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利用手机诈骗也愈演愈烈。手机诈骗不仅严重地侵犯了人们的财产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手机诈骗具有隐蔽性、流动性、犯罪手段智能化等特点。手机诈骗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立法缺失、监管失位、侦查困难、惩处不力等。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手机诈骗犯罪,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手机用户的识别能力;加强社会联合防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有关部门在不断推出手机上网购物、网上银行、电话车险等一系列利民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实施犯罪,对社会治安稳定和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仅以"电信诈骗案例"为关键词,通过互联网搜索,其查询结果多达43000条。由此可见,此类犯罪在我国日益猖獗,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由于此类犯罪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不法分子不需正面接触受害人,隐蔽性强,是新型犯罪的典型代表,给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此类犯罪带来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金融事业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互联网为载体的电信诈骗犯罪逐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职业犯罪,成为一种案发区域广、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常发性侵财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鉴于电信诈骗侵财案件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及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所遇到的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快电信立法、构建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公安机关传统的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多变的诈骗形势,创新工作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对电信诈骗犯罪的定义、我国犯罪趋势演变、犯罪特点等内容进行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打击防范技术。  相似文献   

5.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通讯工具或互联网,借助公共通信网络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或发送虚假信息,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的主要方式有:冒充公安人员进行诈骗、以"中奖"为诱饵进行诈骗、虚构购车退税进行诈骗、虚构银行卡消费进行诈骗、冒充熟人"换卡"汇款进行诈骗、以虚构亲属需要救助的方式诈骗、以虚构信息对被害人进行人身威胁的方式诈骗。电信诈骗的特点表现为: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高,分工明确、组织化程度高,诈骗方法手段更新快,境内外结伙作案、打击难度大。电信诈骗犯罪高发源于该类犯罪风险小、成本低,该类案件侦破难度大。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应加强宣传工作、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建立部门之间的快速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能力与作用,充分发挥电信部门的能力,加强互联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易平台诈骗犯罪的基本构造与传统诈骗犯罪无异,但缺少传统诈骗犯罪的案发现场,具有发案类型多样化、非接触性信息化、犯罪门槛低等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交易平台诈骗犯罪是网络交易平台与用户数据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规范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与完善用户数据保护成为防范此类犯罪的关键。网络交易平台的多样性和非接触性信息化加大了对犯罪进行打击和防控的难度,要从网络交易平台管理和个人数据保护两个方面进行治理,同时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的相互协作,确立不同部门之间执法数据共享机制,从而构建完善的网络交易平台诈骗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伟 《公安研究》2014,(8):31-33
电信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间接接触式犯罪行为。此类案件多为跨省市、跨区域甚至是跨国作案,公安机关在侦办中存在着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固定、查证与取证难度大、诈骗数额难以查清等实际困难。针对此类犯罪的防控及打击,应当注重防、快、治并举,做到宣传到位、打击迅速、整治源头,在群防群治的氛围中,从源头上堵住电信诈骗犯罪的高速通道。  相似文献   

8.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迅速演变、涉及领域层面广泛,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征上看,公安机关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往往面临着线索质量较低、侦查能力不足、电子证据分析困难等挑战,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所开展的逆向追踪和证据收集等环节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社会创新治理视角下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与防范对策探讨,有助于为我国公安机关打击该类犯罪提供可行性思路,也有益于创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智慧防范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功能,通过编造中奖信息等多种方法诈骗财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生活。手机短信诈骗案件具有涉案范围广,社会危害重,犯罪主体日益呈现明确的团伙性,犯罪成本低,回报高,作案手段隐蔽,侵害对象不确定,所留联系方式存在虚拟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侦查部门侦破此类案件要准确划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做好取证工作,加强情报信息网的建设,积极串并案件,加强侦查协作。  相似文献   

