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7年,对于中国电影界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年份,但也注定了2007年将是一个不寻常的电影年.近期几部小成本电影如<疯狂的石头><大电影之数百亿>等都获得了圈内圈外一致好评,其中<三峡好人>更是捧了个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回家.由此,我们是否可以预测一下,200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将劲吹小成本电影之风?  相似文献   

2.
2007年,对于中国电影界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年份,但也注定了2007年将是一个不寻常的电影年.近期几部小成本电影如&lt;疯狂的石头&gt;&lt;大电影之数百亿&gt;等都获得了圈内圈外一致好评,其中&lt;三峡好人&gt;更是捧了个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回家.由此,我们是否可以预测一下,200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将劲吹小成本电影之风?……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大片,在死棋局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在恶搞已风行网络的今天,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屏幕则是首次。其实,在看过《大电影》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加长放大版的“馒头”(2006年风靡一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电影可以说一直在期待真正的大片,可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成了被娱乐的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式大片难逃“馒头”宿命?  相似文献   

4.
以《集结号》公映为标志的中国电影在2008进入了一个“后大片”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在短短的5年之内进发出了强烈的生机。中国电影应该认真思考进入大片之后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分配资源,努力提高主旋律电影和武侠大片电影,继续做好“三方营销”。积极针对受众调整视角,在观众需求,平民视角,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嫁接打造主流电影,不断将“美国梦”变为“中国梦”,培养并发现其电影公共话语空间,打造类型杂糅的“综意”电影,努力提高大量中小成本电影的传播和发行,努力实现大片、中片和小成本电影的和谐发展,力争在“后大片”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大片:典范还是梦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该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艺术指导4项大奖,票房和评论双丰收,中国的大制作影片开始被世界关注。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2.6亿元投资,14亿元全球收入,正式揭开了“中国式大片”的序幕;此后4年——《十面埋伏》,耗资2.4亿;《无极》,耗资3亿;《夜宴》,耗资1.2亿;《满城尽带黄金甲》,耗资3.6亿这些影片都有这样的共同点:投资的数目都超过亿元,在中国电影历史上史无前例;国内票房都不错,但是口水也很多,往往骂声一片,网络上更是频频出现“恶搞”之风……有人说,中国式大片,…  相似文献   

6.
<正>刚刚过去的2005年,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上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如年末贺岁档国产大片《无极》中美轮美奂的亿元特技画面,拥有了足够可被业界与民众评说圈点的资本。2004年年底,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就将2005年确定为“中国电影发展年”,在前几年制片、发行、播映一体产业链的逐层松动基础  相似文献   

7.
肖扬 《今日广西》2007,(5):58-59
有的重出江湖,有的再接再厉,2007年影坛期待不少。 2007年的华语电影市场,众多导演将出手不凡,扫黑片、战争片、喜剧片轮番登场。当然也不排除2007年会有一部“石头式”的作品横空出世,带来出其不意的疯狂。记者注意到,多年未有作品的吴宇森将凭借《赤壁》、《天堂口》两部影片回归众人视线;姜文相隔七年之后,在银幕上升起“太阳”;李安导演用张爱玲的《色·戒》描画感性和理性两种情绪的冲突;擅长喜剧的星爷借助科幻的翅膀飞向“长江七号”;冯小刚导演则要用《集结号》来打一场硬仗……今年的华语电影不再是古装大片之间的比拼较劲,却自有一种热闹。  相似文献   

