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笔者认为,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中有丰富的个人思想,到城邦衰落之时,个人主义在希腊兴起;中国先秦儒家确实存在个人精神或称之为"个人主义"精神,但它与希腊的个人主义精神有着重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古代希腊的个人是政治个人,而先秦儒家的个人不是政治个人,而仅只是伦理个人或称之为精神个人。二、古代希腊的个人观念发展到犬儒主义时期,汇聚成为个人主义;而儒家的"个人主义"还不系统,仅只能称之为"半个人主义"。三、个人主义精神的不同,决定了两种个人观念基础上自由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的全面重启不仅取决于改革者的意愿和推力,它还包含一系列条件、时机、动力和需求。"政府悖论"任何改革和发展都要付出成本的,"政府悖论"就是对政府主导的改革和发展付出的一种成本。所谓"政府悖论",根据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等学者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1950年的一天,美国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在和他人讨论外星人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这句话催生了著名的"费米悖论":宇宙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大量存在,但人类迄今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地外文明存在的确凿证据。如何解释这一悖论?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大沉默"暗示潜在危险对于费米悖论的解释有很多。国内公众知晓度最高的,恐怕要属"黑暗森林法则"。这个假说是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Ⅱ》中提出的:"宇宙就  相似文献   

4.
项目制对基层治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提升基层政府的公共物品提供效率,巩固农民主体地位,优化基层政府职能;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削弱了农民主体地位,制约了基层政府职能优化,即项目制产生了公共物品提供悖论、农民主体地位悖论和基层政府职能优化悖论等"三大基层治理悖论"。基层治理悖论缘于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内在张力、外源性发展的利益不兼容以及职责同构的内生条块冲突。破解悖论需优化项目决策程序,完善农村集体决策机制,提升基层政府的项目整合能力,一方面在项目决策中体现更多农民利益与意志,另一方面亦使基层政府与农民拥有更多的资源,激发农村内源性发展动力,提高内源性发展能力,从而从根本上破解基层治理悖论。  相似文献   

5.
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的可持续开采、经济增长与发展替代产业的"三元悖论"。"三元悖论"导致的"转型陷阱"是当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出问题。政府应该有所取舍,采取科学、长远的政策缓解"三元悖论"突破"转型陷阱"。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实践论逻辑是从抽象个体的价值实践活动开始的,社会"个体"在价值行动中面临着"价值悖论"的困境,即价值确立的二元性与价值实现的悖反。"价值悖论"是现代人的价值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其根源在于"人的异化""人的悖论";同时,也只有在"人本论"的社会发展中才能根本克服这一"悖论"。这样就形成一个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逻辑上升,价值悖论在"人本论"中克服的逻辑结论,为历史的具体的"以人为本"价值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前提。这就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实践—认识论在自我克服中的逻辑上升。  相似文献   

7.
韦泽秦  王伟峰 《学理论》2013,(17):17-19
从这几年的中亚"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再到持续至今的叙利亚乱局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中的政治乱象再一次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些国家都陷入了所谓的"亨廷顿悖论"。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乱象出发分析"亨廷顿悖论",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主要路径有四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推进渐进式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信息悖论在信息时代有日趋尖锐化的趋势,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广泛使用与信息合法垄断之间的矛盾问题,而是与社会制度深刻关联的制度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矛盾问题在信息时代的表现。信息悖论的解决必须从社会制度层面着手,资本主义制度逐利的本性注定了它无法彻底解决信息悖论问题,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克服信息悖论具有制度层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国家悖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国家作用的矛盾性。这一悖论启示政府干预劳动关系,应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立足于弥补市场体制的缺陷;紧密结合本国劳动关系的特点;衡平政府各目标之间的价值关系。在转型期,中国政府应该注重:制定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弥补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提供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和公正的司法;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倡导集体谈判,促进职工民主管理;做国有企业的模范雇主。  相似文献   

10.
塔克提出"资本剥削劳动是正义的"并冠以马克思之名,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倒逼着人们回到马克思,开启了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围绕马克思与正义问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马克思认为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赞同派,双方站在各自立场产生了"正义悖论"。悖论在割裂描述性和规范性研究进路的基础上,造成了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误解。破除"正义悖论",需要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凌晓东 《理论参考》2009,(10):12-13
三元悖论:受到制约的宏观调控 第一个悖论是所谓的“三元悖论”。这个悖论最初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183;蒙代尔在1962年提出。美国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183;克鲁格曼在1999年给予了更清晰的阐述。“三元悖论”说的是:对于  相似文献   

