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7-8月间,我们对江苏省如皋市、四川省绵阳市、湖南省桃江县、陕西省西安市及北京市的青年做了一次职业观念的调查。对象为该地区非农村户口的青年,年龄在14岁-30岁之间。问卷采用定层、分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按青年工人、青年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和待业青年各占1/4的比例分发。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为97.2%。本文将基于对问卷的数据分析,拟从以下3个方面来探讨城镇青年职业观念:一、青年的就业动因;二、青年的职业理想;三、青年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2.
冒怀谷 《民主》2006,(10):40-41
书生嗜书被书恼,买书倾囊心愉悦;卖书易米心不甘,永不买书心凄惶。郑振铎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也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他1898年生于浙江温州,其父过早逝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贫。郑振铎从小刻苦学习,好学不倦,因家贫买不起书。他说:“我要看书总是向人借”,读书贫里乐。他对自己读书要求严格,在日记上写道:“读书毋草率,每读一书必一页一页读过,随有所见,即做札记。”郑振铎20岁时到北京读书,常常去附近图书馆借阅图书。在那里,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和许地山等有志青年,在思想上和学术上进行交流。他们因志趣…  相似文献   

3.
周续庚原是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他在行将退休的57岁时赴美国,居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一个不会英语,只是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竟然在中文报业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继之又不断开拓新领域——已经做的和正在设想当中的,实在叫人敬佩有加。这就是周续庚的故事。今年4月中旬笔者在北京采访他时。在早已耳闻的基础对他的  相似文献   

4.
超常儿童的存在是个事实 北京的一个男孩,两岁多时对识字发生兴趣,在汽车上看不清站牌上的字就哭闹着要家长抱下车认;4岁时每个星期天都去动物园读动物介绍牌上的字。上学后他觉得听老师讲课不过瘾,就自学起来;13岁时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优秀;14岁时被  相似文献   

5.
胡运森 《慈善》2016,(2):15-18
谁也不会相信,当年突遭车祸致高位截瘫、被医生认定为只有三年生命期限的28岁青年,如今39岁却成为全国有名的公益人,拥有粉丝7万多人,参与以马华名字命名"马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60多万人。马华开网店做公益,"千里单骑公益行",走进全国18个省60多个城市,募捐善款70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生400多人。央视、凤  相似文献   

6.
1987年,北京市委党校的一个教室里,老师正在为学员授课。当讲到企业管理理论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企业文化的兴起时,引起了一个50岁左右高个学员的极大兴趣。他,就是牡丹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牡丹”文化的奠基人、当时的北京电视机厂的厂长陈杰。老师的话虽不多,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他想了很多。通过学习他认识到,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展。它像车轴一样能使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两个轮子都转起来,克服党政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县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李瑞环 《党政论坛》2010,(18):46-47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  相似文献   

8.
欧阳健发现,他一生中最悲惨、最难熬和最壮丽、最辉煌的岁月都是在沙漠中经历的。他是1968年12月31日,以18岁之龄离开了故乡北京,直奔青海省一个处在沙漠边缘的军马场。经历了整整10年的知青生活后,他回到了北京,顶替父亲当了一名建筑工人。1984年,他所在的建筑公司输出一批劳务人员到非洲的马里共和国去修建一座发电站,对于马里,他没有什么认识,上学时学的地理几乎忘干净了。令他心灵怦然一动的是地图上所标明的撒哈拉沙谟,他觉得那里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吸引着他。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1,(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薪火相传的重大战略意义出发,多次在讲话、座谈、回信中围绕青年奋斗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意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青年奋斗观。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内涵要义在于教育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具有崇高奋斗理想、高强奋斗本领、主动奋斗担当,内在表现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驱动性和内生性的统一、先进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三个基本特征,其哲学意蕴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合力观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旨归。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北京青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北京青年的影响,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北京青年研究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在1993年11月—1994年1月间,对北京地区14—30岁的青年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共发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调查样本分层如下:男性为55.6%,女性为43.8%,工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图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2—1993所做的一项全国性的大型抽样调查(在全国7省市调查了近4000名14—34岁青年)资料,对转型社会中国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变动做些实证性的分析。 一、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结构 (一)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四维结构” 为了探寻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变化,笔者设计了19种人格特质,并将他们分别放置于5度量表上,让青年对他们进行打分,5分表示“非常喜欢”,4分表示“比较喜  相似文献   

