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发现客观真实与严格依法办案是司法的应然期待。然而,基于司法实然过程的复杂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一应然期待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是一个高贵之梦。因此,应当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规制司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运用“解构”方法对行政法本质的传统研究范式之弊端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指出科学认识其本质的途径在于转换研究范式 :以“相对论”的视野在运动、变化、发展中 ,将行政法的基本矛盾双方 ,置于不同参照系下进行考察 ,从而得出行政法的本质具有相对性 ,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存在于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运动与静止、应然与实然的统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李文鹏 《法制与社会》2010,(31):237-237
社会不断由"应然"走向"实然",教育功不可没。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个个"应然"走向"实然"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艰难历程中,教师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强大推动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应具有“私人侦探”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人类生存的轨迹实质上就是一条不断地进行自我保护,竭力排除各种风险,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轨迹。律师与私人侦探业,就是由于人们为了从法律上寻求保护,从。G理上得到平衡,但又不熟悉法律,缺乏调查取证的能力等原因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中国,虽然私人侦探业目前尚未被认可发展,但私人侦探行为自远古以来就已存在了。士。遇到私有财物遗失,亲友被他人杀害等案件,除报告官方以求保护外,人的本能总是促使自身或求助他人设法寻找失物,追踪杀人犯。这种自身或求助他人寻找失物、追踪杀人犯的本能…  相似文献   

5.
利益于相关主体之敏感性决定着以利益平衡为使命的知识产权在制度上存在着授权与限权之两难。平衡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绝对的利益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这条由现实通往理想,由实然走向应然的探求之路使得知识产权制度备受争议,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与有形财产制度一致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法的理念与制度是法的应然与实然外延的一个重要方面。法治理念的培育和深化,推动了民主进程,促进了社会发展。从公民权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内涵,不断扩展公民的行政诉权,才能使我们正确把握和落实社会主义法治,才能促进行政诉讼法不断由实然走向应然。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法?法的基础是什么?在法学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和法学家们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从国家和法律成熟之日起即已开始,延续至几千年,但大体上都徘徊于“法的实然”与“法的应然”之间,在法的二律背反中寻求法的真谛。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自然法的意义及其与成文法(人定法)的关系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鲍莎 《法制与社会》2011,(34):181-182
目前暴力拆迁事件不断频发,其主要原因在于行政伦理的失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府行为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差距、城市化“帝国主义”以及行政人员权利与义务的倒置。本文以“王马玲事件”为例,针对暴力拆迁中行政伦理失范的各种表现,从政府行为、拆迁制度以及官本位思想三个方面来进行原因分析,并试图探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林鸿 《法制与社会》2013,(34):282-283
侦查价值本身是多元化的,侦查价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和对抗,对侦查价值的取舍会影响决定了侦查目的的取向.本文在考察侦查价值的基础上,厘清了我国刑事侦查应然和实然状态的目的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红春  安丽 《法制与社会》2013,(34):175-177
人权从应然状态变为实然状态,让人活的幸福不仅需要内因,即个人自己的勤奋努力,更需要外因,即有一套合理的保障机制,只有内外力量的有机结合才可以实现人权的有效保障.而且,这一样一套保障机制必须有符合人权自身内在规律的若干要素有机构成,其中独立与自律是应然且实然内在要素,缺失了两者的人权保障机制必然会异化,如此不仅能导致保障机制丧失保障功能,而且还会异化为侵犯人权的机制.为此,本文将探讨构建独立与自律的机制来防止其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