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篇 那是一个春风微拂的傍晚。 我同往常一样,乘车回家。同座位的女孩儿是个刚刚工作的大学生,说话细声细气儿,斯斯文文的。几句应答之后,她指着我手中的书问道:“雪峰是谁?为什么胡耀邦要给他题词?”看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便将在《回忆雪峰》、《雪峰文集》、《鲁迅研究》、《鲁迅传》等书中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冯雪峰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向她做了一个略述。 1 冯雪峰是鲁迅的忠诚学生 和亲密战友。 1903年6月2日,冯雪峰出生在浙江省义乌县南乡一户农民家庭,取名春福。他9岁入私塾,16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更…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诗人冯雪峰,生前数十年曾珍藏了一件青灰色哔叽长衫。   这件长衫伴随冯雪峰走过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这件长衫还伴随冯雪峰渡过生死未卜的上饶集中营的监狱时光;这件长衫又伴随冯雪峰迎来全中国的解放……  无论冯雪峰走到哪里,长衫都始终伴随着他。   原来,这是一件凝聚着冯雪峰与亲密战友瞿秋白深情厚谊的长衫,也是他们最后告别的珍贵纪念品。   那还是 1934年 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前夕。   整装待发的冯雪峰,得知瞿秋白被拒绝参加长征的消息,去和秋白告别…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他的著作、讲话、报告和一些书信中,多次谈到鲁迅及其著作,并对鲁迅在中国革命和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作过很高的评价,他们虽然相知相契,但两位伟人却终生未能相见。早在三十年代,毛泽东曾遗憾地对冯雪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见过鲁迅。”幸而通过冯雪峰,毛泽东了解了许多鲁迅的情况。由于冯雪峰的特殊身分,使他成为毛泽东与鲁迅之间的忠诚联系者,在这两位伟人之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沟通工作,起到了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形成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伟大的功绩。它为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这支新的生力军的,正是曾任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瞿秋白。 瞿秋白是以特殊身份,特殊关系,对左联做出了特殊贡献而享誉中国现代文坛的。他不是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而是依靠自身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获得左联盟员的尊重成为领导。他在被王明“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出中央政治局后去到上海,恰逢左翼文化运动举步惟艰。出于对革命的投入,对文学的眷恋,对文化扯不断的缕缕情丝,他通过冯雪峰、茅盾结识鲁迅后,积极参  相似文献   

5.
<正>先说“东征贺信”的发现关于鲁迅和茅盾于1936年联名致红军贺电,坊间多有传闻。1951年,冯雪峰回忆说,红军长征抵达陕北的时候,鲁迅和茅盾“转转折折地送去一个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庆祝胜利的电报”。1952年,冯雪峰又在出版的《回忆鲁迅》一书中写道:“鲁迅先生和茅盾先生共同给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庆贺长征胜利的电报,也正是我动身的前几天才转到瓦窑堡的。”自此,  相似文献   

6.
赵冰波 《学习论坛》2010,26(1):64-68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怎样对待中西文化的碰撞?怎样把握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加强民主建设的关系?怎样摆正文化领域中的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鲁迅的中西文,匕观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鲁迅所处的时代与当今时代本质不同,但在文化层面上的特点多有相似之处,所以,鲁迅的批判精神、拿来主义精神、不懈地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以及“听将令”、为弘扬主旋律文化的奉献精神,在当前的中国文化建设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捷 《党史纵横》2001,(7):36-40
那是一个春风微拂的傍晚。我同往常一样.乘车回家。同座位的女孩儿是个刚刚工作的大学生,说话细声细气儿,斯斯文文的。几句应答之后.她指着我手中的书问道:“雪峰是谁?为什么胡耀邦要给他题词?”看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便将在《回忆雪峰》、《雪峰文集》、《鲁迅研究》、《鲁迅传》等书中了解的情况,尤其是冯雪峰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向她做了一个略述。  相似文献   