12.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一般而言,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他们还不到25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他们还不到55岁,正是实现中国梦征程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大学生怎样才能不辱使命,担负起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任,让青春梦成为中国梦最绚丽的篇章?除了努力学习书本  相似文献   

13.
在1985年第1期的《青年研究》上,我写过一篇《青年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分历史的遗产、向现代科学发展、处女地和结合点、跟上国际的潮流四个部分。十年过去了,我想根据这篇论文的思路,再次对青年研究的发展过程作出简明的分析,敬请指教。 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以政治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的开始,经济又是从封闭经济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开始。这种转变为中国近现代志士仁人为之奋斗的民  相似文献   

14.
在安徒生的故乡,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位蓄着平头的中国摄影家。传媒称他是“北欧上空的一颗新星”。在摄影史上他已经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他说:“我计划在三五年内奋斗到八个、十个第一”。他的名言是:“开中餐馆并非海外华人的唯一谋生之道,在其它领域里华人同样有所作为。”彭忠民用镜头拍摄世间万物风云的  相似文献   

15.
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全集》21卷P.236)“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争取全民族到每个人需求在更高层次上的满足,正是当今中国改革的原动力之一。根据李瑞环市长提出的共青团工作要研究青年特点的指示,和共青团工作本身的需要,我们运用分层定比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青年(18—28岁,不包括大中学生)的需求特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这次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实际收回635份,回收率为91%,并用计算  相似文献   

16.
年轻人从依附别人(通常是父母)到能够相对独立起来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情绪上和经济上独立起来是“长大成人过程”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人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过程。正面的、促进青年独立起来的环境也是同等重要的,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相反的作为则是很不利的。认为每个青年从依附到独立有一个正常的“过程”是一种幻想。年轻人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他们有选择地行动,或者被强迫着行动,在不同的年龄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因不同的理由,迈入独立生活的过程之中。他们还必然地因性别和阶级而异。来自工人阶级家庭的十多岁的青年一般都较早地进入工作场所,也许按上述的序列他们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就快一些,而许多中产阶级家里的孩子却仍在延长他们的教育。青年男、女居家的年龄总是不同的。男性倾向于晚一些离开家,女性则倾向于早点儿离开家,在比男青年早一些的时候结婚或建立家庭。  相似文献   

17.
柴亮回来了,回到他的故乡沈阳。他不是回来探望双亲,他是应沈阳市政府邀请,回来参加’99沈阳国际音乐节,并在沈阳举办了专场独奏交响音乐会。柴亮赴美国已有八年。在国内时,他还只是被人们誉为很有发展前途的北京音乐学院毕业生。柴亮从小就生活在一种艺术氛围中。父亲是作曲家,母亲是歌唱家,都是沈阳音乐学院的教授。他五六岁时学钢琴,九岁开始学小提琴,先在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学习,1983年在中央音乐高中代培,1986年破格免试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  相似文献   

18.
1989年7月以来,我们抽调了10多名机关干部对学校、企业、农村青年进行了全面的追踪调查。同时,在全省各级团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当前青年思想状况及对策”的调研活动,先后调查了10000多人次,收到调研论文360余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和对各地调研材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思想态势:从去年的政治风波以后,随着各级党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当前青年的思想已渐平稳,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和思想疙瘩正在得到澄清和消除。各种偏激和消极的情绪也正在逐步缓解和理顺。青年对今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的热情(不涵深层次的)正在淡化或消退。但同时,我们还看到,由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青年政治思想又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东欧时局——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如何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在未来的竞争能力都将取决于这一国家的人才状况。这种观点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笔者1995年5月8日在香港做“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澳门五地青年发展状况及趋势”课题时,曾到新加坡考察,对新加坡的青年人才培育状况有所了解。在此就中、新两国的青年人才培育做一粗浅的比较,以期有助于推进对青年人才培育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爱德华兹从草根阶层起步,靠个人奋斗一步一步登上名望或财富与权力的高峰。如今,他正在续写着这样的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