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埃及的违宪审查属于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由最高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最高宪法法院在行使违宪审查权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宪法监督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将国际人权条约、非洲人权公约等国际人权文件所规定的人权保护条款与埃及伊斯兰的传统相结合,扩大了埃及宪法在人权保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权与宪法相伴相随、密不可分。宪法作为人权保障书 ,既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 ,也是人权发展的保障。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 ,无论是资产阶级宪法还是社会主义宪法 ,都是以确认和保障基本人权为中心而展开的 ,近现代人权事业的发展都会在宪法中得到体现和反映 ,而宪法的进步又推动着人权事业的发展。现代宪法主要通过确认人权原则和人权范围、规定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和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对人权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社会,人权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权保护这个话题也成为了老生长谈。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权保护运动的日新月异,《欧洲人权公约》以及联合国人权保护两公约的发布和签署,人权的保护问题成为新时代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古典自然法学派作为人权概念和理论的始祖,对于当今时代人权的保障意义仍然是巨大的。本文就古典自然法学中人权的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现代人权保护并以是美国人权保护中的言论自由的保护发展为例,对古典自然法学和当代人权进行连接,试图找出古典自然法学对人权理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戴小冬  徐峙 《行政与法》2010,(5):109-112
现代国际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领域不断扩张;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趋于一种融合;弱者保护在意思自治原则中得以体现。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符合私法自治的精神并有助于实现传统冲突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最密切联系与意思自治原则的融合有助于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冲突规范的价值平衡;弱者保护在意思自治原则中的体现与现代国际私法追求实质正义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并有助于实现国际私法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权是宪法和民法确认和保护人格权的共同价值基础,人格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民法的制定和发展自然会受到宪法的约束,但这种约束只能是间接的。宪法中有关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的规定只能通过其体现的人权价值间接影响民法人格权制度的发展,它只能为民法上人格权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合法性、合理性的依据,民法上人格权仍应由民法来确认。  相似文献   

6.
非政府人权组织是人权保护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公民权利和经济权利的保护更需要非政府人权组织的参与。目前中国的维权组织可以看作是非政府人权组织的雏形,但它们有很多内在的缺陷,难以自发地发展成现代非政府人权组织。这还需要政府和学术界有意识的培育和引导,使它们在中国人权发展事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国家人权保护的体现。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得到提高也体现一个国家对人权的重视,对于刑事被害人的保护,公检法应当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本文以检察机关的视角,探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法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大陆法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法理念与制度的发展。宪法领域,对人权保护从消极走向积极、从国内走向国际,以进一步保护人权、限制公权;在行政法领域,行政法院以及行政判例制度的建立推动了行政法制的发展和完善;在刑法领域,重罚主义和宽缓主义虽屡有交替,但以废除死刑为契机,刑罚宽缓化、非罪化等人道主义措施终占上风。  相似文献   

9.
在人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刑事诉讼制度下的权利保障突出的表现了无罪推定观念的重要性。被誉为人权保障的基石的无罪推定是现代民主国家政治谦和、法制人道的典型表现,其构建了国家与涉嫌犯罪的人进行平等对话的机制和空间,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诉讼民主、保障人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界开始对冲突法失去兴趣,至少是在引发冲突法革命的核心议题方面,尤其是对侵权与合同领域的方法失去兴趣。相反,新的兴趣源自冲突法的边缘:特别的政治性问题和跨学科性。其一,以同性婚姻为例探讨冲突法中政策与讨论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二,跨学科性体现为多学科对冲突法学的兴趣,特别是法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有关法律多元的思想。如果要在这个学科取得进步、包括要开始一个新的冲突法重述的话,我们就应该欢迎这些发展,因为回归政策的和多学科的理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宪法至上、基本人权的保障、现代法治国这些观念被普遍认同与接受,是法国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重要基础。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法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着缺陷,表现为宪法委员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个人不能直接向宪法委员会提出违宪审查的请求,宪法委员会仅对法律实施事先审查等等。宪法在司法诉讼中的适用,打破了宪法委员会对违宪审查的垄断权,同时也引起了新的法律问题。通过改革来完善现有的违宪审查制度是法国学者的重要研究议题。其中,先行裁决制度由于它的各种优点,对完善违宪审查制度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In the wake of the extensive scrutiny of the human rights credentials of the new Member States under the EU pre-accession conditionality, which itself was riddled with paradoxe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a rather unexpected irony thrown up by the accession of these countries. It is that the post-communist constitutional courts, which have been applauded for vigorous 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 after the fall of the Communist regime that was marked by nihilism to rights, have come rather close to having to downgrade the protection standards after accession, due to the new constraints of supremacy of EC law. The article will consider the sugar market cases of the Hungarian and Czech Constitutional Courts and of the Estonian Supreme Court, which appear to add weight to the concerns that have been voiced in some older Member States about the fundamental rights protection in the EU. Indeed such concerns were recently also addressed in the concurring opinions to the Bosphorus judgment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相似文献   

