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资源保护是人类保护自然资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人类资源保护思想的发展历程,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哲学的角度看土地资源保护,应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树立土地资源利用的风险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城镇化过程的加速.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上长期以来实行的土地无偿、无计划、无流动的使用制度,滥用和乱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视信息为极其宝贵的资源,它与能源、材料并重,被视为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不仅生活和工作在空气中,分秒不能离开它,而且也生活和工作在信息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须臾离不开信息。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的财富是土地;工业社会的财富是股份;而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的财富将是信息与知识。他曾断言;“信息和知识将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未来贸易的中心”。信息资源的贫富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是检验其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综合国力的指标。重视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邱敦红 《学习导报》2012,(12):20-2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源。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制度,是构成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本要素,对农业社会文明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土地问题始终与江山社稷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是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和农民革命的关键问题。所以“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尽管在中国断断续续地喊了几千年,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道“千年难题”的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改革:征地规范化、产权多元化、承包永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历来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传统农业时代,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用现代经济眼光来看,土地是一种不能再生的、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能保值增值的经济资源;也是一种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资源。人类进入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的功能和价值不断提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土地作为重要的资源要实现最佳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实现土地的价值。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土制度进行创新。土地制度是生产关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没有一个土地制度是永…  相似文献   

6.
于万臣 《奋斗》2002,(4):38-3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发显现出来。因此,以调整土地供求关系、人地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开始出现并逐步加以完善,农地制度的产生是人们对土地资源争夺性使用达到均衡的结果,它有利于社会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节约与保护土地是固民生之本、稳发展之基、保财富之源。可是.目前的土地状况已经堪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荒漠化势头未能遏制、耕地非农化占用过多过快、工业污染、不合理耕作、高负荷运作损害产出功能、耕地附配条件劣化。因此.节约与保护土地极其重要又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8.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有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今天,这句话仍然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然而,土地母亲孕育的巨大财富,究竟落入谁家?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拥有,谁受益。在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政府可以对农用地实施征用。因此,作为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享受土地的盛宴狂欢是理所当然的。在土地市场中,政府居于垄断性“中介”地位,是市场上端货源(农村土地和城市拆迁用地)的垄断性买家,又是市场下端商品(经营性土地)的垄断性卖家。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农用地,通过土…  相似文献   

9.
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是经营土地。城市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要更新发展观念,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提高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程度,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正在各地迅速开展,但整理取得的效果仍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文章提出有效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既要因村制宜、科学规则,又要征得国土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两者结合,共同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10,(7):62-62
<正>土地是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源,土地的开发利用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土地经济领域也是滋生腐败的高发区。一些领导干部栽在"土地"上,成  相似文献   

12.
张康之 《探索》2022,(2):128-139
资源、财富不仅在经济学的视野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财富的分配和保有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工业社会中,资本成了人与资源和财富间关系的中介,资源在资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向财富的转化,而财富则在私人占有中转化成了财产。从资源到财富再到财产的不断转化构成了社会运行的重要机制。也正是在这一社会运行机制中,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了社会风险,并使得社会风险持续积累而将人类引进了风险社会。虽然我们说风险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但资源的资本化、财富的财产化以及通过组织而开展的利益争夺,则是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13.
农村的土地制度与政策是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基础。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充分利用有限的农地资源方面已经发挥到了极限,迫切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价值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的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横》2012,(9):72-I0002
自古。土地就是人类稀缺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历代的征伐,还是现在的地产聚集。无一不在诉说着日益稀缺的土地价值。富禹地产。一个基于沈阳本土的地产开发商。以对土地的感恩和回报,跨越城市的高度,缔造出最经典的理想人居,致敬沈城。  相似文献   

15.
农业补贴与土地资源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我们把土地资源的价值简单地等同于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实际上,土地资源总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我国农民的土地收益也是其经济价值的一部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基本上没有变成农民的收入。因此,政府应在农业补贴中使土地资源价值得到全面实现,使农民收入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6.
蒋巍 《学习导报》2011,(8):57-58
记忆是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所谓文明,就是一条物质与精神的记忆的长河。记忆的断裂,就意味着文明的断裂。 近些年,因为写作上的事情我多次到过延安。徜徉在那片凝聚历史、激荡时代的土地上,漫步在华灯齐放的夏夜里,看着一对对青年情侣满脸洋溢着沉醉与幸福相依而行,我总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无法忘却我“认识”的那些花季女孩那些当年身穿灰蓝军装、欢笑着走过这片土地的延安女孩。  相似文献   

17.
词义     
绿色GDP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在城镇化发展中会涉及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目前在我国城乡结合部存在着土地资源紧张、交易市场较混乱,土地产权关系较模糊、资源配置欠科学,土地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利用的法制管理;强化珍惜土地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土地的科学利用;促进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蒋巍 《新湘评论》2011,(8):57-58
记忆是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所谓文明,就是一条物质与精神的记忆的长河。记忆的断裂,就意味着文明的断裂。 近些年,因为写作上的事情我多次到过延安。徜徉在那片凝聚历史、激荡时代的土地上,漫步在华灯齐放的夏夜里,看着一对对青年情侣满脸洋溢着沉醉与幸福相依而行,我总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无法忘却我“认识”的那些花季女孩那些当年身...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弊端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最大障碍。调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国家所有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的市场化、商品化;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有效转移;有利于国内外资本向农村的投入;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国有化不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而是农民、国家和集体的共赢。具有实行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加快立法与改革的步伐,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村集体土地国有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