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理论中对科技进步的强调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地认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论述科技进步在增长理论及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人手,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并指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3.
崔巍 《中国发展》2009,9(2):17-23
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梁贵红 《求索》2013,(1):222-224
鉴于传统经济理论主要强调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995-2011年宏观统计数据对人力资本财政投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显示:人力资本财政投入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区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就业率相对较高的结论。据此,应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产业配置效率,拓宽教育经费渠道,并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以激发人才潜能,服务社会就业与社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张永辉 《前沿》2013,(1):98-99
本文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模型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方面作了一定考察,并从经济增长的方式、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不同的方面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  周秀帅 《求索》2011,(7):26-27,202
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目前仍缺乏理论支持。本文建立总需求模型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制定劳动收入份额的调控政策要综合考虑这两大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传导机制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峰 《求索》2008,(12):35-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服务业地位相对提高,制造业和农业的地位降低,在这种产业结构转换下,旅游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当地旅游企业收入,还会在整个旅游目的地经济中引起连锁反应,促进目的地社会经济的增长。本文以1996—2006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变参数模型及卡尔曼滤波方法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定量化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如何利用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宋玉臣  李楠博 《求索》2014,(4):99-104
反映股票市场变化的股价指教变动率与反映经济增长的GDP变动率之问在某个时点出现背离是一种常态现象,但是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内,二者一定是相互匹配的。文章提出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匹配周期理论,并通过实证检验表明成熟的股票市场受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的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同时间长度的匹配周期,这一结果也使匹配周期理论从实证角度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理论的自然资本观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本范畴的提出对于丰富经济有效增长理论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本所具有的自然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基础的生产力总和。除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自然资本这一增长要素予以重视外,新古典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都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注,在资源与生态危机频发的当代,这种研究取向和政策价值分析是很危险的。为实现经济有效增长必须重视自然资本这一经济增长的基础变量。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0,(9):94-95
张汉斌在《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金融资产膨胀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金融资产膨胀反映了实物投资机会的相对缺乏和现代社会财富增长的欲望超过消费。金融资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双向的,既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的动态无效性,化解流动性过剩而致的通货膨胀压力,并可能通过信贷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金融资产投资可能倾轧实体投资及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12.
增长与发展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不予区分,结果导致经济发展步入有增长无发展或有发展无增长的误区。因此,仔细斟酌与体味两者的不同,绝不是经济学家的文字游戏,在实践上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我国实现“十五”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基本上是以放权让利为主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从中央政府推动型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地方政府推动力增强的模式演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也逐步由政府推动型转向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企业推动型。使企业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ummarize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results from the author's most recent research publication in Chinese: China's U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It studie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its regional disparities. It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landscape as well a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its quantitative findings and results, the author predicts the emergence of ten Chinese metropolitan economie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recommends a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well as implementation policies for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major empirical findings,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outlined in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describes China's economic future—the emergence of ten regional metropolitan economies, the second report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China's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discusse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the third investigates China's fu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discusses its growth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gloomy times for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wak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lead the world by growing at over nine percent per year. However,  相似文献   

16.
Four ministers explain China’s stimulus measures and future prospectsT he GDP grew 8.7 percent year on year in 2009, beating the government-set target of 8 percent. Though overshadowed by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雪红  张意翔 《理论月刊》2005,29(12):78-81
随着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世界特别是中国的能源总量逐渐在减少,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的指导下要求我们注意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能源使用中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正确理解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便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和经济政策。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两者的关系作了一个实证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low contribution of consumption to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a source of anxiety for Chinese economic officials. With a sharp decline in export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opes that consumption will become a new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aim of promoting domestic demand is very clear in the 4-trillion-yuan ($586-billion)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the government approved last fall. How should we ass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sumption in China and...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发达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牵引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审视,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以往依靠税收优惠和稀缺土地资源进行的招商引资,在带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外贸粗放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成本上升和资源无法支撑外贸继续发展的副作用。频繁遭遇的各种贸易壁垒,则从国外市场的需求和生产技术国际标准方面,构成了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模式的倒逼机制。增强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积极探索引资方式的创新,稳步推进“走出去”的多元化战略,建设和完善高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EARLIER this year sections of the Western media tried to spin a story that the world economy was experiencing"severe slowdown in China"and"strong recovery in the U.S."In other words,China’s economy was allegedly in trouble and the U.S.was doing well.Now that the factual data is in for the fi rst half of the year it shows the opposite was true.China’s economic growth was 7.5 percent to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4;that of the U.S.was 2.4 percent.China’s economy thus grew more than three times as fast as the U.S.’s.Still more signifi cantly for the U.S.,its own statistical agencies and the IMF have offi cially revised their projections for long-term U.S.growth.Both now estimate it 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