12.
"诺思悖论"的存在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思悖论"存在的前提条件是(1)国家税收好象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2)国家似乎没有什么制度措施或其他措施来制约统治者对租金的贪婪追求.总之,这个国家似乎是统治者的私有物,以至于统治者可以在租金最大化和税收最大化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常常选择了租金最大化.满足上述条件的国家只能是专制国家.自由主义民主国家(以下简称民主国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诺思悖论".  相似文献   

13.
郭明 《青年研究》2012,(2):33-41,94,95
文章以杜镇"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农村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对此,本文根据个案调查材料提出三个悖论,且通过对三个悖论的解释和分析认为大学生村官在国家政策与农村社会之间扮演着"弱化的国家政策嵌入者"、村务工作中"秘书人员"以及"无根的农村治理群体"等角色。  相似文献   

14.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与"私"之间的矛盾是法律评价活动的基本矛盾。法律评价活动中的悖论与主体的责任相联系。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仅有着自身的利益,而且担负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当"私"成为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司法机关就不是社会主体的现实主体,但却是社会主体的现实的责任主体。司法机关作为现实的责任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在实际上总要由社会的全体成员来承担,由此就产生了法律评价活动中的悖论。言论自由和制度反腐是解决这个悖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袁倩  王嘉琪 《公共管理学报》2015,(2):13-20,153,154
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组织自身的变革,也即政府内部的制度变迁。在行政系统内部的变革中,政府扮演着制度设计者、资源调动者、变革推动者、利益协调者等多重角色,改革的发起者、推动者和改革对象皆处于政府内部,变革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密切,甚至存在相当大的"重叠",因而行政改革蕴含着难以避免的"内在悖论"。通过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创制这一案例的回顾,发现"负面清单"创设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折射出行政改革进程中的"内在悖论"。基于"结构-角色-行动"这一解释框架,认为行政改革"内在悖论"的形成机制在于改革过程所"嵌入"的正式与非正式结构的影响、改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重叠、改革过程难以避免路径依赖,以及改革目标存在模糊性等问题。尽管这种"内在悖论"不可避免,但通过推进基层创新式的"边际改革"、强化改革领导者的作用,有助于推进局部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塔克-伍德命题"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剥削劳动是否不正义"的争论,揭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序幕。在这场争论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以"现实唯物主义"为标准认为马克思反对"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以政治哲学的最高价值为标准认为马克思赞同"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赞同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实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二分,是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造成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割裂。解蔽"马克思正义悖论",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自身逻辑,在内容、方法和本质上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1):72-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环境规制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内容日益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意指地方政府面临发展经济和环境规制之间的目标冲突和行为困境,它不同于规制俘获理论中的规制者被俘获,是规制者在更为严重意义上的主动就范。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外在表现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增多,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到底"现象,"环境保护"异化为"污染保护"。而形成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内在成因是: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凸显,环境规制机构职能的混杂,环境问题的隐性外部性。治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机制是:优化地方政府目标转化的制度环境,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法律法规,多样化环境规制政策的综合实施,明晰地方环境规制机构的职能边界,强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3)
三层人格结构的平衡造就老瞎子精神人生的崇高;超越自卑的追求卓越与生活风格的延续完成"瞎子一族"命运的转变;人类生本能与死本能的悖论在"走到"向"走向"的转变中得到解决,故而"人皆可成佛",走向天堂。  相似文献   

19.
当利益领域出现"社会失灵",人们求助于国家时,"政府失灵"与"诺斯悖论"出现了,现代国家的存在既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成为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在风险领域出现"社会失灵"时,人们求助于现代国家,同样也出现了"政府失灵"与"风险治理悖论",现代国家不仅是风险的消解者,也是风险的制造者。于是在风险治理中要给予"国家依赖"以必要的警惕。同时,在认识到"风险治理悖论"背后隐藏的内在矛盾和决定性规律之后,适时对风险治理方式进行调整,实现风险治理的专业性方式向综合性方式转型,代理性方式向自主性方式转型,集中性方式向分散性方式转型,是我们在高风险时代进行风险治理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树华研究员等著的《民主化悖论: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困境与教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主迷局与发展悖论——冷战后国际民主化的经验与教训"的最终研究成果。"十年磨一剑",该项目研究历时10年,据项目组不完全统计,项目组成员先后公开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论文成果近100篇,最终才完成这本四十多万字的学术专著。该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多角度探讨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中的民主和民主化问题,多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