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邱越 《今日广西》2014,(10):6-6
日本媒体9月8日报道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黄尾屿以北约164公里进行“未经同意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根本无需向日本通告。日本借赖斯访华之机炒作中日海洋争端,目的是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提供终极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2.
王基文 《台声》2002,(12):50-52
李登辉在替日本右翼分子讲话9月25日,李登辉在接受日本《冲绳日报》专访时称:“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并说,“中国大陆再怎么主张对钓鱼台的主权,事实上没有证据可资证明,在国际法上没有任何依据。”李登辉公然歪曲钓鱼岛列屿历史,明目张胆为日本侵占中国领土辩护,与日本右翼分子一唱一和,充分暴露了他极端媚日仇华的真面目。日本右翼分子关于钓鱼岛的论调林林总总,归纳起来,无非是:钓鱼岛列屿是日本固有领土,是其西南诸岛的一部分;钓鱼岛是“冲绳县八重山石垣市宇登野城二三九二番地”;钓鱼岛列屿不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近期发布的一份文件表明,即使在美国将钓鱼岛“行政权”私相授受日本的“归还冲绳协定”中,美国政府部未承认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  相似文献   

4.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在中国史籍中,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是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该书将钓鱼岛称为“钓鱼屿”。其后的中国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等均有记载。因此,日本以所谓“无主地”的理由非法占据钓鱼岛,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益多 《统一论坛》2012,(6):47-47
11月5日,十四世达赖在日本横滨举行记者会,公然将中国钓鱼岛称作“尖阁列岛”,诬称“中国大陆反日情势高涨”,原因在于“大陆实施反日的极端教育”,“中国大陆社会封闭,加上缺乏资讯,中国许多人仍然将日本人同军国主义连在一起。这也导致在日本将尖阁列岛部分岛屿国有化后,中国的反日情绪爆发”。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难点,也是当今世人关注的热点。1996年7月14日,日本政治团体“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灯塔;7月18日,中国外交部表示抗议,声明日本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引起全世界关注。8月8日,“日本青年社”撤回  相似文献   

7.
日本自桥本龙太郎出任首相以来,国内右冀势力一时甚嚣尘上。不久前,又出现了一个右冀团体在我国颁土钓鱼岛上树立绘有日本国旗的木牌和建立灯塔的事件;接着日本外相居然宣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这一动向不得不引起中国人民的关切注意和警觉,因为100多年前,日本就是从钓鱼岛开始侵占中国领土的。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打破了以往中日两国对钓鱼岛主权搁置争论的默契,悍然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此后,安倍晋三出任日本首相接连向中国发难,有进无退,纵使面对中国强力反制仍不妥协,甚至变本加厉。这是在日本社会日益转向右倾保守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马晓霖 《时事报告》2012,(10):54-55
2012年,是中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是,这个双方原本计划高调庆祝的年份,因为钓鱼岛争端的“危机化”而呈现完全相反的图景。9月10日上午,野田内阁通过所谓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野田内阁宣称此举意在由中央政府掌控钓鱼岛,避免右翼势力操弄而激化中日关系。但是,美丽谎言无法掩盖透明事实:无论日方谁在钓鱼岛及其水域做文章,都是对中国固有主权的侵犯;无论野田的主张多么动听,都是单方面打破钓鱼岛现状的挑衅行为。更何况,根据日方媒体透露,野田政府将在“购岛”手续完成后,配以八大措施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实质是进一步将钓鱼岛非法据有。可见,“购岛”事件是日本政府配合右翼势力而上演的“政治双簧”,日方是钓鱼岛问题由争端恶化为危机的唯一责任者。几个小时后,中国政府快速反击,首次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准线,向世界宣示中国对钓鱼岛诸岛拥有主权。这一依据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而做出的声明,为中方今后行使主权奠定法律基础。11日,野田内阁继续逆流而动,一意孤行,签署“购岛”合同,刻意将急转直下的双边关系继续向悬崖推进。这一天,被媒体形容为中日关系的“9·11”。因为过去40年,中日间鲜有如此激烈的外交摊牌。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周边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到日本在钓鱼岛问题的咄咄逼人态势,再到印度不断在中印边界挑起事端,所有的这些都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现实的挑战。特别是自从日本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客围绕着钓鱼岛争端制造出“购岛”闹剧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倒退,使得近年来本就经历严重波折的中目关系显得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3,(9):20-43
自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购岛”闹剧,最终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有者”签署“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的那一刻起,仅仅一年的光景,日本的闹剧可谓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一出接着一出,一浪高过一浪,什么“宣称将修改和平宪法,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以日本侵华战争主力舰旧名“出云”号重新命名新战舰,拟为旧日本军“旭日旗”正名为国旗;  相似文献   

