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凤林 《理论探讨》2022,(3):167-172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如期实现,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着力促进发展的均衡性、重点关注特殊地区和群体、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大力提升体量和承载力等四个方面新要求。应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走符合地方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的均衡化等五个方面策略,发挥好县域经济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县域经济能否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关键取决于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形势是好的。农业和农村正处在加速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上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处在由单一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3.
陈文胜  陆福兴 《团结》2013,(4):57-60
中国县城包括了国家治理的全部对象和内容,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焦点,县域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战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县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乡双轨发展阶段:从解放初期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县域内实行城乡分割管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分割管理:县域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服从国家计划管理,服从国家城市化、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政策;县域政治以政治动员为手段,服从中央政府意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特色经济、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政府管理等方面探求出路。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对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方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四川丘陵地区县域人口稠密、数量多,农业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不发达,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受行政因素影响,四川丘陵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带有封闭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四川丘陵地区县域要坚持发展资源性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化农产品加工业,打破县域封锁,发展产业集群,加强与中心城市的协作,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6.
农业强省是农业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对农业强国战略的推进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强国的政策体系主要以政策背景、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三大要素来构成。其中,政策背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制度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描绘出现实图景。各省以构建保障体系、产业体系、支持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政策手段来贯彻落实农业强国战略,勾勒出鲜明的农业强国建设着力点。政策目标是政策体系的归宿点,央地政策的精准匹配体现出协同治理的思想。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实践中,各省级政府要统筹发挥好不同体系的作用,打造具有弹性的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体系,协调好中央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实现央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高标准地制定规划,打造优势企业群,建立完善的政策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党在过渡时期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是:要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关系,在紧紧抓住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使变革生产关系与之同时并举,相互促进;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确定经济建设的规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正确处理重点建设与一般建设的关系,在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的同时,兼顾一般建设;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关系,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用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安排好生产的基础上注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在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积极争取国际援助,广泛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权 《民主》2008,(4):10-11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对区域内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是位于深山或浅山丘陵地带的内陆地区,受历史、地理、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滞后,以农业为主,工业相对欠发达,县域经济起步迟、发展慢、水平低。近年来,西部贫困地区已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在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县域经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讲政治要处理好五个关系苏灿一、领导干部讲政治,首先要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当前,有的同志提出,现在重讲政治,是否又要回到过去的空头政治上去?是否不再讲抓经济工作?回答是否定的。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实质上是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对立起来了。马克...  相似文献   

11.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高产高效优质发展孟广杰农村经济要发展,农业要大上,科技是动力,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就是这个动力的基础因此,把农业发展同提高农民素质、加速科技的转化结合起米,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农业要发展,科技是动力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理论界对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中,提出要把县域作为一个经济单元,从整体上搞好搞活,以此促进辖区内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经营层次,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而且从实践看,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作为长期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开展各项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对县域经济改革十分关注,曾进行过专门调研。下面笔者就此谈些看法。发展县域经济意义重大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最具有增长潜力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的很大比重是来自县域经济,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一个省直至整个国  相似文献   

13.
王素娟 《求知》2009,(10):24-26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当前,红桥区正处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就必须妥善解决好人口问题。本文立足红桥区实际.阐述人口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期更好地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促进我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各级领导班子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执行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又是领导本地科学发展的决策者和关键所在。近年来,金塔县委始终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在全县各级组织开展了以“思想素质好、协调配合好、群众反映好、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0,(20)
1989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较大增长,形势是好的。1990年,党和国家把发展农业列为发展经济中的第一位的工作,农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但仍然面临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养殖业出现滑坡苗头、乡镇企业面临调整、市场疲软和资金不足的困难。完成1990年生产计划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要在稳定党的农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力量切实把粮棉油生产搞上去,打破徘徊局面。要发展养殖业,丰富城乡人民的“菜蓝子”,在治理整顿中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哲 《学理论》2011,(17):66-68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在利好政策的注入下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地利用县域经济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县域发展的新要求。目前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是:利用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利用县域集聚经济的发展升级城镇化;依据城乡结合经济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发展是国家在大区域布局宏观积极政策下的深层次进一步发展,是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深化.云南省乃至中西部广大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昆明实施的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发展路径,既系统组合了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又形成了具有广大中西部地区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政策体系,昆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实践对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平衡发展和重视市场作用早在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布哈林就指出,其基本的经济观点,就是经济的动的平衡观点和重视市场的调节作用。他认为,在过渡时期要做到经济的动的平衡发展,必须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1、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布哈林反对当时的两种观点,即最大限度地把资金从农业转到工业,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以及保护农民经济,免除用于工业的一切赋税。他反复强调工农业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工业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只有在农业迅速增长基础上,在工农业结合的条件下,工业的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剥夺农业发展工业,无异于“杀掉会生金蛋的母鸡”。他还注意到轻工业周转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内涵要求,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经济活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工业化是镇域经济的支柱,壮大镇级经济总量、增强镇级财政的实力,必须大力推进镇域工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础,是促进镇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是促进镇域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此可以推动镇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广东省新兴县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镇域“三化”发展上,坚持镇域经济的发展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来进行,实现县域经济与镇域经济相互推动、协调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