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大力提升公民法治思维能力。大学生是最具思想活力的社会群体,全面提升公民法治思维能力离不开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可以从精神层面、知识层面和行为层面三个维度来理解。提升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必须对大学生法治思维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效果、营造大学生法治社会氛围、净化大学生法治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高职院校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高职院校法治建设的实质与核心。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的法律素质有所提升,但法治精神的缺失现象仍然存在,如法律信仰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等。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就是要从法律知识层面的普及发展到法治精神层面的提升,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使大学生信仰法律、遵守法律,并使这种法治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法治品质主要包括法治知识、法治意识、法治情感和法治能力四个方面。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法治品质有助于大学生迅速融入现代法治社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升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在创业过程中规避风险。目前,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不足、法治意识淡薄、法治情感淡漠、法治能力不足等法治品质欠缺问题,影响明显。因此,创业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法治品质必须合理设置法治教育课程以丰富大学生法律知识,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有效落实法律执行力以提升大学生法治情感,强化法治教育实践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高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提供了重要指南和根本遵循,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提出要将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从课程改革、学校助推、社会支持等方面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需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人文知识的特殊性。从教育观念层面、教学实施层面和环境建设层面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在教学实施层面,提出了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积极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建构大学生人文精神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及关键,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对于展现大国强国风貌、完善高校课程建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由于前期对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认识不太到位、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一些高校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方式比较僵化、内容较单一、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国家夯实教育理念、高校多措并举、重构大学生教育评价体系三个层面进行纠治,旨在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精神完善,以期社会文明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根本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大学生法治信仰表现为大学生对我国依法治国理念深刻认同,对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的自觉参与、对良好法治人格的终身追求。现在,我国高校法治信仰教育面临着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育模式单一落后、教育环境复杂多变、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多方面问题。增强高校法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克服高校法治信仰教育的现实困难,需要高校从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重点培育对象。培育法治思维,有利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社会治理、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大学生法治思维是一种合法性判断思维,体现规则至上的思维,以权利义务为中心,以程序正义优先为保障。针对高校"形式化"的法治教育、社会的负面现象、传统家庭教育观等法治思维培育所面临的问题,要通过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治理社会法治大环境、夯实家庭法治观等途径来促进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校园法治教育存在着定位模糊、理论教育实效欠佳、体验教育有待拓展等问题,应坚持现代法治教育观,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科学构建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着力推进法律原理的领悟力教育,不断增进法治实践的体验性感知,使法律知识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品性,外化为行为自觉和法治习惯,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思想认识、组织管理以及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能促使学生转变认识,因而是实现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应该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构筑全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现行法治教育仍然与法治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课程性质定位不准确、教材内容不完善以及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高校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准确界定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性质,完善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创新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使法治教育真正成为弘扬法治精神和树立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区公益法律服务对于推动中国公益法律服务事业、实现法治社会、促进社区治理和提高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时,我国大学生公益法律服务存在重视不够、人力不足、专业素质和能力不强、经费保障欠缺和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应从培育公益观念、改革高校法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大政府投入等方面完善大学生社区公益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宪法信仰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其关乎宪法的良好实施,关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成效,也关乎着信仰主体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生力量,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培育其坚定的宪法信仰十分必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宪法培育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包括:思政课培育宪法信仰的功能发挥不足;宪法信仰培育的实践环节欠缺;宪法培育外部环境有待提升;学生信仰宪法积极性不强。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优化思政课中宪法信仰的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宪法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培育氛围,不断强化大学生宪法信仰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思政教育中美育渗透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和构筑"大思政格局",两者在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高度契合,从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提高自我审美能力两个维度来提升高职院校师生个人修养,从协调制定教学目标、美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和情感化教学课程四个维度来打造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生命化课堂,进而明确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美育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课程的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验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而又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方式、准确地检验出教与学在知识目标、能力素质目标方面的实现情况,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研究的实践性课题。文中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是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中在确定高职大学生成长内涵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高职心理咨询专业学生成长目标和具体内容,并认为可以从模块化课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体验式教学方式改革三个方面来探索高职心理咨询专业学生成长路径,可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扬善弃恶、追求正义,守法懂礼、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遵守公约、爱护环境等法治资源,能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提供丰富的滋养。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家风教育以及社会法治宣传教育中,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法治理念,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持续培育和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8.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标志着其作为国家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觉悟的程度,公民意识应包括国家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四个方面。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从高职学生情感、思维和行为三个方面着手并与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意识教育、生态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河北红色文化作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理想信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研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对本土红色文化了解的现状,剖析学生自身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开展、网络平台宣传和红色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等方面提出实践途径,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界定新时期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历史考察,论述了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的重要意义与目标、任务。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认识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不丰富、师资队伍不专业等问题,从营造教育环境和优化教育体系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