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不规范,不仅影响房地产健康发展,还造成房价的不确定性,以合肥为例.现在商品房价格已达到6000元,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也已出现,老百姓住不起,  相似文献   

2.
房价调整是否已经到位?我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房地产价格一直稳中有降.目前,围绕着房价问题,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2,(15):11-11
《大众日报》2012年5月8日刊登唐卫毅的文章:“房闹”与“医闹”的性质一样,都是缺乏理性、危害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房闹”既不符合法治精神,更不符合现代人的契约精神。房地产市场化之后,给了公众更多的选择,既然决定买房,买卖双方也签有合同,就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如果合同中没有标定房价下跌后开发商给与补偿,那么,此时要求开发商补偿就是不合法的。  相似文献   

4.
苏本增 《中国律师》2011,(12):48-49
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近10余年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严重影响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和购买能力。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从此拉开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史上最严厉的一次调控,在本轮调控过程中,房地产税费制度调整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税收的杠杆调控作用不容忽视,制定科学完善的房地产税费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商品房价格,一个亿万人瞩目的话题我国的商品房,是具备特殊性质的商品。其中,房屋定价方法的特殊性问题,尤为引人瞩目。对此,笔者作为一名律师,将结合乎时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对我国商品房买卖价格确定方法及制度的立法规定,以及实践中的违法和不规范现象,作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房价申报制,严禁瞒报和不实申报行为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4条规定:“国家实行房地产成交价格申报制度。房地产权利人转让房地产,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如实申报成交价,不得瞒报或者作不实的…  相似文献   

6.
薛男 《行政与法》2010,(11):39-41
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一定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预期产生正面的引导,而楼市能否出现"拐点",笔者认为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的根本性逆转。从这一判断出发,透过房价涨涨跌跌的表象,分析内需拉动型房地产市场的房价走势,应遵循市场规律,因为该类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分析其房价走势主要应剖析影响房地产业长期发展的因素以及具体房地产市场上房屋供求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问题的考察,阐述了国家应从六个方面确立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及其相应的法律对策,包括对耕地占用面积的控制、把房地产开发控制在城市规划许可范围之内、确立合理的地价和房价基准、引进高空建筑权、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总量、房地产开发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叶檀 《法人》2014,(7):12-12
最近各地频发房地产下行的新闻,连一贯对房价唱多的任志强,也改口称“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肯定会一并下行,但由于有大量的农民需要进城,房价紧接着会迎来反弹。长线投资人不必在意今天或者明天的房价,问什么时候买房的人通常都会错过机会。”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房产新政还是来了.无一例外,新政囊括了各种“姿势”的限价.那么,问题来了,房价是什么?本期话题,徐胖子就围绕价值和价格这一对概念,把房价的本质说个明白. 房价,取决于人们对房价的定义.一般来说,房价就是房屋的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房屋的价值在货币上的反映,就是房价.  相似文献   

10.
袁锐  全丹  楚挺征 《法制与社会》2012,(32):102+105
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有着均衡的价格,且自然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分布的消费市场,而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却呈现非理性增长,出现价格虚高的问题。发挥国家政府职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当调控抑制房价回归市场正常有效供给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直列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法治难题,从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理念出发,探讨在经济法视野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静 《江淮法治》2011,(20):48-48
德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是有目共睹的:在过去10年全球房价飞涨、房地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同时,德国房价却能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在这10年间,德国物价水平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却仅上涨1%。也就是说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的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自1977年至今的30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了60%.而同期个人名义收入额则已经增长了3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房价的急速升温使得房价成本是否公开成为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公众对于房地产价格过高的现象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房地产商的房价成本,却遭到了房地产商以保护商业秘密为名的一致反对,本文将从政府信息公开与商业秘密保护的角度探讨房价成本信息是否应当公开。  相似文献   

13.
建设部部长侯捷在日前指出,现在实际建房成本只占房价的50%,另外50%都是加上去的各种税费。目前有种说法叫“降价卖房”,这种说法不准确,应该叫“重新核定价格”,因为现有房价中许多构成不合理,要把不合理的部分清下来,起码要清掉20%至30%。如果价格降下来ZO%至30%,再配合上购房抵押贷款,那么老房和售房的各环节就能连接运转起来,住宅建设就能活起来,就能带动建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仪表、家具等SO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有住宅价格应重新核定@丛亚军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调控应打出“法治组合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忠梅 《法人》2011,(3):48-49
近两年来,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2008年底,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房地产的发展作为拉动内需、保持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提出,在很短时间内,房地产价格开始进入飞速增长阶段。2009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国四条”,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实施的解决低收人群体住房保障政策实行10多年以来,已经惠及了一大批人民群众。随着国家房地产政策的不断调控,各地房价基本上仍然呈现逐年渐涨的趋势,而商品房价格和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很大差价,也催生了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借名买卖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王进 《法制与经济》2008,(4):83-83,85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价问题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百姓无人不关心。房价,一个关系民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将从国家宏观调控、价值规律以及地租理论等方面分析中国楼市,探讨中国房价走高或下跌的原因,并从整体上指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太快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两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稳定住房价格,前不久先后出台了“旧八条”——《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和“新八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来抑制房价的上涨。几年来,国家为抑制房价制定了许多政策,此番“新八条”反响及收效究竟如何?是否如俗语所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宏观调控的作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等等。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工业企业与市场调查系统进行了一次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天津、济南、青岛、烟台等大型城市的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黄韬 《法人》2008,(1):10-11
近来,房地产市场有两个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普遍关注:一个是现在的房价是不是已经到顶,另一个就是关于“小产权房”的未来命运:是扣上一个“非法”的帽子,把它一棍子打死;还是通过修改法律法规来回应多数民意的需要,给出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19.
尹聪 《公民与法治》2013,(10):10-10
房地产市场勃兴十年间,各色人物、机构纷纷发声预测房价,部分人信“专家”预测损失惨重。由于相信“楼市专家”的预测,黄涛卖掉了深圳的房子。三年后,他浮亏了约六七十万元。他关注几个“楼市专家”看空房价的表态,2009年底,  相似文献   

20.
谢斌 《政府法制》2006,(14):49-50
在房价不断上涨、地产销售虚火旺盛的背后,是地产商在囤积房源,哄抬房价。钟大地(化名)最近比较郁闷。钟是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其公司开发的楼盘5月中旬经某媒体记者暗访后被指“囤房”,就在报道全国通发的第二天,钟大地接到了北京市建委有关领导的警示电话。此前,北京市建委明确规定:6月1日起,如果开发商有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诱骗消费者争购等违规行为,且未按期整改,将面临不低于1个月的“销售禁闭”。这个规定背后的指向,正是目前被媒体炒得火热的地产商“囤房”行为。为什么不卖“对不起,我们三期的尾房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