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仁政 《群众》2008,(6):35-36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定。按照省委要求,我们将在全市上下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姜堰”主题教育活动,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姜堰”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促进姜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当前形势,解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当各之急。  相似文献   

2.
刘广忠 《群众》2008,(1):52-5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结合省情实际。确立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根据十七大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内涵,确立了更高的目标追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为新时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提供了动力。民政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改善民生必须加强政府的民政工作。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困难群体没有得到切实有效保障的社会是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刘松汉 《群众》2011,(12):38-39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目标,这是认真贯彻中央对江苏工作新要求、适应江苏发展阶段新变化、顺应全省人民新期盼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表达了省委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夺取“两个率先”新胜利的坚强决心。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是全面小康量的提升,更是质的跨越,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水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群众》2007,(3):39-41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立足“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宏伟目标,提出“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常州实际,敏锐地把握当前发展新阶段的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重  相似文献   

5.
“全省农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0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三个基本”目标的第三个目标。如何用科技向农村达小康注入新内涵,加快我省达小康步伐,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要向农村达小康注入科技内涵达小康,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新福 《群众》2012,(12):56-57
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委罗志军书记对徐州的发展提出“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贾汪区作为徐州的老工业綦地,提出了“三快三先”的发展新目标,即,加快发展步伐,在全市“两个率先”中争先进,加快跨越步伐,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中做先导,加快转型步伐,在全国资源卡卉竭城市转型中当先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建成徐州传统产业转...  相似文献   

7.
于波 《群众》2017,(1):8-8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应着力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江苏模板”。如果说当年小平同志以苏州发展为例证,系统阐述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对江苏“点”的剖析和肯定,那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勾画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蓝图就是对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了总体部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了“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进度表、线路图”.提出到2020年实现“四个翻一番”。在推进全面小康和“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进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使命、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群众》2006,(12)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今后五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提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达到时序进度,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  相似文献   

10.
史和平 《群众》2007,(1):15-16,21
“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江苏新一轮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又好又快发展”,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核心内涵。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具体到我们镇江来说,就是要深刻把握省委对苏南发展、镇江发展提出的最新要求,深刻把握宏观形势和竞争态势,深刻把握镇江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在省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动员和组织全市干部群众,围绕全省大局,强化进取意识,致力开拓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更好更快发展,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普遍要求,也体现了镇江加压奋进、锐意争先的个性定…  相似文献   

11.
宗禾 《今日浙江》2005,(22):9-10
上个世纪末,我省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六个更加”的具体要求和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我省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新征程。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浙江省●社会事业。2004年,社会事业实现程度为77.5%,基本能够在2010年以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但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在201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很大。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4年为30%,预计到2010年可以达到42%,实现度为93.3%;平均受教育年限,2004年为7.84年。考虑未来大量受教育…  相似文献   

12.
  包咏菲 《群众》2020,(3):54-56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部署中重点强调的三件事之一,这项工作关系苏北农民生活质量,关系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大局。自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决不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成为各地的生动实践。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10万户苏北农房改善年度任务全面完成,2020年还要完成苏北1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为苏北农民送上一份“幸福套餐”。把好“时间窗口”:画出苏北农房改善“施工图”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总定位。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衢州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百千工程”)建设,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1012个整治村建设,并把其中109个示范整治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实施这项工程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环境整治和村庄整理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建设,发挥了这项工程在建设农村新社区中的“四个工程”“、四个促进”作用。百千工程作为“龙头工程”,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实施“百千工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4.
丁大卫 《群众》2013,(5):I0028-I002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翻一番”新目标和“五个方面新要求”。省委书记罗志军要求苏中地区进一步吃透世情国情省情和区情,一手抓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一手抓基本实现现代化。面对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南通在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的基础上,重中之重是抓好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罗一民 《群众》2008,(1):22-23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刻理解、全面领会十七大的新要求,更高更全更快更实地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通”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6,(4)
正(2016年4月28日)一、以决胜勇气聚焦发力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已经打响,全面小康既包括经济小康,也包括教育和文化的小康。对民族、边远山区来讲,教育文化的小康更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去年国务院专门出台决定,对民族教育发展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小康阶段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重视的程度、支持的力度都是空前的。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7.
徐美健 《群众》2012,(5):21-22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我省制定了一套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明确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作为江苏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市,全国精神文明的老典型、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我们张家港市坚决贯彻省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张...  相似文献   

18.
蓝绍敏 《群众》2020,(1):13-1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苏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的嘱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对苏州提出的“两个标杆”要求,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自觉以新思想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用新发展理念来推动转型、引领发展,做到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在探索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雷有毅 《前进》2003,(5):36-37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决定,特别是对农村小康建设更为重视。小康是一个综合目标。按照国家制定的小康标准,除了人均纯收入这项硬指标外,还包括住房、环境卫生、医疗条件、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公益事业、文化生活以及社会治安、道德风尚、民主管理等等,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的整体关照,各项事业都要发展。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共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物质文明水平省委、省政府对农…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5,(21):1
今年还剩下近两个月时间,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谋划好“十一五”发展、为明年工作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安排好明年工作,是年内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花大力气抓紧抓好。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按照围绕全面小康、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抓紧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把省委“十一五”建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