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屈指一算 ,参加工作已届一年有余了。一九九九年夏 ,我从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毕业分配到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工作 ,也算是门当户对吧。从小到大 ,都是从校门到校门 ,对一些事情知之甚少。刚开始的时候 ,有点不适应 ,不过渐渐地适应了。一年来的风风雨雨 ,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得到不少启迪 ,获益良多 ,都是值得让人珍视的。我有一种一年胜似十年的感觉 ,感谢一年来我接触到的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研究所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 ,对于一个新来者来说 ,只能对某些事情谈点感想。应该说 ,东南亚研究所提供了一个最适宜学术研究的环境 ,…  相似文献   

2.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22,(26):76-76
7月初的《新民周刊》专为大豆做了个专题,我读得津津有味,记者阙政在《吃豆:最平民的分子料理》一文中历数中国人吃豆的种种方法,但对豆浆点到为止,没多作盘桓。在我小时候,弄堂里大妈大清早见面的第一声招呼就是:“豆腐浆喝了吗?”喝一碗热融融的豆浆,是庸常日子的打开方式,也是计划经济年代上海人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直至今天我在豆浆上还没“断奶”,隔三差五要去超市买几袋来过过瘾。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伦理学?康德早就指出,全部哲学要回答三个最基本问题:1.我知道什么?2.我应该做什么?3.我应该期望什么?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是形而上学;回答第三个问题的是神学,而回答第二个问题的任务就落在了伦理学的肩上。对这第二个问题,萨特作了自己的回答:“我要行动”。怎样行动?“自由地行动”。为什么“自由地”?因为“我被判决为自由”。  相似文献   

4.
报刊在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天,平均两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个看报,一百人中有四十三人要看一份杂志,这样,法国人每年要看七亿多份报刊杂志共一万五千种。“当我下班后,我的嗜好就是舒舒服服地躺下来看报。”这句话  相似文献   

5.
应琛 《新民周刊》2022,(32):44-48
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元宇宙,不同行业、不同目的的人加入其中,才会让它呈现出一个良性发展,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预测的那样,元宇宙很有可能创造千万级的就业机会。2021年,被看作是元宇宙元年。直到现在,元宇宙依然话题不断。有些人认为,元宇宙是一个伪概念。但另一部分人,包括扎克伯克和马化腾在内的大佬却认为,元宇宙是未来,是互联网的下一代,甚至是人类的终端。  相似文献   

6.
陈林  王煜 《新民周刊》2020,(5):44-45
我也是个普通人,也会恐惧。但我是一名医务工,同时是一名党员, 我们黄冈的疫情是全国城市里除武汉之外最重的几个之一,这样的困难情况下,我们不去,谁去?必须要坚持,一定要挺住。我是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目前的岗位在黄州区的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隔离点。截至2月10日,黄冈是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仅次于武汉和孝感的城市,而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孝感。  相似文献   

7.
谢幕     
《新民周刊》2012,(50):46-54
照例是希望与失落交织的一年,照样是悲欣交集的世界,有一些人和事在这一年画上了句号。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曾经影响世界,给人带来欢乐或痛苦,激励人们追求梦想。有些人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有些人在死之前已经目睹了时代从自己身上碾过。  相似文献   

8.
袁志英 《德国研究》2003,18(2):43-50
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海克尔其人 ;《宇宙之谜》的誉与毁 ;“宇宙之谜”的提出 ;海克尔和生物进化论 ;实体定律和泛神论 ;海克尔的宇宙整体观 ;一元论哲学、伦理学和基督教批判 ;海克尔《宇宙之谜》的局限性 ;《宇宙之谜》对毛泽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50):16-16
当不求甚解的外交官或记者写出谬误信息且广泛流传开来后,则往往以讹传讹、越传越"真"。我在法国出版的《平凡的中国人》一书中曾调侃地写道:与法国人聊上十分钟,他就会滔滔不绝地来告诉我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喜欢教训他人是某些法国人的天性。但我没想到的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从未踏足法国的同胞,也来向我解释究竟法国是怎么回事!最近...  相似文献   

