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更阳 《中国民政》2011,(6):20-22
"十一五"期间,青海民政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按照"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的基本思路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民生改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每年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达到70%以上,有效保障了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相似文献   

2.
邓微 《湖湘论坛》2011,24(2):7-10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民生改善的重要时期。,湖南省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坚持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正是适应新时代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就是改善民生环境质量和水平。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改善民生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地方人大工作应当如何适应新要求?"推动政府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永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董乐夫认为,地方人大工作应该高度关注民生、深入了解民生、着力改善民生、依法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5.
李培志 《前沿》2013,(7):119-121
社会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与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阶段、水平、环境密切相关。我国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实践与社会权利的实现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也是在维护、实现公民的社会权利。维护公民社会权利既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保障。基于维护公民社会权利出发而实施的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策略、相关政策,不仅具有人文价值关怀,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短视""断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燕平 《重庆行政》2010,12(5):11-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张国成 《当代广西》2012,(19):38-39
民生连着民心。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是北海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海大力倡导"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让群众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着眼建设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民政事业。民政工作在"关注基本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福利产业、打造社工队伍"等4个方面的功能作用日益突显,理应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现代民政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周永尧 《前进论坛》2012,(10):19-19
农工党百色市筹委会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的"同心"思想,学习统一战线在毕节实施的"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实施民心工程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笔者通过对县、乡两级政府的走访调研,现就实施民心工程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联系、民心工程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些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甘寿国 《前沿》2011,(12):94-96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内需规模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提出现阶段要把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纳入经济发展范畴。建议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积极性投资"的快速增长;全方位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推动内需规模扩大和内需结构优化,有效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0,(13):18-18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的专题询问,委员与财政部负责人一问一答,有来有往,会议中的"民生"气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所谓"民生",就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加强和改进预决算管理工作、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均衡拨付预算资金、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而这些问题也是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保义 《前进》2011,(1):46-47
目前,全省上下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浓郁氛围已经形成。省委书记袁纯清在"7.29"全省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民生为本是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袁纯清书记的讲话深刻而简明地道出了转型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转型跨越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目的是为了人民,  相似文献   

14.
当前,正值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时间窗口,各级党政部门的施政频繁见诸各个领域,重点涵盖"思想解放"以及对"现行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能部门,民政部门应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亟须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四个转变",将创新理念转化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基础,切实维护城乡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5.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2007年换届以来,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事关老百姓"急难愁"的问题,以推进旧里综合整治为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加强连续监督,多渠道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带着太多的收获、超越、难忘和感动悄然离去,"十二五"寄托着更多的企盼与畅想轰然到来。 "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不断被强化为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改善民生、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节能减排"被确定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各种保障民生的计划和促进公平的行动成为2011年地方两会的最热。"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十二五"这些重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关怀,  相似文献   

19.
椒江区是台州市主城区,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紧迫。为切实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达到"改善民生、节约土地、扩大内需"的目的,椒江从2009年开始,按照"政府能够承受、农民能够接受、工作能够推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秀隆 《当代广西》2010,(17):31-31
来宾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大攻坚、工业大推进、城建大会战、民生大改善为重点,认真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环境建设年"、"党组织建设年"、"全民创业年"活动,全力抗击特大旱灾和洪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