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皮肤切创组织IL—2、TNF—α时间相关性表达的ELIS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创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的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酶联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不同损伤时间(生前伤0.5~168h)实验动物皮肤切创组织中IL-2和TNF-a的表达水平。结果IL-2、TNF-a在造创后0.5h即升高,并分别在造创后3h和1h到达峰值,在造创后48h均有反弹,在72h和168h持续升高。结论上述细胞因子在创口修复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相关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皮肤损伤愈合中NOS的表达及NO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uan DW  Zhao R  Du Y 《法医学杂志》2004,20(4):244-246
皮肤损伤愈合是机体保持组织完整性的一个有组织的过程,需要炎症细胞、生物化学介质之间的复杂作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是皮肤组织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合成一氧化氮(nitricoxide),生成的一氧化氮参与损伤愈合的全过程,在炎症介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及血管形成、基质沉积和损伤后组织重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某些皮肤疾病中,NO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NOS在损伤愈合过程中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在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NOS的表达和NO的作用,认为NOS是皮肤损伤愈合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切创创缘C-反应蛋白含量及分布的变化,探讨它们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通过检测损伤组织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及分布可推断伤后30分钟至5小时内的损伤时间,并证明C-反应蛋白可由肝细胞合成,组织损伤可诱发肝细胞合成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4.
陈忆九  张其英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1993,9(4):145-147,F002
大白鼠腹部皮肤切创组织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发现: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定位于皮肤毛细血管质膜内侧和毛囊外根鞘。生前损伤15分钟,毛细血管质膜 ATPase 活性降低,酶颗粒减少;毛囊外根鞘酶活性丧失。死后酶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Fn—EⅢA金标单克隆抗体试纸条的试制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发可用于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临案的金标Fn-EⅢA单克隆抗体试纸条.方法选取两种敏感、特异的片段特异性Fn-EⅢA单克隆抗体,ELISA方法进行效价观察,标记胶体金后分别采用渗滤法及层析法检测其效果,抽提阳性对照中目标蛋白进行初步测评,并以大鼠皮肤损伤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可用于Fn-EⅢA肽段的金标法检测,以IST9搭配Fn多抗效果最佳;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中试纸条检测线不显色,损伤3h后显色,随损伤时间延长,染色逐渐加深.结论该试纸条可靠性、可重复性以及可操作性均佳,可望在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早期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的研究.有人认为冠脉再灌注有利于早期缺血心肌的恢复;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后单纯冠脉再灌注不仅能使缺血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加重,而且能使原有的心肌梗塞范围扩大,这与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心肌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是心肌进行有氧代谢的一种重要的酶.本文应用的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急性犬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冠脉再灌注对此酶浮性和分布的影响,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的效果等问题.在冠心病猝死法医学尸体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Fn-EⅢA金标单克隆抗体试纸条在人体皮肤组织损伤时间推断中的有效性和灵敏度.方法提取不同损伤时间人体皮肤组织,匀浆,用Fn-EⅢA金标单克隆抗体试纸条检测其Fn-EⅢA的表达,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将大鼠挫伤皮肤组织置于自然环境中,分别提取不同自溶时间段的皮肤样本进行检测,对自溶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正常皮肤组织样本中试纸条检测线不显色,损伤1h后即显色,随损伤时间延长,试纸条检测线有显色逐渐加深的趋势;在观察时间段内,组织自溶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Fn-EⅢA金标单克隆抗体试纸条可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敏感、稳定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伟杰  幸宇  廖志钢 《证据科学》2003,10(3):161-164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是新近发现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酶指标, 作为糖原分解的关键酶,对缺血、缺氧导致的损伤高度敏感,对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不稳定心绞痛(UA)与AMI的鉴别诊断等优于其他生化指标.在法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Chen XP  Tao LY  Ding M 《法医学杂志》2003,19(1):57-58
脑损伤(brain injury)后脑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生化改变,由许多基因、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并影响着损伤程度的转归。CED基因家族中的半胱天冬酶(cystein-dependent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与脑损伤后细胞死亡有关,控制着引起细胞死亡的不同层面。细胞凋亡(Apoptosis)参与了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80只大鼠研究了脑皮质损伤区不同经过时间酸性磷酸酶染色变化,并用图象定量分析仪对损伤区酶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在脑损伤后12小时至5天,损伤周边区酶含量随时间指数呈直线增长;5天后至3周,损伤周边区及中心区酶含量随时间指数直线衰减。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在测得损伤区酶含量后,代入本实验求出的指数直线回归方程,即可精确地推测脑损伤后存活时间,具有十分显著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脑外伤者血浆NSE含量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法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5名健康体检者、34名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GCS评分,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组(GCS≥8分)和重型组(GCS〈8分)。用酶联免疫法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脑外伤24h内,颅脑损伤组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轻中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越高,患者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作为早期检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其含量越高,颅脑损伤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扫描法,对32只 Hartly 豚鼠的实验性损伤以及8例人体损伤的皮肤组织中的酯酶,进行定位、定量研究。发现生前损伤后,创壁0.4mm 以内真皮胶原纤维等间质即刻出现酯酶着色,存活时间越长,着色就越深、范围越大。生前各时间组互相间有显著差异。所有的生前损伤组创缘酯酶含量及平均单位面积酶含量与正常皮肤及死后损伤组差别均极显著。人体损伤皮肤组织酯酶定位及含量变化与豚鼠所见一致。因此,作者认为损伤皮肤酯酶定位定量分析以推断损伤后存活时间,已可应用于法医实际案例鉴定中。作者还根据对抑制剂的反应认为创缘真皮胶原纤维上所显示的酯酶为 B-酯酶。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损伤后HIF—1α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法医学应用。方法建立大鼠静压脊髓损伤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对伤后不同时间(0、3、6、12h和1、3、5、7、11、14d)HIF-1α和HIF-1α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结果正常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内有低水平的HIF-1α mRNA表达,但几乎检测不到HIF-1α阳性细胞;脊髓损伤后,HIF-1α及HIF-1α mRNA表达开始升高,其中HIF-1α mRNA表达在伤后3h开始增加,3d达高峰,14d时恢复正常;HIF—1α表达在伤后3h开始增加,1d达高峰,较HIF—1α mRNA的达峰时间(伤后3d)提前。HIF-1α免疫阳性产物可见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及间质内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脊髓损伤后HIF-1α基因表达开始升高,对组织和细胞起低氧保护作用,其表达的时序性规律可望用于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4.
