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可以发现,伟大自我革命就是通过党自身建设和有效治理,把我们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伟大社会革命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70年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既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70年奋斗实践中大踏步赶上时代并走进时代前列、成功书写人类发展史上伟大传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生动反映,又鲜明地展现为当代中国创造性走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不断迈向并坚定文化自信的伟大历史进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是新中国70年文化发展历程给予我们的基本结论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当属这一历史进程的文明范畴,是民族复兴的文明表达。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特殊历史性质,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走自己的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铸就独特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特质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文明性”“历史性”相互支撑,展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意蕴。从“文明蒙尘”的历史处境,到“文明再造”的现代化探索,再到实现“文明复兴”,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其复兴之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则高度上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标志,构成了伟大复兴最深层的历史意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牵引的文明形态变革进程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将更为充分地显现。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积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5,(17)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本刊特约评论员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神圣,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一切文明。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赞美劳动伟大,讴歌劳动人民谱写的辉煌历史篇章,是发自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劳动群众肺腑的心声。依靠谁是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改革、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文明往往是多维而立体的,这就意味着仅从单一视角或者维度研究文明形态的开启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从“大历史—跨学科—多维度”的三维视角来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大历史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跨学科视角来看,与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为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要素;从多维度视角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基层整体联动、新技术革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理论阐释,创造了实践价值。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改变了世界文明格局和走向的文明新形态,是开创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新形态,是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棘手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渊源深厚、内涵丰富,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上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国际上开创了中国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全面探析这一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的渊源、内涵和价值的科学维度,从广阔的理论语境和伟大的社会历史实践视角对其进行理性凝练,有助于为新的历史起点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向国际社会真正讲好当代中国的"绿色故事",生动有效地展示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80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自觉站在时代前列,充分发挥了先进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工人阶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征程中,涌现出孟泰、王进喜、时传祥、张秉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是把握人类文明生成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根脉,正如历史活动不断生成和灭亡的辩证规律推动着人类世界的发展,世界文明则以物质化的世界精神表现着文明范式的转换。马克思从人类历史规律中揭示人类世界不断生成变迁的总趋势,揭示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总体方向,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揭示共产主义新文明范式生成的历史客观性和现实必然性。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人用唯物史观观察世界格局变迁,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文明范式进行总结,生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文明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范式,标志着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胜利和资本主义魅力的历史性衰落。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实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重新振兴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创造过古代人类最辉煌的文明,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过不朽的贡献。然而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落后了。 19世纪成为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在这个世纪末,中华民族的衰落达到了极点,由一个过去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完全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掠夺的极度虚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重新站立起来,开始走向振兴的世纪。这个世纪的…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7,(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纪念日。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中国人民来说,却是天翻地覆的八十年。八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八十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像我这样九十六岁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下,走向革命和向往社会主义的。躬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我的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往事历历,浮现眼前: 青年时代,我痛十艮北洋军阀的腐败与蛮横,参加了“五四”运动。我和大多数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抱着“教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对日益贫弱和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中国文明伟大复兴要解决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前一个任务归结为反帝反封建,后一个任务归结为实现现代化。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文明复兴的主题因而也构成了近代以来我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目标是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符合历史规律地向前发展,又不断在社会革命中推进自我革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革命情怀,凸显了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坚定决心和制胜秘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15.
“高薪养廉”起初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医治公务人员腐败、实现廉政而实行的制度之一。近年来,有人把它介绍到我国,给予它许多赞许,并认为当今中国进行廉政建设也非要走这条路不可。我们认为,“高薪养廉”在中国不可行。 第一,“高薪养廉”不是医治资本主义腐败的灵丹妙药。腐败产生于剥削制度社会,到了经济有较大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腐败日渐滋长蔓延,终成社会一大顽症。资产阶级统治者为了巩固其执政地位,为  相似文献   

16.
一、对大学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向来以热  相似文献   

17.
李宏 《理论导刊》2020,(2):107-112
应对全球发展危机,需要人类谋求世界各国发展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价值共识,共谋全人类发展蓝图。共同体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方式,理想共同体的生成过程,需要确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类命运与共意识,确立各民族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或地区性问题过程中的价值共识。基于全人类的价值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和现实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指引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伟大实践,以之构筑世界和平发展的新支柱、探索全球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提供各国同舟共济的动力源,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促进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抖落二十世纪漫长途上的风尘,人类社会的航船缓缓驶入了新世纪的港湾。在这世纪交替、千年更迭的历史时刻,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惮憬未来,我们豪情满怀!风雷激荡的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愚昧、蛮荒、贫困与落后到觉醒、奋进、发展与文明的沧桑巨变。历史经过震撼魂灵的撞击,摧枯拉朽的冲刷,正以崭新的面貌显现在人们的面前。放眼世纪,人类追求和平、发展与进步的潮流势不可挡,社会变革与科技革命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大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谱写了…  相似文献   

19.
张曙光 《理论视野》2012,(12):17-18
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余年,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那么,再奋斗三十余年,即时间接近公历2050年的时候,中国能否在经济、政治与文化各方面,都进入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一流大国?乃至成为地位和影响与美国、法国、英国相当甚至胜过它们的"伟大国家",并且是摆脱了霸权主义模式,在道义上更具正面形象,因而也就是中华"文明复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不但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发展道路,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