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事故责任。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当事人索赔的重要书证。交警部门一般按下列标准划分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现有的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尤其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效处理交通事故的要求.为此,在今后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走事故处理专业化道路,试行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开展交通事故处理民事调解移交人民法院的试点工作,是推进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法制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维权保障     
正调解协议书有什么样的效力?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这一规定明确了调解协议的效力。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其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调解协议具有民间合同的效力。调解协议是由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类似于民间的合同,且有调解委员会的居中调解,以当事人的诚信作保证,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当事人不应随  相似文献   

4.
维权·保障     
正什么是调解协议书?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是劳动争议双方达成调解的书面证明,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书。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经调解员名为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书应包括哪些内容?(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劳动者的姓名、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代  相似文献   

5.
刘世彧  黄翀 《世纪桥》2008,(4):61-62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的行为,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却赋予了"交通责任认定书"以证据的性质,而证据是不具有可诉性的。因此,对"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如何认定直接关系到交通事故当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认定"时能采用何种方式对自己的权利加以维护。  相似文献   

6.
[背景]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因为量大面广,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起来非常困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以前,交通事故纠纷的处理主要有三种办法,第一是自行和解,第二是交警充当调解人,第三是事故双方当事人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上法院解决。三种方式都有弊端。因此,引入大调解,高效、快速、简便地解决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争议,成为交警部门和人民群众一个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1994,(1)
对不履行公安机关处理的交通事故调解书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吗?临汾地区读者王祯问:我的表弟被迎面驶来的一辆汽车碰倒而受伤.事故发生后.经交警队处理认定.汽车司机为违章行驶.对事故应负全部责任,经调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由肇事者一次性付给医药费及有关经济损...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整合司法力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诟』解的作用,探索构建交通事故联动调解工作体系,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妥善处理交通事故、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调解“四位一体”的联动调解机制,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张蓓 《当代贵州》2009,(14):10-10
贵阳市:首个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成立 7月7日,贵阳市首个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和交通事故调解中心正式挂牌,将专门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简化交通事故受害者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充分利用财产保全等措施提高执行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庭和中心可为交通事故双方提供免费咨询,每周二贵阳市将派专人受理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修改,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除现行规定的机动车事故以外,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1.
正"案件回放:2018年2月28日,张某驾车与骑无牌电动车的罗某在遵义市西安路发生交通事故,导致罗某轻微受伤及两车局部受损。经汇川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员通过视频连线汇川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在线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并确定双方在平等自愿下达成合议,宣告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并将网络司法确认的视频文件刻盘留存,制作司法确认裁定书向当事人邮寄送达。"  相似文献   

12.
新风赞     
《正气》1998,(6)
县长深入农村现场办公干群接受教育其乐融融4月12日,中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中生,在听到金罗镇水峪村群众反映的情况后,专程带领土矿局和金罗镇的干部,深入水峪村,现场办公。张县长就群众反映的土地问题,让反映情况的人和当事人当场讲清,并实地察看了现场,当...  相似文献   

13.
继承开始后,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时,就会发生遗产分配问题。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因此,遗产分配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意见。继承法对遗产分配的原则作了全面而又明确的规定。无论是继承人协商分配、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进行审判,都应该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法制办最近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根据草案规定,校车拟享部分优先权。例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校车经过线路的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交通警察遇运载学生的校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运载学生,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30):54-55
"公益诉讼"首入民诉法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益诉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首次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修改决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事实清楚原则,是指调解过程中,应当坚持只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才能进行调解的原则。事实清楚是调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才能使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从而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事实不清,不能调解。因此,调解员要掌握案件的全部事实。调解员通过听取当事人双  相似文献   

17.
法院系统对调解结案率的过分强调导致法官普遍存在基于对政绩的追求而在实体层面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的心理倾向,并且基于规避承担职业风险的需要,法官通常不使用明确的强制性语言,而采取较为含蓄但又传达出强制意图的暗示性法院调解用语。正当之规谏型暗示性法院调解用语应当倡导,而其他类型的暗示性法院调解用语则既需要通过调解行为标准加以正面规范,也需要通过根据申请的调审分离原则、固定法院调解过程等方式从侧面加以规范,促进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1月3日,某市一合资企业副总经理刘某到省城出差,驾车行驶于省城市中心一主干街道,见行驶前方有一大货车,便鸣喇叭超车。超车后行至该主干街道口,被一交通警察拦截。交通警察以刘某在市区驾车鸣喇叭为由进行处罚。刘某不服,认为鸣喇叭不是违章行为,处罚没有法律依据。交通警察向刘某出示了该市公安局文件。文件规定了鸣喇叭属违章驾驶行为及处罚的幅度,交通警察对刘某的处罚符合文件的规定。刘某对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表示理解,但对市公安局的文件提出异议。之后,刘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市公安局制定的文件。如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贯穿在诉讼程序中的法院调解制度有其存在的理论和社会基础。法院调解的很多制度弊端都源于其以审判权为本位,缺乏当事人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机制,导致忽视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当事人诉权被边缘化。当前,应在正当程序理念下构筑法院调解中当事人诉权对法官审判权的制约机制,以实现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地说:(一)合法性原则。所谓"合法",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调解、仲裁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二)公正性原则。所谓"公正",是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调解和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