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将被辞退。就在2008年12月2日刚刚生效实施的《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三个试行规定中,"公务员队伍将建退出机制"的说法终于落到了纸面上。长久以来,公务员捧的是"铁饭碗",除了退休、调出、辞职自愿离去,以及个别人违法违纪被开除,公务员可以说都是终身制。在当前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公务员职位的"铁饭碗"和好福利,成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知识     
《创造》2004,(2):44-44
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运行良好 人事部于1995年8月正式发布《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中国公务员的权益保障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此后,人事部又相继出台了《公务员申诉案件办案规则》等规章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公务员提出申诉的受案范围是:对受到的行政处分、辞退、降职、年度考核不称职和辞职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提出中诉,对其它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不能依据《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6,(4):9-9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公务员法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此前施行了10多年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在公务员的范围、权利义务、奖惩、任用和管理等方面,新意颇多:一是“公务员”内涵更丰富。二是分类管理更科学。三是“聘任制”职位将亮相。四是公务员不是“铁饭碗”。五是工资结构有改变。六是权益保障有力度。  相似文献   

4.
陕人发 《现代人事》2003,(10):23-24
1993年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贯彻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按照《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和《陕西省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认真实施了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对于加强各级机关建设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考核工作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榆林市各级人事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的同时,将《条例》和单项法规贯穿于人事工作的始终,通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公务员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辞职辞退、考核奖励、提升素质培训、深入开展“做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2,(3):28-29
通过聘任制的竞争机制,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活力、工作激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未来,这种制度对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公务员来说,应该会形成较大压力。据悉,目前江苏省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江苏省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试行),年内将在部分地区和单位试点,聘任制公务员年内将在省内部分地区和单位试点。所谓聘任制公务员,是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可以按合同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录用国家公务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范国家公务员录用工作,保障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08,(12):2-2
公务员做好做坏奖罚分明。上海市日前出台《上海市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上海市公务员奖励实施细则(试行)》规定:连续两个年度考核被定为不称职公务员,将被辞退。  相似文献   

9.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颁布本刊讯继职位分类和考核的两个暂行规定之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重要配套法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于日前正式颁布。《规定》(全文另发)共九章、三十九条,对于公务员录用的目的、原则、范围、程序、监督与管理等,都作了明...  相似文献   

10.
本刊综述 《创造》2014,(10):18-19
正适当降低招考职位学历要求、放宽招考专业限制……对云南等地基层给予进一步政策倾斜。9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公务员进入"门槛"的要求提出具体措施。《意见》明确了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进入"门槛"的办法,提出适当降低招考职位学历要求、放宽招考  相似文献   

11.
王群 《现代人事》2003,(12):40-40
每年年终,各级政府机关都要对公务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在考核过程中,除个人述职外,要对每个公务员进行一次民主测评。民主测评票内容除每个公务员姓名外,主要是设置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由参加民主测评的公务员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表明个人的意见。同时,考核领导小组还根据上级规定的评优比例,在民主测评前就分别确定了处级公务员和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评优名额。据调查,自1994年年度考核公务员以来,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民主测评中优秀率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屈指可数,大多数单位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都是筷子里头拔旗杆,谁得到的优秀票数最多谁就被评定为优秀公务员。而这些优秀公务员,民主测评的优秀率大多数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十,有的甚至还不到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所谓职位分类,是指通过对职位设置和对职位的分析、评价,明确规定各个职位的任务、责任、权力及任职资格条件,以达到因事择人、专人专用、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同时,也为现有机关工作人员向公务员过渡及考试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可见,职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拟对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这一主要运行机制的有关内容作些初步探讨。一、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  相似文献   

13.
明确思路尽快实施职位分类《办法》吴钢运职位分类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础工程,是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的起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后不久,人事部颁发了《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工作全面铺开。我国的职...  相似文献   

14.
一、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的偏差 1.考核的标准模糊,考核方法上偏重于定性考核。目前我国公务职位分类制度不发达,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划分还有不完善之处,对于众多工作性质相关极大的非领导职位没有完全划分,在这种情况下,某一特定职位所要求的职责和权利没有完全厘清,这使得公务员考核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衡量,无法判定公务员是否完成本职工作,抑或完成到什么程度,工作的质量如何。同时,公务员考核的基本标准是“德、能、勤、绩”,注重考绩,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公务员考核重视定性的考核,轻视定量的考核;《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中有关的考核等次、基本的标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过于笼统,而一些单位和部门也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对考核要素进行量化,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而是靠拍脑袋,停留在定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08,(5):36-36
【事件】《新华每日电讯》消息:公务员考试近年在大学校园持续升温。2008年报考人数创历年之最,64万人竞争近1.4万个职位,录取比例为46比1。有记者问应考大学生:“公务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答日:“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收入逐年升高,医疗、养老都有保障,没有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推行工作进展顺利。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中人数最多并且担负着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重任的工作部门,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为了扎扎实实地做好这一工作,特探讨以下两个具体问题。一、建立具有公安特点的职位分类制度在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国家里,警察机关是否实行职位分类制度,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实行了职位分类制度,有的则没有实行。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8条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事(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现将《国家公务员职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  相似文献   

18.
新出台的《国家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职位轮换制度作了规定。该制度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及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的公务员轮换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提出问题,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5,(4):113-116
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该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1957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和1993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事》2003,(8):41-42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机关作风转变都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公务员制度人轨运行后,我们在实施考试录用、竞争上岗、强化培训、规范考核等单项配套制度的同时,认真开展了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坚持年年有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