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和元代剧作家纪君祥的悲剧《赵氏孤儿》分别为西方悲剧与中国古典悲剧的优秀代表,这两部悲剧有着相似的主题———复仇,但这两部悲剧在复仇行动的强度、复仇主角形象和复仇结局方面又表现出鲜明的差异,这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意识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60年代以来,在文坛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收藏家》是他的成名作,作家用两个人的口吻讲述了一部悲剧性的故事。小说中的米兰达就是个悲剧的人物形象,她在一次出于好心去帮助人的时候,丧失了自由以至生命。本文分析《收藏家》中米兰达悲剧的根源,进而揭示女性生存环境之恶劣和阶级社会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与《寒夜》都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造成的家庭悲剧,但两部作品都有婆媳矛盾贯串其中,不过两部作品中的婆媳矛盾的性质并不相同,前者是同一观念基础上的矛盾,《寒夜》中的婆媳矛盾则体现着新旧观念的冲突.。刘兰芝是被封建观念毒害的牺牲品,曾树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她们在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都使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来烘托主题。本文试从环境氛围、人物和梦幻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中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读者能更好地欣赏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5.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属爱情悲剧,然而由于两部作品处于不同的国度和时代,它们在女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朱丽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物,在她身上体现了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等思想;而祝英台则保守、内敛,她只是中国传统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很明显,这两个人物性格的巨大差异来源于两部悲剧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发表的时间相隔两百多年 ,但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 ,并描绘了与之相对照的理想社会。他们在作品中都用了虚构、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法。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过程中 ,既借鉴了《乌托邦》 ,也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的《边城》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写了两个爱情悲剧:翠翠父母的悲剧和翠翠自己的悲剧。通过分析悲剧成因,我们可以看到,作品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重构精神家园的努力,其"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尤其具有超前意识,具生态文学意义和生态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两部小说《城南旧事》与《吉祥时光》的具体文本分析,探讨了小说中父亲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精神的变迁给父亲形象的塑造带来的影响,对两部小说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探讨描述,论文指出:《城南旧事》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追忆父亲的眷恋中仍有着“审父”情结;《吉祥时光》中的父亲形象,是作家文化寻根过程中寻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作品中,作家讲述了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面对生存和精神的双重困境。选择了铤而走险去杀人及其杀人之后和面对刑罚的心理过程的故事。从一个层面看,《罪与罚》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从犯罪学的角度看,《罪与罚》中的犯罪学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意义。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曾将犯罪的概念划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两种,但是实际上这两种犯罪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至于犯罪原因,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原因可以从犯罪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来考察。犯罪预防的困难之一是如何预防再犯或累犯。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哈代和鲁迅都是叱咤文坛的现代派作家,他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德伯家的苔丝》与《祝福》分别是哈代与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的目的,题材的发掘、苦难主题的突出、写作手法的运用,作品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的底蕴等等方面对其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曹禺的<日出>这两部作品的比较,认真分析了作品中所描述的典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研究了两位不同的作家的迥然不同的精湛的写作技巧,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了这两部经典著作所折射出的璀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青衣》是毕飞宇所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在作家的笔下,舞台上的"青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媒介,它将神话里翩翩起舞的嫦娥与现实生活中的戏曲演员串连起来,不仅讲述了艺术大悲剧背景下青衣演员筱燕秋一波三折的坎坷逐梦之路,同时也为读者演绎出一场场艺术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对战.小说女主人公筱燕秋身上所展现出的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夹杂着作家对于生命本质的探寻和对现实人生的感悟,能够迸发出直击人们心灵和现实痛处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的悲剧构成表现为三个有机联系的层面 ,即命运悲剧、时代悲剧和道德悲剧。其中命运悲剧是最基本的方面 ,它直接促成了时代的和道德的悲剧。这三重悲剧构织了作品中浓重而惨烈的悲剧氛围 ,给人以悲怆沉仄、抑郁苍凉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4.
两部以东北作家萧红的人生经历为蓝本拍摄的电影《萧红》和《黄金时代》,让萧红进入大众视野,人们通过屏幕阅读她的作品,感受她的人生,体会她对爱与自由的执着追寻.萧红自觉意识的觉醒与抗争,在那个时代,也终因没有获得经济地位而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是大时代下的小女子.两部电影都对历史进行了个人化的解读,以他者视角对地域文化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想象与建构.  相似文献   

15.
艾特玛托夫的后期作品,在对人性与社会之"恶"的关注中,常常显示出一种悲剧意蕴。《断头台》便是其代表作品。它由三条线索组成:从神学院出来的阿夫季以拯恶劝善为己任的精神探索;牧区先进工作者鲍斯顿在现实邪恶的压迫下走向他个人的"世界末日";一对草原狼苦苦求生、不断地失去它们的"乐园"的悲剧。这些都展现了作家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和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评介莫里森的前四部长篇小说,着重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作家强烈的黑人民族文化忧患意识。这四部小说揭露了当代美国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种族歧视及其对黑人尤其年轻一代黑人潜移默化的毒害,集中反映出白人文化肢解黑人文化,黑人在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抛弃自己文化的悲剧结果,以及黑人传统文化对黑人追求自我价值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安部公房前期作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部公房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一位特殊的作家。他的作品受到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文学思潮的影响,以有别于日本传统文学的新颖文学样式在描述着日本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关注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物质对人的异化等问题。这些特征在安部公房前期作品中就已经有了显现。结合作家的经历,对《无名诗集》、《终道标》、《赤茧》、《墙———S.卡尔玛氏的犯罪》等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发掘作家创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街头女郎玛吉》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菜恩的处女作,它生动描写了贫民窟女孩玛吉是如何在恶劣环境迫使下走上绝路的悲惨人生。环境与性格两个方面是玛吉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中后期,女性的性别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关注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演绎女性悲剧宿命轮回,挖掘女性的心理意识,颠覆男权中心文化成为铁凝这一时期创作的焦点。这些在她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中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高伟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127-127,130
《诗经》与《圣经》分别是中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委婉含蓄与直抒胸臆、比兴与比喻等两个方面对《诗经》与《圣经》中有关的爱情诗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两部作品在叙述手法上的不同,同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西方诗歌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