8.
1925年,冯雪峰在北京大学旁听学习,时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毛泽东,从那里托熟人捎口信给冯雪峰,说自己很喜欢读他的新诗,希望他能到广州去工作。1933年底,冯雪峰由上海到瑞金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正值毛泽东被排斥出中央领导机构。到了瑞金,冯雪峰就把鲁迅先生的情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赠给丁玲一首词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公共租界虹口昆山路7号4楼,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真话报》总编辑潘梓年。丁玲被押到南京两年多后,看管逐渐松弛,她决定到北平找党的关系。在北平,她请曹靖华写信告诉在上海的冯雪峰。冯雪峰让到南京的地下党员张天翼与丁玲联系。张天翼派他的侄女张若嘉送丁玲去上海,交给胡风安排住下。冯雪峰得知丁玲坚决要去陕北中共中央所在地,便与潘汉年商量,派聂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遂派中央局文委书记、现代诗人兼文学评论家冯雪峰,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于1936年4月25日到达上海,寓居鲁迅的家中,负责审查、整顿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各抗日救国团体的工作。为了尽快打开局面,4月底,冯雪峰急需要物色一位既忠诚党的事业,又积极肯干的同志,于是,他就请鲁迅在左联内部寻找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1.
<正>周旋于两国四方之间1937年4月,中日关系日趋紧张,日本排华事件不断发生,袁殊决定立即回国。岩井也找到袁殊,希望在日中关系"破裂"后袁殊能继续和日方合作。但袁殊回到上海后,首先去找冯雪峰,汇报了自己在日本的情况,希望党对他今后的工作有所指示。鉴于袁殊的情况特殊而又复杂,冯雪峰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安排为好。当时不少同志都认为袁殊早已是"转向"人物,不能轻信。冯雪峰于是让袁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三·一八惨案王静三·一八惨案是北京段祺瑞政府对反帝爱国群众的一次血腥大屠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往的史学工作者对此曾进行过大量的探讨,但很少有人研究鲁迅与三·一八惨案的关系。而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在文化战...  相似文献   

13.
蓝芳 《求贤》2014,(2):42-43
“冯校长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理想之一是把英国的私立教育理念带到中国、带到天津。这个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行‘仁德’、育英才。冯校长知道儒家思想和文化对中华民族影响很深,他个人对儒家思想和文化有一个很崇敬的心情,这也和他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冯校长的秘书Emma是这么向我们介绍冯慕仁的。  相似文献   

14.
以报刊、出版为代表的现代传媒自近代以来在中国兴起,它对鲁迅杂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重的重要意义:首先,现代传媒为鲁迅杂文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与物质载体,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争取言论空间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也成为鲁迅“释愤”、“抒情”的有效媒介;其次,鲁迅利用现代传媒这一空间和阵地,使杂文写作成为对话语权的争夺和享有,他以杂文书写使舆论空间与被排斥的沉默的大多数之间产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15.
陈珍 《红岩春秋》2010,(3):76-78
鲁迅与日本,特殊而微妙的情缘——于鲁迅,带着“心随东棹忆华年”的深深情结,没有任何异国如日本这样同他的人生联系如此密切;于日本,近代以降的中国已鲜有文人能及鲁迅延续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此份情缘,亦为当代中日友好之路的铺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领导权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和旧民主义文化革命的本质区别之一,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观灵魂的精髓所在。作为党外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战士──鲁迅,围绕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讨,赋予了这个理论原则以极为丰富内涵。为充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指出鲁迅是以自己不断地亲身实践为前提,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变,从而使他所进行的相应理论探索有了坚实的内在基础。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鲁迅在同各种资产阶级思潮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中国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和审视现代民族文化时,我们无法忘记鲁迅。更无法回避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鲁迅对20世纪中国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民族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不足与缺陷的批判。本文以鲁迅的思想精神自由作为立足基础。分析当代知识分子的多重角色及理念背后的弊端。重新思考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肖珩 《世纪桥》2013,(1):32-33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是鲁迅写作小说的目的。他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形象,关于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具体分析,以往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已做了有力的佐证。在研究鲁迅作品及其思想中的著述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是不可忽略的,然而他们在"看/被看"的底层文化传统中相互观望的复杂关系鲜有研究者涉足。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这一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宗教在人口较少民族的小型传统文化中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这些民族文化的核心,不了解这些民族的宗教状况及其与宗教的关系就无法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发展的趋势。东乡族是生活于中国西北的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她的形成、发展以及文化都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自鸦片战争以来,尤其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广大学者,一直在思考中外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的接触及其命运。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各国间不仅在经济方面联系密切,在文化上交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非常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