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作为越之功臣、无知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现状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规定最直接的阐述体现在第4条和第33条.<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33条规定: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具体的股东权利在<公司法>第34条、35条等条文中均有规定.对于股权的性质,我国学者有许多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与<票据法>对票据质权的规定存在冲突,前者规定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为票据质权成立的对抗要件,后者规定为生效要件;前者规定质权人可以转质,后者并无明确规定.<物权法>是关于票据质权的一般规定,<票据法>对质权设定方式设有专门规定,票据质权应依<票据法>规定以背书方式记载"质押"字样才能有效设定;承认票据转质缺乏制度基础,各国票据立法均不予承认,因此,票据质权人不得享有转质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从古书记载中发现,古人"发表"文章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其一,通过驿站传递文章,即以书信发表,称为"简".据<诗话>载:"元微之(元稹)守会稽,白乐天(白居易)牧苏台,置驿递诗,往来谓之诗简." 其二,题写于公众场合墙壁上.即以墙上书写方式发表,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说:"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多以诗章赠答.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为了保护壁中之题诗,有些寺庙还特地给诗壁网上碧纱.  相似文献   

6.
古人有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早在<诗经·小雅>里就有这样的诗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  相似文献   

7.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2):28-30
上次写到"告身与敕牒",这敕牒即是授官的文书.据<宋史·职官志三>:"绍圣元年吏部言,元丰法,凡入品者给告身,无品者给黄牒";又据岳珂<愧剡录·皇祜差牒>:"今世中台给黄牒之制,前必曰尚书省牒某官,而右语则曰差充某职替某官成资阙."这里的"牒"字前加一"黄"字,是说这"牒"的颜色是黄色的.下面说一说古代公文用纸的颜色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8.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诗经·小雅>开篇<鹿鸣>里描绘的美好景象.鹿,这种漂亮而又温顺的食草动物在远古华夏就十分繁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鹿"与‘禄"谐音,故而梅花鹿被视为吉祥幸福、财源滚滚的象征,-直为国人喜爱.  相似文献   

9.
我国1991年的<著作权法>规定:"按照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进行施工、生产工业品,不属于本法所称的复制."2001年修正后的新<著作权法>则删除了此规定,从新法条文的表面文义看,复制是否扩展到"平面到立体"的转换,并不十分明确,因而引发较大的争议.上述问题可以从法律条文、海外经验、法理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由此可以得出,对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的著作权客体而定,可把著作分为两大类:一为美术作品,如绘画、书法、照片等;二为图形作品,如电路图、产品设计图纸等科技或工程设计图.在进行立体转换时,前者可认定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而后者则不构成.  相似文献   

10.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在<杂说四>中说到用人之名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之人.人称:"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意即良马都被选走,而且是 "伯乐一顾,价增三倍".这说明伯乐真是一个识货的人. ……  相似文献   

11.
顾云卿 《中国公证》2005,(11):32-33
古代封授官员官职的凭证叫"告身". 告字,上面是牛,下面是口,<说文解字>谓:"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戴家祥主编的<金文大字典>解释说:"金文‘告日'、‘告于天'、‘告于王'、‘告东宫'等,都用作下级向上级禀告义."后来,告字演变为告谕、宣示之意,也就没了下级对上级之限.而身字原为人的躯体,演变为人的功名和事业."告身"一词,望文生义即为告谕、宣布一个人的功名,也就是"授职"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2.
俞丰 《检察风云》2008,(22):76-77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这是唐代诗人元吉<乐府十二首·下客谣>中的诗句.取此为题,固嫌香艳,但笔者窃以为对隋<田光山夫人李氏墓志>所传达的美感,这句诗几乎是浑然天成的评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新<条例>与1994年2月1日施行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相比,较核心的变化是:新<条例>取消了"婚姻登记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的做法,结婚改由当事人作无配偶及与对方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签字声明.事实表明:这种变化,已经或将会对中国公民中的内地居民(以下简称"中国内地居民")申办"领事婚姻登记"手续产生影响.为此,借<中国公证>一隅,笔者从婚姻制度的历史沿革人手,漫谈本人所了解的领事婚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30多年前,读过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他的那句幽默风趣的话:"漂亮女人的一根秀发,超过三匹马的拉力."至今难忘,而<镀金时代>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全都忘却,唯独这句妙语,牢牢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根秀发"能"超过三匹马的拉力"吗?这显然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你仔细玩味后,又会感到这句话富有个性,富有文学色彩,同时也反映了美女对异性的吸引力之巨大.  相似文献   

15.
欧福永 《河北法学》2007,25(3):169-171
外国判决可以通过两种程序在新加坡得到承认与执行.第一种是登记程序,其依据是<英联邦判决相互执行法>或者<外国判决相互执行法>.前者规定了在英联邦国家获得的判决在新加坡的相互执行;后者适用于给与新加坡判决在该外国的承认与执行以互惠待遇的非英联邦成员的国家.登记外国判决的程序规定在<高等法院规则第67号令>中.第二种是重新审理程序,即根据普通法,以外国判决为依据在新加坡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6.
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反思录>之"近思札记·八"对"诸葛式的法治"作了阐发.先生引贺麟<文化与人生>一书中<法治的类型>一文,认为<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几句话"既提出严纪律,信赏罚,兼有申韩之长,又提出要去偏私,以求达到公平开明的政治,乃是代表道德的法活最精要的宣言."接着又说挥泪斩马谡"更说明诸葛对行军的法令,朋友的情谊,双方顾全".  相似文献   

17.
1.2011年7月25日国家林业局令第28号公布2.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大熊猫保护,规范大熊猫国内借展管理,保障大熊猫圈养种群健康发展,提高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借展是指以文化交流、科普宣传或者公众教育等为目的,借出或者借入大熊猫进行展览的行为。第三条借展大熊猫应当遵循科学、适度的原则,不得危及大熊猫圈养种群的发展,不得以单纯营利为目的。第四条借展大熊猫  相似文献   

18.
宋华琳 《检察风云》2008,(15):62-63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加以改进和优化.   首先应理性对待行政首长负责制.明朝名相张居正云:"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在美国建国者所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中认为:"政府的坚强有力不仅需要权力的某种持续,而且需要有一个人执行权力."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J.S.密尔在名著<代议制政府>中写道:"当任何人都不知道谁应负责的时候责任就等于零.甚至当责任真正存在时,如加以分割也不能不被削弱.   ……  相似文献   

19.
田韶华  包雯 《法学家》2002,(2):53-58
我国<合同法>第51条明确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依该条之反义解释,无权利人处分他人财产,未经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利人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无效.依此,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在我国合同法上应属效力待定合同,其有效与否完全取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以及无权处分人事后是否取得了处分权.该项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中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尚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仍有较强的"大词化"倾向,公司实践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也多从战略、规划的角度考虑,或将其解为"公司利润或者资产"的社会性使用,社会责任甚至被狭义地缩微为"公司的慈善化".<公司法>第5条导入的社会责任条规既是法律原则,也是裁判规范和行为规范.作为法律原则和行为规范的社会责任,贯穿于公司生命的全过程.因此,规范主义的解释应辨明公司如何在其日常商业判断中践行社会责任.对此,有两种公司治理的改革思路即让利益相关者进入公司董事会等内部机构,或在董事会中设立社会责任委员会.前者将从根本上颠覆公司作为营利性组织的基本结构,后者可能是更佳的机制.设立社会责任委员会或借助其他功能主义机制,对董事会商业决策进行社会影响评估,是让社会责任成为"有牙的老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