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0,(25):20-20
今年以来,我市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中有亮点、有突破,基本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论坛》2014,(3):43-44
元谋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较早较快的县份之一,当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实现高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动农业农村转型,走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发展的路子,已成为元谋县农业农村发展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济南市农村工业已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带动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发展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引进城市资源,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发展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