吴家馼  廖志钢  唐元发 《法医学杂志》1990,6(1):4-7,F002,F003
生活反应是诊断生前伤的主要根据.近二十年来,法医病理学在研究生前伤和死后伤的诊断中,采用了多种新兴技术,如扫描电镜技术、酶组织化学技术、酶标技术、电泳技术等,促使生前伤的诊断水平有明显提高.伤后存活1小时死亡者,大部分皆可获得明确诊断;立即死亡或在濒死期形成的损伤,由于生活反应甚微,或受腐败等  相似文献   

15.
MDMA对原代培养乳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3,4-亚甲双氧甲基安非他明(MDMA)对原代培养乳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应用ATP酶测试盒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神经细胞线粒体内ATP酶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含量;电镜下观察MDMA对神经元细胞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的组织形态学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同步比较,培养8d后加入MDMA后继续培养1d,MDMA(50~2000μmol/L)组显示ATP酶活性剂量依赖性降低,但在加入MDMA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未检出NA和DA,MDMA(2000μmol/L)组观察到了显著的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MDMA对原代培养乳鼠脑皮质神经元有直接损伤作用,该损伤作用非NA和DA介导,与抑制ATP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细胞内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均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二者在信号从表面受体转导至细胞核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当受到细胞外刺激时,FAK被激活而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FAK激活下游的ERK,通过ERK改变细胞行为。这样,FAK-ERK信号传导因子就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应激、凋亡和恶变等多种生物学反应。本文对FAK—ERK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组织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组织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Han YX  Gu ZY  Cong B  Cen XH  Liu DX  Liu X 《法医学杂志》2006,22(4):248-250
目的本实验观察挤压家兔后肢导致肝氧化损伤,探讨氧化应激在挤压家兔后肢导致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标准重物间断压迫家兔后肢复制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ALT和AST活性;分析天平称重方法检测肝脏湿干重比值(W/D);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增高(P<0.01),肝细胞明显肿胀,肝窦轻度淤血,而肝脏湿干重比值(W/D)轻度增加(P<0.05);肝脏氧化损伤明显加重,MDA含量增高,而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SOD、CAT、GSH-Px活性和T-AOC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7%、29%、24%和21%(P均<0.01)。结论挤压家兔后肢引起急性肝损伤及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下降;肝脏局部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身体功能、身体结构和人体损伤的基本概念,人体对称性器官损伤程度的评定,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假体、移植物、人工组织器官损坏所致的人体损伤程度评定,肢体缺失和关节功能丧失程度的评定,损伤程度评定时机,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制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新理念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在创伤及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 ( 伤口年龄 ) 的关系 .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 , 对实验大鼠不同损伤时间的生前伤 ( 0.5~ 168h am) 及死后伤 ( 0.5~ 6h pm) 皮肤创缘组织中细胞因子和受体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 . 结果在生前伤 , PDGF- β , PDGFR- β , TGF- β 1, bFGF等细胞因子在上皮细胞的表达于损伤后 0.5h am 即开始增强 , 其中以 24~ 96h am反应最强 . TGF- β 1, bFGF 以及 PDGF- β除了在上皮细胞的表达外 , 还大量出现在肉芽组织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内 , 亦以 24~ 96h am 最明显 , 而死后损伤组上述因子仅在 0.5~ 3h以内有弱表达 , 3h后则均无任何表达 . 结论 PDGF- β , PDGFR- β , TGF- β 1, bFGF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特点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可作为推断损伤时间的免疫病理学标志 .  相似文献   

20.
乳房是女性哺乳和第二性征的器官,能体现女性曲线美和性别魅力,长期以来受到女性自身及相关医学专业的密切关注[1].女性乳房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应兼顾乳房的哺乳功能和作为女性第二性征的形体美学.乳房形态测量和相关标准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损伤程度和残疾等级的鉴定,现行各鉴定标准中,均涉及乳房组织缺损或畸形、影响哺乳功能的条款,但各标准并未明确畸形程度的测量和评定方法,容易造成鉴定结论的争议.笔者就乳房畸形的损伤程度及伤残等级鉴定提出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