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张秋震 《学理论》2014,(20):8-9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后文简称《正处》)的讲话,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总体上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强调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力促经济领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探求政治领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调"双百"方针,推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追求社会领域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末的农业集体化经济割断了农民与农业活动直接的利益联系,从而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和灾难,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农业集体化经济给我们今天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启示是:要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依据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3.
衡山县的实证研究表明,以农业为主的县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宏观增长不足、经济结构不优、支柱财源不多、政策处理不顺.破解其财政困难的出路在于: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转变财源建设工作理念;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突出财源建设工作重点;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财源建设支持体系;正确处理开源与征管的关系,理顺财源建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场变革要由思想观念的变革作为先导,同时又会促进思想、道德的进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要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保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相推动。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要正确处理八个关系○陈延荣贫困地区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跳出思维定势和认识误区,正确处理八个方面的关系。一、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6.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 ,不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 ,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 ,并且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变革。同时 ,上层建筑也要作用于经济基础。文中特别强调了这一原理 ,同时还重点论述了经济、政治、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作用问题 ,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煤炭企业要实现总体扭亏,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道工序”,坚持“两手抓”,切实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重点在“四个一”上下功夫。摆正一个关系,从根本上确立抓经济工作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经济工作的原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提高职工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把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展经济上来;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使人、财、物优化组合,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使职工生活得到改善。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澄清一些认识,正确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新农村、与农业发展水平、与土地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主导型态转化的历史趋势1.“经济型态”概念有别于“经济形态”概念。经济形态一般指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而经济型态指的是产业结构型态,这里特指农业经济型态、工业经济型态、知识经济型态。这是截至目前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依次出现的三种基本经济型态,或者叫做三种主导经济型态。因为在一种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产生和存在时,还有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同时存在。在农业主导经济型态时期,不排除手工业等产业的存在;工业主导经济型态时期,也不排除农业等产业的存在;而知识经济主导型态的产生,也没有消除农业和工业的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2.
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轻工业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能否顺利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轻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就不会有如今这样丰富的商品,这样繁荣的市场。轻工业保持了稳定增长,也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了物质保证。现在,国家发展重点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轻工业在改革、发展、稳定方面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任务更加艰巨复杂,除了要求我们加快结构调整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组成部分,同样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合力”推动的。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的动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是二级推动力。本文仅从经济关系的变革来探讨初级阶段发展的经济动因,以请教于大家。一、生产力的发晨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双向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方面引起社会经济形式的演变,即从自然经济一商品经济一产品经济的转化;另一方面,也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更替,即从原始社会的生  相似文献   

14.
一、党的监督面临的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应地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但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仍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同步进行,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还有部分的不适应(甚至是很大的不适应),难免会带来和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使腐败现象大量滋生和蔓延,同时,也使党的监督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一)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使拜金主义无孔不入。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这种原则不仅体现在一切经济活动中,而且潜移默化,扩散和充斥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6,(4)
今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是首要的任务。 几年来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已比较协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改革的成效是举世公认的。特别是一九八五年,经济体制的改革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价格的改革、工资的改革、农副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都冲破过去多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过去50多年了。回头看,它都是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是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则是反应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不仅是应对日益突出的“城市病”的有效之策,而且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交互式和包容性的创新系统,它将给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治理、城市生活、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智慧城市要做到: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融合推进;明确目标定位,分段逐步实施;处理好所涉关系,突出特色个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撑服务平台;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8.
刘宗让  吴毅 《理论导刊》2000,(10):14-16
经济结构优化是充分发挥陕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本文试分析陕西工业的轻重结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等方面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陕西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一、陕西工业结构的多层面审视(一)工业经济在陕西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二)陕西工业轻、重结构。1轻、重工业结构及变动情况。1952年,陕西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62%,重工业只占238%。1978年,重工业比重上升到554%,1993年重工业比重达到646%,此后,重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到1997年…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2,(48)
今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各地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国民经济保持高速运行。由于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市场销售拉动轻工业生产,全国工业经济运行速度加快,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增长,进出口贸易增长更快。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把握发展的实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实现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统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