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振兴吉林进程中的乡镇债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乡镇债务问题越来越成为决策层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振兴视野下的吉林省乡镇债务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剖析化解乡镇债务的主要现实制约因素,提出化解思路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乡镇机构和财政体制改革成为本次"两会"热点问题,因为这两项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乡镇的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3.
平昌地处大巴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全县61个乡镇净负债5.8亿元,债主多达15万个,平均每个乡镇净负债超过900万元,个别乡镇高达2000多万元.巨额的债务包袱和尖锐的债务矛盾,严重地影响了乡镇工作正常开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最近,长子县纪委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乡镇财源建设的滞后,导致乡镇一级政府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已影响到农村社会政治的稳定。据调查,该县12个乡镇均有债务负担,负债总额超过300万元,债务最高的乡镇达到60万元。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许多乡镇无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无力给农民提供必要的生产服务,群众非常不满,干群关系紧张,债务问题已成为目前农村诸多矛盾的焦点。为此,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盘活集体资产还债,对复产无望的乡镇企业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乡镇债务: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负债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乡镇政府可支配收入减少,不少乡镇债务积重难返。因此,要在分析乡镇债务的危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治理乡镇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郭慧 《理论导报》2007,(10):25-26
当前乡村债务问题,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主体繁多。乡村债务,包括乡级债务和村级债务。乡级债务,又包括乡镇政府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不含乡镇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所欠债务,村级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所负的债务。二是数额和数量庞大。据农业部等6部委1998年对14个省区的调查,每个乡镇平均负债4000万元,村平均负债20万元。2000年财政部财政研究所调查,全国乡镇负债1740亿,村级负债1420亿元。三是成因复杂。例如决策失误、超前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日益严重的乡镇债务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伊犁州直属县市部分乡镇的负债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债务成因,并提出了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前沿阵地,直接面对我国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工作,而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始终都是党中央最为关心的问题。“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乡镇财政作为乡镇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乡镇的财力和物力,直接影响乡镇一级政府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本文以四川省阆中市乡镇财政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乡镇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由于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臃肿、冗员众多,以及开展一些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等,使得我国一些乡镇机关出现了负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后,乡镇又不能通过增加农民负担来减轻债务压力.  相似文献   

10.
乡镇财政举步维艰,债务急剧增长,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要使乡镇摆脱财政困境,必须进行机构改革,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适当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多留一些财力给乡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健全财政债务管理制度,积极化解乡镇债务;大力培植税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乡镇债务运行机制进行了精细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镇机构的必然膨胀性和乡镇体制的内在劣根性两者的配合,这种乡镇政府自身特性是导致乡镇债务的内在根源。其次,新公共政策的出台挤压了乡镇政府的收入来源,却同时又增加了乡镇政府的支出,使得乡镇财政更加捉襟见肘。再次,行政体制上的各种不合理之处,主要包括政府竞争、干部考核机制失范、公共教育压力巨大,是乡镇债务益发严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大英县是1997年底由原蓬溪县区划调整成立的一个农业县,辖11个乡镇、53万人口.建县时分得财政赤字626万元,其它债务735万元,加上过去搞举债达标、"普九"排危、兴修农田水利以及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全县乡镇负债总额高达1.44亿元,资金运作举步维艰.针对乡镇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缺乏预算约束、收支管理不严的实际,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和试点实验,从2000年5月起对全县乡镇资金实行了收支统管,为消化乡镇债务、化解财政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创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过度的乡村债务已经成为乡村经济运行的沉重包袱,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干群关系和政府形象,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一问题早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国办发[2005]39号文件、国办发[2006]86号文件、2007年—2010年中央1号文件、国办发[2011]32号文件中,一再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但是,由于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化解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针对乡村债务数额大、时间跨度长、成因复杂、矛盾积累多、化解难度越来越大等现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要求,区分乡镇债务与村级债务的不同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措施,从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最关心、利益关系最直接、矛盾最集中的涉农债务着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把确属因用于乡村公益事业而造成对农民个人、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的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进行分类处理,逐步化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乡村债务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沉重包袱。不少地方的债务不但未逐年减少,而且一届连着一届,像滚雪球一样,逐年增加,越来越多。一个乡镇债务动辄就是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少则也是数十万元,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农民负担沉重,乡镇债务历欠不断,干部职工工资被拖欠,“白条”满天飞,遗留问题成堆,有的已影响到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影响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阻碍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总之,乡镇债务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最近,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提出用三至五年…  相似文献   

15.
乡镇政府性债务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有: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因素;乡镇财政预算约束、监督不力的财政预算因素;乡镇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不相称的财政收支因素;公共产品需求旺、标准高与乡镇财力供给不足的供求因素;举债项目的政绩因素;融资主体分散、债务管理和项目管理弱化的管理因素;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乡镇债务高达200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近450万元,如果再考虑村级债务,数字恐怕还要翻一番。如此高的乡镇债务,严重影响着乡镇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许多地区已经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出台措施消赤减债,如节支还债、拍卖资产资源还债、压息换据还债、清欠还债,等等。但是从实践来看,消赤减债的效果并不理想,老债务减下去,新债又涨起来了,而且新债务增长的幅度还要大于老债务减少的速度,可以说是屡减屡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关键问题就是这些减债方式只是冶标,没有涉及到债务增加的根源,即治本。各种增债因素还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省福安市调查情况看,税费改革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是,在税费改革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乡镇机构臃肿、乡镇可用财力减少、政府服务能力退化,以及乡镇债务偿还负担沉重等。作者认为,面对这些问题,不仅要逐步取消农业税,还应想办法精简乡镇机构和冗员,积极探索乡镇债务偿还办法,并建立完善的乡镇财政支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2,(10):63-63
据第33期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对全国8个省份300名乡镇党委书记的调查问卷显示,东部地区乡镇债务额大多在千万元以上,有的超过亿元,个别的在十亿元以上;中部地区乡镇的债务大多在百万元左右,少数乡镇债务超过千万元;西部地区乡镇的债务额多在百万元左右。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乡镇或旧债未了又欠新债,或透支偿还能力超负荷负债,乡镇经济被拖入"越没钱越举债,越举债越欠  相似文献   

19.
乡村债务问题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潜藏着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乡村两级失去了最重要的自主性财源,使得乡村债务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争社会的一个重大难题.文章阐述福建省乡村债务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探讨削减和控制乡村债务的综合机制,以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大英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化解乡镇债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