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红色基因概述红色基因属于文化基因范畴。"文化基因"《牛津英文字典》解释为"文化的要素,可以设想为一种非基因手段的复制",中国学者毕文波认为"内在各种文化现象中,并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文化基因是隐藏在各类文化现象内部,决定文化系统性和发展走向的基本因子,对  相似文献   
2.
勤政是履职尽责的基本方式,是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践诺宗旨的基本要求。随着执政时间的推移,在行政机关中出现了一些干部庸懒散现象,严重阻碍新一轮改革发展进程,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严重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危害绝不亚于腐败。要在深入推进廉政建设的同时,从完善行政机关管理入手,大力加强勤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成为共产国际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力、活力和潜力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本文基于对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观进行研究,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与"认同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理论假设。结果表明态度的双重性导致在认同、信仰与践行马克思主义时具有不确定性;学习依然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但更倾向于通过认同与信仰的行为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依然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立思考、强烈认同与高度信仰是践行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着力消除腐败思想,建立清正、廉洁的主流价值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建设应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文章从廉政文化的本义要求出发,对当前廉改文化建设工作的内容、形式、途径及其具体实施作基本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把握创新与立德树人的互动关系是实现创新战略计划的基本议题。立德树人是创新的重要保证,创新为立德树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活力;立德树人以思想育人和外部环境的方式支持与保证创新的发展,创新通过对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任务重点、实践效果、实施与教育功能来促进与检验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7.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本质是遵循和运用廉政建设规律。党在领导反腐败斗争实践中确立并实施了惩防体系,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体系初步形成。然而,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以及主观认识的局限性,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仍存在诸多不科学之处。要不断深化和把握规律性认识,完善科学全面的内容体系,增强手段方法的实效性,健全并运用工作反馈系统,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一案双查"是问责的实施机制,其工作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问责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与权威性,也倒逼"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的具体落实。各地对"一案双查"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但在实践中也面临适用情形不一、责任界定困难、救济措施缺失、实施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问责的严肃性。应尽快出台操作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对"一案双查"制度的主体、客体和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为实施《问责条例》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9.
反腐倡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必须立足各领域建设的规律性要求,研究各领域腐败的形式、特点、危害,抓住腐败易发多发的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对策,以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肌体的良性化运作和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付孝兵  王江波 《政策》2013,(9):79-80
平安是最基本的需求,是最现实的民生。面对平安建设的新形势,荆州市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服务的优势和作用,坚持以信息应用为支撑,把信息化手段与群众需求结合、与部门职能结合、与媒体宣传结合,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矛盾,第一时间服务群众,实现基层服务管理的实效化、快捷化、最优化。一、坚持信息化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一是坚持服务理念。荆州市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16个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