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论高校生命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璐璐 《学理论》2010,(16):211-212
近年来大学生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事件屡见不鲜,这些表现出的均是大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缺失的一种现象,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从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意义等方面入手,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和完善高校生命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叶青 《民主》2013,(1):21-22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中开始出现多元特别是不良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当缺乏,再加上青少年个人认知模式偏差等原因,使得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对自身生命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网瘾、早恋、厌学、吸毒、犯罪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对学校、家庭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3.
沈浩  李卫红  李文丽 《学理论》2013,(12):377-378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的事件逐渐增多,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原因。同时,重点从高校教育工作的角度提出了开展生命教育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青少年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经过专家、学者近几年的努力,青少年生命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生命教育认识有误区;生命教育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对生命重视不够;否定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4)
生命是宝贵的,它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对生命的认识和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应该贯穿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命作为教育的根源和最终目标,笔者认为只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通过系统的生命教育,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和存在原因出发,结合实际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昆仑  卓家武 《学理论》2010,(3):100-101
生命道德是调整人与自己生命、他人生命、人类生命及它类生命之间关系的道德。当代大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能够自觉担当起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生命道德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生命责任意识缺失的状况,并且逐步呈现出以下两种趋向:一是对自我生命的保护意识趋于理性;二是对社会生命的责任意识趋于淡漠。  相似文献   

7.
生命观是人对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命质量,也会决定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更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健康发展。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伤害生命和漠视生命的事件逐渐增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仅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的实际问题。由一个大学生自杀案件分析其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原因,通过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才之路,将来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8.
传统生命观的诠释与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雁飞 《学理论》2009,(29):47-48
生命是人类一切活动或尊严的基石和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生命意识深入人心,只有每个人的生命得到珍爱、尊重、敬畏和保障,社会生活才能真正走上和谐。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陈麟辉 《党政论坛》2010,(15):41-42
近一段时间,媒体常常披露各种自杀事件,我们发现,不管其自杀的诱因如何,其基本原因都是自杀者内心的绝望,体现了自杀者不成熟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企业(或其它各种单位)和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我们要更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源头,强化公民教育,并把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四所中职学校学生的生命意识现状调查入手,着重分析了当前影响中职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的生命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中职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措施还有待加强。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文章最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培育学生生命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生活节奏也明显地变快。随之发展,青少年在生活、生命与人生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正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力图借助对儒家生命哲学、道教生命哲学,以及丹道生命哲学的解析,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借鉴,为今后生命教育研究做好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揭示生命哲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肖凯  张杏 《学理论》2013,(24):98-99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校园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部分大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我校组织的实践小组,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有健康的生命观,少数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存在偏差。为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观教育,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应当三位一体,重塑生命观教育的价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3.
田雪 《学理论》2015,(5):223-224,240
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人生和学习目标迷失的状态,这种状态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独立缺失、目光狭窄;理想模糊、价值混乱;心理疲惫、精神烦闷;空虚迷惘、孤独无力。从学校教育的视角来对大学生这一迷失状态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三条原因:理智关怀缺失,生命关怀缺失,个体存在关怀缺失。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群体,这种迷失状态的持续发展不仅会影响个体的价值实现,更会造成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迟滞。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是大学生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更需要从教育系统内部开始着手。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7)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了对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淡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介绍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并通过分析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找出应对的策略,以达到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学理论》2012,(33):40-42
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在一些学校开展,但实际上,生命教育作为元教育,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任何人都需要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转型期,各种危害生命以及腐化堕落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更需要开展全民生命教育的推广活动。为此,进行了全民生命教育问卷调查,对全民化生命教育必要性进行了验证,同时也对大众的生命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期望能对生命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5)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存在生活方式不健康,变相虐待生命;生命安全意识淡薄,生命耐挫力弱等问题。为此,优化大学生生命观的对策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生命教育,激发生命价值;社会实践活动彰显生命教育,增强生命体验;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7)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日益突出,尤其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输出的地区,更加明显。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命质量的教育问题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双向的教育活动。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进行分析:生命权利的主张显示留守儿童个人存在价值的合理;生命理解的反思阐释其个人存在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生命意义的超越是其社会存在的升华。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屡报端,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反思。笔者认为,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学,中心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以实践伦理观为指导注重德性行为塑造;以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对待所有的生命,以敬畏自己的生命为出发点善待一切生命,对青少年生命教育无疑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严琼 《学理论》2014,(8):207-208
世界范围内的自杀现象正越来越严重,青少年自杀现象呈现低龄化趋势。面对这种现象,生命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对生命教育的反思启示和实施途径:课堂教学与课外读物相结合;进行生活态度教育;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开设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对实施生命教育的协助。  相似文献   

20.
成鹏 《学理论》2010,(21):206-206
近年来,在中国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时现身媒体。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便成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的必然诉求,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很多学校都莫衷一是,甚至走入了一些误区。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生命教育理应借鉴系统论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基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对生命教育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