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山 《学理论》2008,(3):74-76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发生于六千年前的中华龙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历史、中华民族对初生生命的崇拜、中华民族对生命创造力的崇拜。从“生龙”和“卫龙”到“神龙”的演化历史表明.有着六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成为横亘世界人类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唯一伟大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华龙文化的高贵气质。  相似文献   

2.
也算祝愿     
时光过去得真快,一晃又是一年。即将接替龙年的是蛇年。蛇,这属相能不能象前者那样,在文化生活里扮演着众人瞩目的角色,在各种场合都是显赫的地位?或者说,人们能不能象抓住一个“龙”  相似文献   

3.
“迷能”     
叶公因《叶公好龙》的故事而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撤开他该受批评的一面,我看他还有几分可爱,那就是他对艺术的龙的迷劲儿。您看,他“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倘若生在大力弘扬龙的文化的今天,他笃定会成为一个名震中外的工艺美术家。人一旦迷上了什么事情,就会产生一股执着追求的力量,不困不饿,废寝忘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绩。倘若外人想把他从迷境中拉出来,那是十分困难的。云南省金沙江畔一个县的中  相似文献   

4.
叶公好龙的故事,妇孺皆知。叶公“好龙而非龙”,与其说是兴趣爱好,毋宁说是别有所求。遗憾的是,龙却不辨真伪,为表面现象所迷惑,空受一场戏弄,这实在是一种教训。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精于叶公之道,惯用叶公之术,其“好龙”的表演往往引起人们的喝彩,其“非龙”的本能却又常常令人大失所望。你要深化改革吗?他一夜之间就能拿出改革方案,并伊然以改革家自居,排斥一切不同意见者。你要反对腐败吗?他又摇身为党风卫士,然其欣赏的却是权钱交易。你要选贤任能吗?他就以叫e乐”的身份相马,对人才百般挑剔,而对庸才委以重任。如今…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附近的燕山公园北侧山坡上,镌刻着一个长10米、宽6米的繁体草书“龙”字。据说,这个“龙”字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石刻大字。 比这个“龙”字更引人注目的是坐落在燕山脚下的另一条现代化“巨龙”——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经过整整20年的建设,这里已建成49套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并形成了以炼油装置为“龙头”、以化工装置为“龙身”、以化纤纺织装置为“龙尾”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民主》2007,(4):47-47
关于“龙图腾”的事,这几天闹得挺凶。一个人说,别让龙做中国人的图腾了,因为在外国人印象里龙是邪恶的;很多人驳他说,龙是咱们民族几千年来的象征和符号,提出取消龙图腾的人,简直是“想拆毁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有那么一部分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但不知何所据而云然。龙,象征帝王,始见于《易·乾》“龙飞在天”,疏:“龙飞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世俗因谓帝王登极曰:“龙飞”。秦始皇自称老子天下第一个皇帝,“上应天心,真龙下降”,故称“祖龙”。《尚书考》:“秦王政以由璧玉沉河,有黑头公从河中出,呼政曰,‘祖龙来授天宝’。”《史记》载:“始皇三十六年秋,使者夜过华阴舒平  相似文献   

8.
陈其禄 《党政论坛》2014,(14):58-58
从台北出发,沿中山高速公路往南,大概2个小时到苗栗县。下交流道后,沿着后龙溪、汶山溪,1个小时后就能发现隐藏在峡谷问的龙安桥。那里溪水湍急、花草浓密,桥的另一头是依山而建的温泉会馆,门前的旗子写着:“春雨台湾新青年领袖营”。这座青年训练营,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忧患意识”便成了一个颇受青睐的时髦词汇。其联系面可谓广矣。从国际风云的变幻,到国家前途的命运;从一厂一店的生产和经营,到一乡一街的风气,都成了谈论的话题。然而,倘若仅仅是有了“忧患意识”,而丝毫无一点“建设意识”的话,能不能“忧”出一个繁荣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仅仅只是有了批判意义上的“忧患意识”,而没有积极的、主动的“建设意识”,能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客观现实,找出矛盾的真  相似文献   