10.
犯罪成本小、难度小、手段简单易行、受害者贪小便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是手机信息诈骗犯罪猖獗的主要原因。严防“手机犯罪”,要加紧立法,加强管理,提高手机用户的防范意识,并采取专项打击治理方式,集中打击手机信息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虽不断受到公安机关打击,但仍然是一类高发的犯罪,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电信诈骗手段的翻新速度较快,但不论其诈骗手段如何翻新,电信诈骗都是以"通信"和"资金"作为基本要素实施的。因此,根据电信诈骗的"通信"和"资金"这两个要素,分析电信诈骗的侦查模式,能够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工具或目标的案件越来越多。因此,电子证据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证据。但对于这类证据的取得,即计算机犯罪取证,却是人们要面对的一个难题。计算机取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保护和勘查现场、确定和获取电子证据、分析和提取数据、归档并提交结果。  相似文献   

13.
涉网犯罪在刑事案件发案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利用网络为犯罪提供各种服务的刑事案件越来越普遍.文章结合各种形式的涉网犯罪,对涉网犯罪案件利用网络寻找犯罪对象、准备犯罪工具、联络同伙、实施犯罪、销赃等情况进行仔细剖析,帮助侦查人员了解涉网犯罪,发现犯罪与网络具有的联系,为研究涉网犯罪侦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传销犯罪案件,对我国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销犯罪侦查工作,通过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相关犯罪嫌疑人,有力地遏制了传销犯罪的迅速蔓延。然而,现今传销犯罪侦查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传销犯罪在部分地区仍很猖獗。因此,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传销犯罪的特点,提高传销犯罪侦查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协同作战、情报收集、内部侦查、调查取证、审讯、询问、追赃等具体工作。在有效打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传销犯罪追偿制度,以及完善对传销成员教育遣返制度,来抑制和预防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15.
传销犯罪案件,对我国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传销犯罪侦查工作,通过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相关犯罪嫌疑人,有力地遏制了传销犯罪的迅速蔓延。然而,现今传销犯罪侦查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之处,传销犯罪在部分地区仍很猖獗。因此,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传销犯罪的特点,提高传销犯罪侦查的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协同作战、情报收集、内部侦查、调查取证、审讯、询问、追赃等具体工作。在有效打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传销犯罪追偿制度,以及完善对传销成员教育遣返制度,来抑制和预防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证据与其他证据一样,都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近年来,计算机犯罪、网络侵权等现象越来越成为信息时代的普遍社会问题,计算机证据在这类案件的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对计算机证据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司法机关收集计算机证据的权限,收集计算机证据面临的困难三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证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局势的形成和巩固,社会发展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社会发展对犯罪的影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和深刻,正是这种影响"引起来犯罪率的增长","促进了犯罪类型的变化"。文章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犯罪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探讨有效的犯罪对策,这对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治理中国的犯罪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打工妹之家的维权经历和调研结果,分析了家政服务员性骚扰问题的职业特点。其特点表现为: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相比,家政服务员更容易遭受性骚扰,且受害者都是女性;此类性骚扰容易导致犯罪而且取证更难。因此,改变家庭服务员遭受性骚扰的状况,需要加强法律保障和行业管理,建立多部门多系统的联合预防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关邮寄渠道走私的物品价值大、体积小;走私行为十分隐蔽,往往是见物不见人。侦查方法包括:沿着“由案到人”的侦查模式,认真检验邮件,及时并案,选定侦查范围,对重点场所进行布控;抓捕犯罪嫌疑人,制定讯问策略,搜查相关场所,做好笔迹、走私物品的鉴定工作;查明案情,沿着走私链搜集证据。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立案应谨慎,严格刑法入罪,对信用卡透支到期不还的行为不能都以犯罪论处,刑法重在打击恶意透支行为。侦查机关应分析犯罪分子作案规律,严密布控,伺机抓获现行,或从涉案信用卡入手挖掘侦查线索。侦查人员应注重现场勘查,从犯罪分子遗留信息如监控录像记录、指纹、通信和住宿登记信息等入手突破案情。还可以通过对POS机商户的业务进行排查,发现可疑线索,集中查处一批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中,应注意针对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证据收集,如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催收记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