8.
2012年4月结束的北京第二届国际电影节上,多家中国“影企”投资参与制作好莱坞大片。中美合拍片在逐年增多,如即将上映或筹备中的《环形使者》、《封神天下》、《钢铁侠3》等。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最大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奇幻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并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受众。奇幻电影看似是西方的舶来品,其实不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刚刚兴起的武侠神怪片就已经呈现奇幻电影的雏形,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以中国文化中的传奇故事为蓝本,传统的武打技能加入法术的催化剂,让它在当时以主旋律影片为基调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2017年底,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奇幻电影一部接着一部:《降魔传》《、奇门遁甲》《、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妖猫传》。不禁使人疑惑,为何如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中国的电影业因为有了国产商业大片的点缀,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大片”在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其他影片相比,其商业性更强,是当今电影业的支柱。然而,中国的大片从《英雄》到《赤壁》,在获取高票房收入的同时,也遭遇了多方面的批评,大片在产业性和艺术性方面产生了背离。本文分别从电影叙事、电影史、文化意识形态等角度对国产商业大片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国产商业大片存在的偏重视觉奇观、特效场面、古装武侠题材等倾向,以期引起创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贾樟柯曾是中国著名的“地下导演”,至今的作品只有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和《任逍遥》,虽然数量不多,且都是“地下电影”,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拿了不少奖项。相比过去十年来其他数名“地下导演”,贾樟柯可谓幸运。2004年7月底,他的电影《世界》通过了中国广电总局的审批,正式代表华语电影参展威尼斯电影节,并初步决定将于年底在中国国内公映,这标志着这位“地下导演”已经“走出地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台风》、《青燕》等大片在去年12月相继上映,韩国电影冬季档最后一部大片《野兽》亦受到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密切期待。根据去年年底举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制作的几部大片中,投资达到80亿韩元的《野兽》被评选为“可能受到媒体和评论界好评的影片”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通过《战狼》《流浪地球》《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一批新时代主旋律商业大片,聚焦中国崛起的宏大主题,从而在国际社会有了新的塑造,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这些主旋律大片表达了当今中国的文化自信和中国人崭新的世界观,融主流文化、商业价值及大众传播等为一体,为电影创作注入一股清流,反映了当前中国电影创作的新风向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4.
进口“十大片”:东方眼看西方梦■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王韬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严重危机,市场滑坡,观众锐减。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个潮流:一个是以张艺谋为首的民族电影艺术家群体,他们通过《红高梁》和《霸王别姬》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种新东方电影文化,使观众又...  相似文献   

15.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在长春建立了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为著名演员、编导和新中国电影事业开拓者之一的袁牧之。袁牧之(1909~1978),浙江宁波人,原名袁家莱。在上海澄衷中学读书时,就参加戏剧活动,成为洪琛组织的戏剧协社的小演员。1927年入东吴大学,参加辛酉剧社,主演著名话剧《万尼亚舅舅》等。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先后演出话剧《五奎桥》、《怒吼吧,中国》等。1934年,在夏衍等人的帮助下,袁牧之编写电影剧本《桃李劫》,并在影片中塑造了他的第一个银幕形象——陶建平。《桃李劫》被认为…  相似文献   

16.
当全国亿万观众对“苏小卫”的名字还感到陌生时,她所编剧的电影《那山、那水、那狗》已在日本家喻户晓,从2O01年10月到12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为国家赚取了3亿5千多万日元的外汇。这意味着有20万的日本观众看了这部中国电影,这在崇尚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日本,无疑是个惊人的数字。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电影第一个百年发展史上,浙江出了一大批电影文化名人,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有史可鉴:在《中国电影家列传》中浙江籍电影家占全书的1/7,在《中国电影大辞典》中,浙江籍电影家占全书人物的1/10。可以说,在中国电影星光灿烂的天空里,浙江的上空星星最多也最亮。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浙江电影家所做出的贡献几乎都是开拓性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浙江人缔造了中国电影。在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之际,北京新落成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正大厅里,树立着5位中国电影先驱者的铜塑像,其中有两位是浙江人,一位是中国进步电影…  相似文献   

18.
文化超市     
儿童节礼物《马兰花》——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民族奇幻影院动画巨片 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厦门上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影院动画大片《马兰花》,将在2009年暑期档于全国公映,这是向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献礼为数不多的动画长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只美国“制造”的熊猫,耍着中国功夫,搅热全球电影市场。《功夫熊猫2》在中国两日的票房就突破1亿元,轻松打败《唐山大地震》等国产大片,成为新的纪录保持者。  相似文献   

20.
暑期强档《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席卷中国,影片时长166分钟,其中三分之一的场景都在讲“中国”。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电影市场早就让导演迈克尔·贝团队尝到了甜头。早在2011年,迈克尔·贝执导《变3》时,中国内地的票房已达到了10.9亿元人民币。为了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取得更佳的中国票房战绩,轮到这次《变4》上马,电影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中国,而不是像之前很多大片那样等到拍完电影再撒些“中国特色”的浇头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