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转型时期,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产生了若干积极影响和一些负面效应。一方面,政治参与有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及时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公民对政治权威的认同,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滋长,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另一方面,政治参与失常现象制约着政治稳定。为此,我们要采取对策减少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的全面转型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实现社会稳定特别是政治稳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治认同在实现政治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前提,是政府合法性的主要来源,有利于政治系统稳定性的维系。增强政治认同促进政治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二是加快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三是树立国家整体认同标准,培养公民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现代政治认同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代政治认同作为公民对于政治共同体、政府及其基本制度的认可与支持,是一种积极的、理性的、多层次的政治认同。它是维系现代国家中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政治心理基础,因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决此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政府干预的减少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意识群体性分流.政治参与意识、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社会角色认同意识以及人际融合意识的分流,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介入,更新观念,转换思维,整合文化,以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新疆高校大学生是维护新疆稳定、构建和谐新疆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得失。对于新疆稳定尤为重要。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普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大多数同学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积极健康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对前途感到担忧。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包括权利、机会、规则和结果的公平。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事实以及市场机制和民主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违背公平正义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并且严重影响到公民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公民对政治体系的积极情感,但这种情感从来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农村征地和收入分配中的不公正现象说明当公平正义遭受到破坏,政治认同就会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7.
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浙籍港澳中青年代表人士政治认同情况的调查,进而分析社会变革时期港澳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的变迁因素,并就如何有效地提升港澳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感与心理归属感、构建港澳代表人士政治认同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增进港澳代表人士的政治认同,发挥其示范、引导和团结作用,对于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治稳定指政权性质(国体)与国家基本制度稳定前提下的政治运行有序。国家转型中政治稳定受权力结构、文武关系、国家认同、经济水平、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国际比较可知,转型中政治稳定的条件包括:转型由控制局势能力较强的政府发动,文官控制军队,其他认同与国家认同不产生重大矛盾,经济分配相对公平,国内中产阶级和国际整体格局都支持转型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妇女的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源泉,是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因此,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农村妇女政治认同的总体现状,深刻剖析农村妇女政治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探讨增强农村妇女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县级政府是国家进行统治和治理的基础,民众对县级政府的政治认同关系到整体社会稳定。基于重庆市三个区县的实证分析发现,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和对县级政府的信任度较高,对县级政府的工作满意度还有待提升。只要继续改善和提升政府工作绩效,维持县域政治稳定仍然具有相当的民众认同基础。但是,民众倾向于将社会问题归因为县级政府的“归因导向”极易将县级政府推向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为此,县级政府仍然需要提升政府公信力以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弱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中国特殊的劳动群体,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是维持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进程,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有不断弱化的趋势。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行为失范、制度歧视、法律体系不完善和社会保障缺失是造成农民工政治认同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必须聚焦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战线本身就是政治认同的象征,是最大公约数的符号。“社会重构”与“重构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客观事实,后者是主观自觉。在当代中国重构社会中增进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价值。统一战线发展的新形势对充分发挥政治认同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统一战线负有增进政治认同的职责担当。从当代中国增进政治认同的要求来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开展创新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和谐性与斗争性、整体性与分层性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宪法爱国主义观念最初由德国政治科学家多尔夫·施特恩贝格尔提出。哈贝马斯是宪法爱国主义最强力、最具扩散效应的鼓吹者,他将宪法爱国主义构建为一种关于“后传统认同”的观念。他认为国家认同应当不过多地聚焦于某种历史认同,而是更多地关注于权利和民主协商的程序。宪法爱国主义创新者米勒认为,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应当立基于体现着自由民主宪政的规则和价值,塑造培育一种调和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的特定的宪政文化,促进公民政治归属感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带来正当的公民忠诚和公民团结,从而促进国家长久的稳定、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民族、政治、经济、宗教和风俗习惯等五大认同机制。其中,民族认同机制是基石,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血缘基础;政治认同机制是核心,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制度基础;经济认同机制是关键,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利益基础;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认同机制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价值基础,而后者则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重要润滑剂。  相似文献   

15.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政治心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政治心理环境就是政治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社会风俗习惯、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派生物的总和,是影响政治人彳土会政治心理的客明基础。正向的社会政治心理环境产生积极社会政治心理,负向社会政治心理环境产生消极社会政治心理,都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发展和特定区域的社会稳定。优化社会政治心理环境,就是改善社会政治心理产生、发展、依存和消亡的物质环境、政治制度环境、社会关系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为积极社会政治心理产生和依存奠定物质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各类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对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造成对冲效应,主流意识形态遭遇诸多挑战,研究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价值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认同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成员丰富的政治情感、引导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等来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党合法性;从利益协调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疏通引导,春风化雨般协调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构建和谐人际劳动关系;从文化潜移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浓郁温馨和谐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般地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进而重构人们的意义世界;从社会整合维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自身组织优势,将社会结构的异质元素、不同部分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加速社会一体化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政治认同关系到国家政治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的程度,关系到政治制度贯彻的好坏,以及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其政治认同不仅关系着当前的政治稳定,对未来的政治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培育和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认识其认同现状并探究使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的策略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的“主导性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对政治理论的一系列关系概念作出了新的解读,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支配型统治和主导型统治,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错误意识和积极认同等。葛兰西的“主导性理论”尤其适用于分析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柔性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政治认同可从政治信任、政治支持、社会认同三个维度进行测量,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青年对各级政治组织的政治信任、政治支持和社会认同度高,政治认同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汉族和少数民族青年在政治信任、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指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青年显著优于汉族青年;在政治支持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青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应通过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青年政治社会化、加快少数民族青年社会融入等措施,提升少数民族青年的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