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邬静 《法制与社会》2013,(28):28-29
选举制度是现代政治中的核心制度,当前我国与美国的选举制度存在差异。在选举机构,选举过程,选举规则以及选举经费来源等方面中关两国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政治文明尤其是选举制度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当前我国选举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通过对中美两国选举制度的对比来改进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必然措施。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中关两国选举制度,而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大选举区到中选举区,再到小选举区与比例代表并立制度的确立,战后日本选举制度变迁经历了一个多种选举类型混合的演变历程。旨在克服以往选举制度弊端的新选举制度,体现了日本冷战后独特的选举方式,但制度本身带来的矛盾却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得票率与议席率失衡、死票增加、重复候选现象严重,选民利益被忽视,党派力量发展不均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对于日本来说,选举制度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选举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自荐候选人积极参选,但面对着选举制度的不完善,他们的选举行为,无法得到应有的规范和保护。故进一步完善自荐候选人制度,对完善我国选举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新一轮全国范围内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年,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去年以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开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最基本的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次最基层、最广泛的民主历练。  相似文献   

5.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0,(4):F0002-F0002
竞选会把选举变成有钱人的事。 ——全程参与选举法修改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曾多次赴国外考察选举制度。他认为,选举制度对于不同的国家,都是依据各自的国情制定的,而不同国家之间的选举制度,难以有完全相同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选举制度的法理溯求,通过寻找我国选举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与我国的国家基本制度。这一讲,我们继续阐述宪法框架下的国家制度。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和。选举制度的具体内容由《选举法》规定。选举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我国选举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权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主要包括:确定选举组织、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提出候选人、投票程序、代表的罢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评析了我国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现状,对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竞争性选举的合理性进行了基础分析,提出了竞争性选举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本文指出选举制度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着选举制度的运行,怎样减少成本提高收益,是我们分析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刘爽  纠丽英 《法制与社会》2013,(20):163-164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最根本的制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目前,我国对选举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完善,但是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将影响我国民主社会的构建。因此,完善选举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选举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选举委员会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是修改后的选举法新增的内容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它是我国十多年来选举制度的实践总结,是实现选举公开、公正、透明的有效民主形式,这一规定作为民主选举的“后续”程序,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推进选举的民主化进程,保证选出满意代表具有实质性意义.应当在这次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地运用好。能否正确有效地运用好这一形式,不仅关系到立法的正确性,而且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的重要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其民主意义、作用及其组织形式进行理论阐释和程序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举制度逐步完善,对民主政治建设发挥巨大作用.但本文认为目前选举制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选举未真正体现平等、直接选举范围有限、没有真正实行差额选举、缺乏竞争机制,不能激发选民的选举积极性.为此,进一步探析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使选举制度更加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莹 《财经法学》2019,(2):95-106
选举主持机构的运作贯穿选举的整个过程,选举主持机构的制度设计关系着选举是否能够公正公平地举行。学者们提出的完善人大选举主持机构的设想具有前瞻性,但目前的研究尚未提供关于选举主持机构法律规范的完整的法理框架和制度细节。选举主持的本质是准司法性质的行政管理活动。为了保证选举过程的合法公正,各国法律制度一般从机构设置、人员组...  相似文献   

14.
对完善我国选举诉讼体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选举诉讼的确立和概念的简要论述,并就选举诉讼在法律上的性质进行分析,针对我国选举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选举诉讼制度的补充点,以期使选举诉讼制度成为整个选举活动合法化和程序化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选举是一个国家民主宪政制度的组成部分,与民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本文指出如果没有选举制度,就不可能有大规模,深层次的民主政治;离开民主的选举也不可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黄荣英 《行政与法》2009,(11):59-62
村民自治是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基本制度,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尽管村委会换届选举一届比一届成功,但在选举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为此,必须完善与村委会选举有关的实体法律;修改和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有关程序;建立和完善村委会选举的保障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权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公正、合理和完善的选举制度来支撑.50多年来,人大选举的制度设计及其操作历经波折、变迁.当前,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反思并调适选举制度与民主诉求、选举权利与现实操作的距离,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8.
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制度是宪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西方民主宪政理论中,选举被视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最基本的联系途径,也是程序民主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选举制度及立法实践在选举的程序设计、法律调整的范围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方面存在较多漏洞,立法机关理应全面审查现行选举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修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的显著特征是股票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分离,公司不是由股东经营,而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经营管理。这便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制度,即使在掌握投票权的情况下,股东也只能通过选举董事会等方式间接地影响公司资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非典时期两位政府高官因未能恪尽职责而去职以来,问责制度开始在中国露出一角。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又有多位官员因失职而丢掉原有职务。可以预见,如果能够走向健全成熟并能在制度上加以配套,问责制度将继党时民主和村民选举而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新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