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据保全是一项保护特定案件当事人证据收集权和证据提出权的核心诉讼制度,关系到当事人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的实现。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保全制度作了很大的修改。下面笔者就此次新《民事诉讼法》浅谈对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新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正式实施,我国的民事诉讼保全机制形成了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并立的格局。本文拟通过探究行为保全的要件、审查标准等内容,以期为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珂 《法制博览》2015,(7):74+67
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行为保全的规定,相比较中国,国外其他国家已具有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借鉴域外成熟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此项公益诉讼制度是一条新增制度。  相似文献   

5.
计雯妍 《法制博览》2013,(9):110-111
依照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的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申请人可以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受理后,经过审查,区别情况处理: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拍卖、变卖担保财产;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作出拍卖、变卖财产的裁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申请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5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为检察机关监督民事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笔者通过调研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通化地区办理的民事执行监督案件,总结办理执行监督案件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民事执行案件的法律监督进行探讨,以促进民事执行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章璐  阙丽娟 《法制博览》2015,(8):265+261
证据对于人民法院裁判的结果和诉讼中当事人实体请求的实现而言至关重要。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作了较大程度的改进,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对新《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的改进和不足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中,常流传着一句经验之谈:"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一直以来,证据制度始终是民事诉讼领域较为重要的部分。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不断修订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经常会出现冲突和制约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规定了合同履行地确认规则.其中的"争议标的"不是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来确定,而是以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各自的义务来确定.本文通过探讨一则关于布偶猫收购、繁殖、售卖的合作事宜的《合作协议》的案例,在该案例中法院认为,案涉《合作协议》中对...  相似文献   

10.
李玮 《法制博览》2015,(2):168+167
新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民诉法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虽然该法并没有明确提出"公益诉讼"的概念,但是民诉法第55条的规定足以引起学者和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角度出发,结合西方国家现行法的一些相关规定,初步探讨检察院、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充当公益诉讼原告时的尴尬处境和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