12.
张岑楠 《当代思潮》2012,(10):30-33
2012年3月3日,国家海洋局和民政部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此前,日本也曾公布了39个无人岛的名称,其中就包括钓鱼岛的部分附属岛屿。 近年来,日本在对华关系上小动作频频,并在《国防白皮书》中公开渲染中国威胁,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屡生事端:先是非法扣我渔船,妄图审判我渔船船长,再是派战机紧逼我正常飞行的巡逻机,又非法为钓鱼诸岛“命名”,对我定期巡逻的海监船跟踪干扰。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决定在2011年3月底之前,把25个“离岛”转变为“国有财产”,并在6月底前,把它们设定为25个基点,其周边海域都指定为“保护区”,其中包括与中国有争议的钓鱼岛群岛和不被中国承认为岛的冲之鸟礁。  相似文献   

14.
黄德明  李若瀚 《求索》2014,(4):129-134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问悬而未决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日本频繁通过官方化措施处理涉钓事件,并加快推行“钓鱼岛国有化”措施,这些行为除作为一种政治宣示外,也有强化其对钓鱼岛“有效控制”的法律意图。对此,中国应及时调整钓鱼岛问题的应对策略,在重视法律研究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运用行政、军事、法律等手段,提高和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5.
日本怎么了     
马挺 《时事报告》2012,(10):68-69
今年,日本与周边国家在领海、领土问题上的纷争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践踏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置中国钓鱼岛主权于不顾,公然做出“国有化”购买钓鱼岛的决定,并与所谓的“岛主”签订“买卖协议”。日本如此一意孤行,到底是怎么了?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第一,日本与周边国家之间关于岛屿主权的纷争,基本上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有关。二战后,日本没有从战败中吸取教训,更没有对军国主义思想进行彻底清算,因此无法得到周边国家的信任。近年来,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右翼势力之所以能在日本兴风作浪,就是与日本在二战后没有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责进行深刻反思有关。第二,日本对于目前的内政外交存有很大的焦虑与不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湾当局以大陆导弹“威胁”形势日趋严峻为由,加速筹建反导弹防御网,将各型导弹的采购、研发和部署列为军事投资的最优先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导弹防御实力正进入关键阶段。(一)中、低空导弹防御网已基本成形在中、低空防御(离地150—7600米)中,台湾主要部署了“天弓1型”、“天弓2型”及“霍克”改进型等防空导弹。“天弓型”防空导弹是台湾“中科院”在引进美国有关导弹技术基础上研制的系列防空导弹,其接战范围达200公里,是目前台湾在海空防中的主力导弹。由“天弓1型”、垂直和机动发射架、相位雷达…  相似文献   

17.
金奕 《台声》2002,(11):15-16
9月24日,李登辉在接受日本《冲绳时报》专访时竟声称,“虽然中共和台湾都宣称拥有钓鱼台列岛主权,但钓鱼台是日本的领土”。他还说,“中共主张是他们的领土,这是因为当地有石油蕴藏量的问题”。10月20日,李登辉再次声称,“钓鱼台从不属于我们,钓鱼台是属于琉球的土地”,“二次大战琉球由美军托管结束后,琉球加入日本,因此钓鱼台属于日本”,“台湾只有钓鱼台的渔业权”。李登辉这番卖国媚日的言论,遭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强烈反对与谴责。一钓鱼岛列岛,又称“钓鱼台”,日本称“尖阁群岛”,包括钓鱼岛、北…  相似文献   

18.
李伟 《统一论坛》2013,(2):60-62
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闹剧上演,两岸的中国人共同保钓、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中日关系紧张而微妙之时,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于2月上旬率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访问日本。苏贞昌访日时的言行,彻底撕下了民进党‘爱台湾”的遮羞布,其出卖民族利益,取悦、讨好美日,甘做洋奴的猥琐形象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15日下午,大陆、香港等14名“保卫钓鱼岛”的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渔船从香港到达钓鱼岛海域,在冲破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的围堵后,其中5人举着中国国旗和香港旗、台湾旗登上了钓鱼岛,  相似文献   

20.
观点     
《时事报告》2012,(7):4-4
日本购买钓鱼岛闹剧系自我放纵 《人民日报》文章认为,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发起的“购岛”闹剧越来越出格:募集资金、提交法案、议员视察、垂钓大赛、国会质询……“购岛”闹剧有日本政坛博弈背景,究其实质,还是干扰中日关系大局的自我放纵。这出闹剧植根于日本所谓的“战略焦虑”。近年来,日本政坛乱象丛生、经济低迷,国民指责政府“无所作为”。“购岛”闹剧有借鲁莽之举给日本“提气”之意,也有强化所谓中国“战略威胁”的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