13.
徐国栋 《法律科学》2004,22(6):71-79
人格即法律主体资格。在罗马法中,人格———身份具有公私法混杂的特征;在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开始的法典化过程中,拉丁法族国家民法中的人格一词,依然包含公法因素,而德国法则创造权利能力概念取代人格,试图将人格私法化,但这样做却丢失了人格;前苏联民法中,人格则具有主体性要素之法律保护意义上的人格权,知识产权中的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三种含义;新制定的俄罗斯民法典则回归到传统的主体资格意义上的人格概念。在我国民法典制定时,应恢复传统意义上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朱海波 《政法学刊》2008,25(2):99-102
走人权保障与行政执法有密切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文明的体现,在现代行政执法中,执法文明是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政府工作法治化的要求。政府工作应在法治化目标下,加强行政执法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5.
东欧转型在法制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普遍建立以宪法法院为审判机构的集中违宪审查制度。宪法法院通过对宪法文本中法治原则的阐释以实现国家转型的法治目标。宪法法院阐释的法治原则内容具体包括法的安定原则、分权原则、合比例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和基本权利司法救济保障原则等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6.
拉伦茨裁判方法之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伦茨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是欧洲传统的“名判”逻辑技术,其目标是达到个案的公平判决。当作为裁判依据的总体法与条法不足时,法官可“续造法”。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仅是为达到公判而对诸条法的自主运用,它应该有“现行法”的拘束力。为使体系内自主运用条法成为可能,本来不足的体系内“条法库”由审判员以诸种技术补足。介于法律准则之间的或宪法内条法的不谐则依赖“法益衡量”技术解决。因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拉伦茨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17.
贺鉴 《河北法学》2005,23(7):133-135
区域性人权公约与全球性国际人权公约都规定了国家指控制度、个人申诉制度以及国家报告制度。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制度相比,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更具可行性。由于区域内各国历史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都比较接近,区域内人权标准更统一,所保护的权利主体也更具体,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在人权保护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个人申诉制度,丰富了国际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对人权的国际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宪性推定是宪法审查中一种重要方法。其最初起源于美国,尔后逐渐被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法治国所采用。国内目前对于合宪性推定方法的认识尚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宪法审查制度的有效运作。对于合宪性推定方法的借鉴,不在于简单移植,重点在于从一般原理的角度来探求其所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从人权价值、规范体系、经济理性等多角度对合宪性推定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可发现合宪性推定是一种原理性的宪法方法,根基于宪法的最高性、法官的经济理性、人权的目的性、国家权力的手段性等。合宪性推定的正当性论证,在折射出目前宪法方法的贫瘠的同时,也有助于摆脱宪法文本浪漫主义的方法论困境,进而体现出宪法方法兼具政治与法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in particular, medically assisted human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 have provoked a revolution in the sphere of family relations, generating a series of ethical and legal conflict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without ignoring the international sphere, given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phenomenon. The emerging legal issues are analyzed through the filter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t only an important aspect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ioethics in general, but a “passage obligé” given that certain concepts find their explanation and coordinates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It i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human rights is presented. The applicable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legal instruments and principles shall be mentioned, as well as a brief comparison of national legal frameworks in Europe. The emerging bio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are examined in correlation with the response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through its case law aimed at balancing conflicting rights when faced with issues pertaining to ART. Lastly, the article presents in more detail the particular legal issues under debate in France and Italy, two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specific legislation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20.
刑期折抵制度的刑法精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经海 《现代法学》2004,26(6):66-71
不仅要预防犯罪,还要保障人权、关怀人性、崇尚公正,这是当代刑法的基本精神所在。而刑期折抵制度因其彰显了当代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实践了当代刑法的人性关怀,体现了当代刑法的公平公正而弘扬了刑法的精神,是刑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