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党的建设总目标提出新要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新要求。那么,“三型”政党应如何理解,又如何结合实际工作体现“三型”目标?  相似文献   

2.
全家悦 《传承》2013,(11):82-83
党在十八大中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的要求。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总体性布局目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三个基本要求,三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学习型政党是基本要求,服务型政党是本质所在,创新型政党是动力源泉,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党建设目标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56-56
答:十八大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提出新要求。这一新表述,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以来,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型"政党建设的有机整合既适应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素质要求、本质要求和时代要求,又最终统一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目标。与此同时,在实践途径中,"三型"政党建设也亟待强化危机意识、科学意识和协同意识。  相似文献   

5.
张录平 《求索》2013,(5):256-258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要求的积极观照与主动回应.是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对执政方式的新探索、对市场经济条件党的建设新形势的新回应和对党的先进性本质提出的新要求。服务型执政党所应具有的民本理念、科学精神、民‘主有序、诚信执政等基本的组织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逻辑与政党精神。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要遵循政治的行为逻辑.从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建立服务机制和调整活动方式等方面积极推进,完成党的执政活动、执政方式的转型和定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把它纳入到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这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解决党员干部"本领恐慌"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拓创新,推进党的理论发展,实现了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重大命题统领党的建设;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谋划了执政党建设战略性的新布局;布置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时代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形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布局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逻辑。  相似文献   

8.
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一主线推进一方针指导一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树群 《前沿》2011,(24):7-9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学习型政党建设对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有力促进和有效保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大连干部学刊》2013,(1):58-59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学习型是基础。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政党,只有不断学习的政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服务型是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为什么需要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什么要拥护它执政?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对党建主线的新定位。对党建目标的新设定,反映了党的任务变化和时代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党建新主线与党建新目标有内在的相互贯通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袁浩 《政协天地》2012,(12):56-5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笔者以为,“服务型执政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新的世情、国情下,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执政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伟大转变。当前,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培养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服务为先,以服务为本,在实践中争做“服务型干部”。  相似文献   

13.
林晓妹 《新东方》2013,(3):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表明我党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的时代,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型"中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修复、自我创新的过程,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本质就是建设创新型执政党,而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则需要以学习型执政党、创新型执政党建设来促进。  相似文献   

14.
杨兰  罗帆 《桂海论丛》2013,(3):75-7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且将这个党的建设总目标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从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历史探索轨迹和党的建设总布局的形成发展轨迹看,从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看,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实是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既是一个系统的价值整体,同时,在这个系统中,又必须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来加强学习、开拓创新,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洪浩 《群众》2013,(12):48-4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6.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科学论断,诠释了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构建中,服务型政党最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是其立论依据、理论内涵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提出许多新的新思想。其最大贡献是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面临"四个风险"、"四个考验"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推进"三型政党"建设,需要把握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方面。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不仅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而且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就其实践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必须按照"主题统领—主线推进—方针指导—布局保障"的路径指引实现整体推进,从而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了"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的重要论断。这个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体现了对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必然途径。加强党内政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对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福钧 《前进》2013,(6):49-5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全面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既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规划,对各级党组织应对“四种危险”,接受“四种考验”提出的现实要求,又是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