10.
辞旧迎新,中华民族迎来了传统的龙年。龙,是华夏民族的吉祥物。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华大地被称作“龙的故乡”,人们把龙看作“中国的象征”。为了弘扬“龙”的灿烂文化,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今年为北京国际旅游年,开展以龙为题材的、丰富多采的旅游活动。 1987年12月31日晚6点半,北京展览馆内拉开了北京国际旅游年的序幕。陈希同市长致开幕词并向龙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风,老鼠儿子会打洞”,从遗传学上讲,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样,基因也能对人和动物大脑中最基本的学习和记忆机制的效能起到决定作用。来自中国的华裔生物学家钱卓博士所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已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一批高智商的聪明老鼠,这是科学家首次取得这样重要的科研成果。这一重大突破于9月2日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后,立即引起美国各界的广泛兴趣。有美国学者评论说,这一科研成果可以同英国克隆出“多莉羊”相媲美,为人类揭开神秘而黑暗的大脑基因活动,打开了一扇天窗。为了…  相似文献   

12.
龙年话龙     
从公元1988年2月17日开始就是农历戊辰年,也就是龙年,古时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凡逢辰年出生的人属相是龙。 龙是中华民族古代民族社会的一种图腾崇拜。传说龙有神性,能镇恶驱邪为祥瑞之物。龙不仅能在地上行走,水中游弋,空中飞翔,而且还能兴云雨利万  相似文献   

13.
朝阳 《学理论》2008,(5):75-75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因此时为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称“龙抬头”。龙一抬头就要云兴雨作,预示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相似文献   

14.
羊年说羊     
自那年夏衍先生大作《鼠年谈鼠》问世,即有《牛年谈牛》、《龙年谈龙》以至《马年谈马》之类文章相继刊行。眼下临着“羊年”了,不才如我者,甘冒“附庸风雅”之嫌,也作了一篇。好在是因从雅而流俗,也值了。 其实这“羊”,是个好字样,也是个好字眼。“羊”字见之于甲骨文,其形为“?”。突出的标志,就是高高地竖起在头顶上的那对角。所以孔子曰:“牛羊  相似文献   

15.
林蔚 《瞭望》2006,(50)
这几天,沪上某位专家因“废龙说”差点没被网民的唾沫星子淹死,以至于迫于强大的民意压力不得不赶紧改口,声称自己从未主张废“龙”,只是希望从龙身上挖掘更多的和谐元素。这在前些年,恐怕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有着权威崇拜传统的中国人,对高高在上、又有学问又有地位的专家学者,一直怀有多  相似文献   

16.
周舟 《瞭望》2004,(30)
聘请国际影帝姜文代言品牌,投入巨资,服装行业独家赞助“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赛事转播”,支持影视事业成为“第五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惟一指定服装”……近年来,太子龙服饰公司大手笔立体宣传品牌,使得“太子龙”品牌盛名远扬。“太子龙”被评为“中国  相似文献   

17.
龙,是我们的祖先臆造的一种神奇的动物形象,它构成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思想意识,典章制度、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可是,中国这种传统的龙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孕育而出的?龙的原始形态是什么样子?辽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省考古研究会会长孙守道就是探寻龙的起源的人。 悠长的梦 今年57岁的孙守道,从17岁起就搞考古。40年来,他走遍了辽宁的山山水水,始终做着一个龙的梦,期待着发现沉睡在地下的龙的神圣王国。 1973年春,孙守道和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郭大顺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6,(29)
“没有政府救助,俺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西村村民张照永指着自己的新家,言语中满是感激。张照永双腿残疾,妻子又有病,多年来一直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屋里。东营市实施的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使他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和张照永一样,全市已有1500多户农村特困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这是东营市构建农村保障救助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同心共奏闽西“大交通”交响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您走进闽西,走进这片群峰耸峙、神奇秀丽的红土地,闽西“大交通”所带来的巨大变迁将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振奋和欣喜:国省道二级干线在苍山云海中纵横交错,梅坎铁路从南粤大地逶迤而来,漳龙高速公路的车流挟带着海风潮声飞驰而至,刚刚竣工通车的赣龙铁路车轮铿锵穿行在深山大峡,更有那全线动工的厦  相似文献   

20.
两访盘龙发现碑首 我有一位专为寺庙石碑刻字的朋友叫陈庆态.2010年6月,他介绍我认识了盘龙寺的明性和尚和将军庙的管理者哈恩久.不久,盘龙寺举办法事,我与家人朋友驾车而往.庙后山梁上有两棵高大的红皮云杉古树并立,树下一个雕有二龙戏珠的碑首赫然入目.龙身交织,鳞甲生动.两面的龙首之间,各有一块方正的平面,分别镌有“德沛军民”、 “威震夷狄”,这竟然是一尊七眼透龙碑,只有碑首没有碑身,不知是颂扬哪一位的.我拜托明性和尚寻找七眼透龙碑身后道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