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公共绿地减少、占道停车、侵占盲道、乱贴乱设广告、电子大屏幕光污染等随意占用公共空间进行商业活动的问题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为了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公共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安全权益,2003年5月28日,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管理秩序中公权行使与弱势群体生存之间矛盾突出这一社会焦点,本文对西安市临潼区城管执法状况进行了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从执法依据、职权范围、舆论关注、执法模式、执法监督和社会评价六个方面描述、剖析了城管综合执法现状。文章认为,解决城管执法难题应当基于对真实现状的充分了解;城管执法备受关注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利意识觉醒和资讯的发达,不应简单强调社会转型之于城管执法的背景意义;城管执法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规划理念的缺失,城市管理应当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制,积极关注公众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郭春涛 《中国司法》2009,(7):98-101
不少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多元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将使社会管理进入复杂局面。其中,利益均衡是一个核心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公平要求决策者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公平要求决策者调节各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以缩小因社会分工造成的贫富差距;从政治学角度看,社会公平要求决策者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提升全民福祉。  相似文献   

4.
康志亮 《法制与社会》2010,(20):206-207
城市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乃至整个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本文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现状,分析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与方法等方面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第二部分改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策略选择,从习用理论、借鉴经验、改革基层政府,培育公民社会等方面探讨了创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也对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城镇化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过去几十年,传统城镇化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片面强调经济活动、人口地理、土地的城镇化,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偏重数量和速度而忽略了质量和效益;有失公平缺乏包容,农民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  相似文献   

6.
《中国监狱学刊》2008,(5):81-88
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他们的素质、所处的地位和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等问题,或因劳资纠纷、或困于生计、或产生贪欲,致使民工犯罪问题非常突出,并以侵财型、伤害型、团伙型、低龄化为主要特征。预防和减少民工犯罪,必须改善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对此,要加强社会公平建设,落实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民工管理机制,加强对犯罪民工的教育改造,做好衔接帮教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社会公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公平视角下分析归纳了我国现今社会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化解由此引发的社会纷争与分裂,政府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以期做到还权于民,建立自治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征收冲突的法律制度性成因及化解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燕 《法学杂志》2006,27(5):90-93
城市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房屋所有人很难享受到完整而充分的物权。农村的土地名为集体所有,实际上人人都没有,仍然由国家控制。在政府与开发商的土地交易中,房屋和农地所有人被排除在利益主体之外,其权利不断遭受侵害已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最严重、公权力侵害私权利最集中的问题。事实证明,“效率优先”并不能兼顾公平。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均衡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整体优化。本文仅对城市私人所有的房屋和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征收冲突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问题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涉及有关社会问题时,社会公平成为最为重要的准则。但是社会公平作为处理社会问题的准则之一,不能成为唯一的选择,在公平之余,个人自由至少是与社会公平同位的价值。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选择以社会公平或是个人自由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州D街社会管理项目"金雁工程"为例,揭示当前政府以行政化方式——个人意志决策、指标化运行、追求政府名声进行社会管理,导致管理方式与社会管理价值理念出现错位,从而产生诸多弊端——社会管理稳定性低、表面高绩效实际低成效、忽视社会公平等,终将南辕北辙,以此提醒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要反思和摆脱当前的行政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城镇管理的基础单元。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已不适应现代城镇管理的要求,因此,社区网格化管理这种新的城镇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分析了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绩以及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和谐的行政伦理秩序乃是和谐的公共管理秩序、公共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基本保证,而行政组织成员的行政道德意识又是行政伦理秩序的内在要素。民主意识、科学意识以及公平意识构成了行政道德意识的核心内容,因此,关于行政组织成员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以及公平意识的培养,乃是构建和谐行政伦理秩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郊区城镇化是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显著特征.特大型城市除了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外,还产生了诸如流动人口管理、“城中村”治理等城市管理问题,而我国行政一元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条块分割的运行机制无法与现代城市管理相适应,无法兼顾城市秩序与城市活力.因此,改良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符合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模式就成为必然要求.这就需要在城市管理理念、战略、机构、体制机制、风格、人员、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源公平配置与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春雷 《法学杂志》2012,33(4):147-151
金融资源观的提出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所有制经济体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已经影响了社会公平。赶超战略下的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偏差是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的重要原因。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需要构建包容性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包容的金融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5.
黄淑娥 《政法学刊》2008,25(3):118-121
城市出租屋与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其需要社会各种力量与资源的整合。建立一套与动态环境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必要的。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和科技化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它的制度属性和所具有的强制性、局限性、承接性和阶段性特征,探讨了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变迁的诱致原因,提出了进行社会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A new emphasis in national health policy to encourage efficiency has been born in an environment of slower economic growth and an aging population. The increased reliance on market incentives to reduce health care costs does not signal the abandonment of equity as a social objective. To the contrary, the new emphasis on efficiency is intended to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health care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savings from the use of management system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Market incentives and new management system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re not the antithesis of equity but tools to provide better health care to the poor and to the elderly in an environment of fiscal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18.
文斌 《行政与法》2012,(8):46-49
农村社会管理主体权威日渐弱化、"乡政村治"造成权力运行中的体制摩擦、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协同管理意识薄弱等是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应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多元主体的协调运转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纠纷预警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城市管理体制中尚存在不少负面因素,阻碍了我国城市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之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其行政管理模式、中央与地方分权以及社会自治等方面的制度设置对于我国城市管理法制化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革,我国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等也随之创新。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及其实践,在我国已有15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社会成效,也存在诸如执法理念滞后、执法体制机制不顺、执法不规范等需要加以改进的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