10.
在法国现代派文学中,现代性表现得最突出的莫过于抒情诗。今天的法国诗歌有些什么特征,研究这个问题,对于理解现代派文学也是很关键的。然而抒情诗恰好是最难捉摸、最难说明的难题。许多迹象表明,今天法国诗歌正处于过渡阶段,正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它作全面性的分析论断,为时尚早,尤其象我本人,对于当前法国诗歌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所以只能提供几点初步体会,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不少文章,都喜用“回归”来说明人们对自然的钟情,有趣的是人本身就是自然一员。科学家把有关宇宙、自然的全部知识分为自然界的知识与自然人的知识两类。有人说前者的知识博大深邃,人的认识能力实则只有百分之几;对自己人类则颇为自信:罗马十字军的东征,拿破仓席卷欧亚,希特勒发誓“要日光下的地盘”,可这些“壮举”也只不过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同中国的关系。这个问题自然主要由国家和政府来决定。但同时不可否认,俄罗斯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对政府的决策也产生了某些重要影响。为了全面了解俄罗斯的对华政策,本文拟将俄罗斯近年来对华政策的几次调整,以及俄主要党派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对华政策意向作扼要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谈比喻     
没有必要解释比喻。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拉到一起,(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三尺儿童都善用比喻。我的小女儿三岁时,就对我说过:“爸爸的胡子,象一片草地,”)这就是比喻。同时,比喻大如宇宙,宇宙本身有时候并不是通过别的,而是  相似文献   

14.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43):88-88
有个美国作家讲过,跟大多数人作对是没有好结果的。我是一只石骨铁硬的柚木壁炉。上世纪30年代,有个大老板在成都路造了15幢洋房,在木器行定做了一批壁炉,我就与同门兄弟一起住进了这条新式里弄。一开始房东还会升起火来,满房间热乎乎的,也让我无比温暖。后来,大概已经是60年代吧,房东对我说:烧壁炉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现在我要...  相似文献   

15.
安娜·西格斯:--中国人民的朋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晓樵 《德国研究》2001,16(2):55-57
安娜·西格斯是德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她的作品里,曾写过许多有关中国的人和事.本文就安娜·西格斯与中国的文学因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仰望星空的时候,很多人大概都会想: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也许在不太长的时间之后,你有可能会知道是什么。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5日晚上8点15分,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基地,阿丽亚娜五号运载火箭带着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升空。这架迄今最先进的望远镜,将在一个月内到达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再经过6个月的调整,它将有可能看到135亿光年外的影像,接近宇宙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邵楠 《新民周刊》2022,(13):72-73
那一刻,我意识到,其实这个城市里,有很多人比你更难。昨天,有一篇“骑手睡桥洞”的视频刷屏了,说心里话,我看后很感动。因为镜头里面的场景,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我做骑手的半个月时间里,我会有意拉着几个骑手聊天。我询问过他们吃住的情况,知道一些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去汕头?向我提问的有泰国人也有中国人。当我访问北京时,华国锋主席也问了这个问题。我之所以要去汕头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是想到那儿寻根问祖。 二百多年前,我的一些祖先是从中国的汕头或者是汕头附近的地区乘坐大帆船移居到  相似文献   

19.
宇宙纪元的十月一战后新的一代苏联人进入了宇宙时代的生活。青年人有时很难想象,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既没有卫星,没有宇航员,也没有到月球、火星、金星的飞行。而仅仅有对这类飞行的幻想,许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抱有的幻想。有一位诗人说得很正确:“我们来到世上,为的是把神话变成事实……”正是我国人民开始了宇宙世纪的读数。当地球上的亿万人知道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那一天,那个时刻才初次触及宇宙  相似文献   

20.
先从实例谈起。近年来苏联在经济改革中作了不少试验。其中有些试验是比较成功的。六十五年来的苏联经济也确实有许多严重的教训。我们觉得,在吸取这些教训的同时,对苏联目前经济改革中的某些有成效的试验,也要细心研究,从实践上以至理论上取得借鉴。“切利亚宾斯克模式”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长期以来苏联工商两个部门界限分明,各自有一套计划指标,各自有其部门和企业的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