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十八大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党的建设总目标提出新要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新要求。那么,“三型”政党应如何理解,又如何结合实际工作体现“三型”目标?  相似文献   

2.
全家悦 《传承》2013,(11):82-83
党在十八大中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的要求。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总体性布局目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三个基本要求,三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学习型政党是基本要求,服务型政党是本质所在,创新型政党是动力源泉,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党建设目标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林晓妹 《新东方》2013,(3):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表明我党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的时代,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型"中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修复、自我创新的过程,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本质就是建设创新型执政党,而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则需要以学习型执政党、创新型执政党建设来促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建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其思想内涵需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时代要求来理解.“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学习为基础,体现党的开放性特征,是党保持理论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以服务为根本,体现党的政治本质,是党保持政治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以创新为动力,体现党的时代发展要求,是党保持实践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尽管党的建设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有不同要求,但三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学习—实践—创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谓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发展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5.
洪浩 《群众》2013,(12):48-4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兰  罗帆 《桂海论丛》2013,(3):75-7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且将这个党的建设总目标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从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历史探索轨迹和党的建设总布局的形成发展轨迹看,从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看,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实是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既是一个系统的价值整体,同时,在这个系统中,又必须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来加强学习、开拓创新,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潘长春 《前沿》2013,(12):30-32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干部队伍,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关键工程和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加强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接受理想信念、纪律作风、道德法制等各方面教育,打牢思想政治基础,掌握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知识、技术,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领导、推动科学发展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才能成为各方面工作的"行家里手"。本文主要探讨晋安区副科级领导干部在进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干部队伍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伟大工程。政工师作为党的政工干部,要全力以赴投入其中,当好“四子”,不负使命。  相似文献   

9.
袁浩 《政协天地》2012,(12):56-5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笔者以为,“服务型执政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新的世情、国情下,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执政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伟大转变。当前,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培养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服务为先,以服务为本,在实践中争做“服务型干部”。  相似文献   

1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科学论断,诠释了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构建中,服务型政党最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是其立论依据、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把它纳入到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这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解决党员干部"本领恐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把学习型执政党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目标的首位,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加强自身建设重要经验的清醒把握,同时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刻领会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把握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能力的主要着眼点,而且要努力把提高领导干部学习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一主线推进一方针指导一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对党建主线的新定位。对党建目标的新设定,反映了党的任务变化和时代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党建新主线与党建新目标有内在的相互贯通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许多新的新思想。其最大贡献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面临"四个风险"、"四个考验"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连干部学刊》2013,(1):58-59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是基础。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政党,只有不断学习的政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服务型是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为什么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要拥护它执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拓创新,推进党的理论发展,实现了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重大命题统领党的建设;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谋划了执政党建设战略性的新布局;布置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时代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形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布局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逻辑。  相似文献   

18.
杨务农 《创造》2015,(5):62-65
<正>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服务活动体现出多样性、特色化。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既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定位,同时也就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完成新时期党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每一位机关事务工作者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把握学习贯彻《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有利时机,努力树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建设"三型"目标中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个方面不是简单并列,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统一的整体。在实现党的建设基本目标进程中,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三者是基础、目的、动力"三位一体"的内在统一,有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实践中。从整体上认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内涵,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推进其协同发展,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