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设立了具有行为保全性质的海事强制令制度。但由于我国对行为保全制度缺少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海事强制令制度,特别是海事强制令的实施条件亟须完善。本文通过将海事强制令制度与英国法中的冻结禁令制度的适用条件进行对比,对我海事强制令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论述海事强制令的法律性质,比较海事强制令与国外相关制度的异同,分析该制度在司法中遇到阻力的原因,提出将海事强制令改造为海事禁令,正确界定其功能,并完善和细化相应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论述海事强制令的法律性质,比较海事强制令与国外相关制度的异同,分析该制度在司法中遇到阻力的原因,提出将海事强制令改造为海事禁令,正确界定其功能,并完善和细化相应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强制令制度创新与完善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海事强制令为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所独有的海事保全制度。作为一种制度的借鉴和移植 ,在保障海事诉讼程序推进的同时亦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本文实证剖析了海事强制令制度的缺憾 ,并对海事强制令制度司法程序的完善阐述了拙见。  相似文献   

5.
海事强制令是一项重要的海事诉讼法律制度,对保护海事请求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需要纠正被请求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行为"是海事强制令适用条件中非常重要的且容易引起纠纷的条款。对这一条款进行论述,指出海事活动的当事人如果违反了强制性法律规范,就属于海事强制令适用条件中所指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如果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就可能属于海事强制令适用条件中所指的"需要纠正的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主要是指违反定期租船合同、光船租赁合同以及航次租船合同约定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海事强制令是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特殊规定.它具有强制执行性、法定性和程序性等特点,与民事诉讼中的保全等程序有着联系,但它在解决航运中某些具体问题方面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研究海事强制令的独立属性及功能,明确它与保全制度的界线,发挥它在纠正违法和排除妨碍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坚持正当性程序的要求,是理解和适用、完善和发展海事强制令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海事强制令是指海事法院根据海事请求人的申请,为使其合法权益免受侵害,责令被请求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强制措施。"海事强制令制度作为我国特别程序法中的特别法律制度,自实施起就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争议。该制度的确让航运贸易关系得到了缓解,而其对请求人一方利益的保障作用更不容小觑,但实践中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不足。通过借鉴英美法系的相关制度,可以发现我国的海事强制令制度有必要在程序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张蕾 《人民司法》2023,(1):96-101
<正>疫情背景下对进口冷链货物尤其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策略的具体体现,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以下简称海运合同)项下集装箱超期使用在所难免。大连海事法院于2021年集中受理了一批涉自贸区申请海事强制令强制航运公司交付集装箱货物的案件,以及未申请海事强制令直接就疫情产生的费用进行诉讼的案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诉讼发展的里程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和我国《民事诉讼法》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该法对我国《民事诉讼法》有一些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主要表现在管辖权、海事请求保全、海事强制令、海事证据保全、船舶碰撞案件中的证据制度以及海事诉讼文书的送达等诸多方面 ,这些全新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中国海事审判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辖 第三章海事请求保全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船舶的扣押与拍卖 第三节船载货物的扣押与拍卖 第四章海事强制令 第五章海事证据保全 第六章海事担保 第七章送达 第八章审判程序 第一节审理船舶碰撞案件的规定 第二节审理共同海损案件的规定 第三节海上保险人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利的规定 第四节简易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 第九章设立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程序 第十章债权登记与受偿程序 第十一章船舶优先权催告程序 第十二章附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相关规定 ,从沉船强制打捞清除的含义、成立要件、实施以及费用的实现等方面对沉船打捞中的法律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海事司法因海洋活动主体的专业性需求而由海事法院专门审判.作为海洋强国战略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中国海事司法的职能需重新定位,在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保障海洋经济活动秩序的基础上,还应发挥其在推动涉海法律体系发展及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上的作用.为此,应着重从扩大海事法院的管辖权和培养海事审判理念两方面完善中国海事司法,并从相应的组织、理念、法律和人才方面为海事司法职能的实现提供具体保障.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 of mandatory corporate environmentalreporting in the context of corporate accountability. It asksthe question whether such reporting can be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stool, both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and whether this will leadto a greater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out anorganisation, resulting in improved corporate decisions, practicesand outcomes. In ord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author drawson longitudinal research examin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p100 Australian companies. The article then looks at the roleof the regulator, arguing that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reportingshould be coupled with guidance and enforcement by a regulatingauthority. The lack of this enforcement in Australia has resultedin the quality of the reporting being less than optimal. Throughoutthe article, the author has compared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with that of Norway, which has similar mandatory corporate environmentalreporting laws.  相似文献   

14.
本文整理归纳了 2 0 0 1年我国海事法学的论文 ,并将其按船舶物权法、海上货物运输法、海事法、海运欺诈、海上保险、海事诉讼与仲裁等 6个方面进行综述和简要评论 ,并对我国海事法学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动车犯罪案件数量的增多,犯罪手段的智能化、技术化、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公安机关的传统侦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遏制这类犯罪的需要,而追踪机动车的行动轨迹成为侦查此类犯罪的常用程序,故建议在全国机动车上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以此来控制机动车犯罪.立法机关应当把“机动车上强制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一技术手段的应用可能会触及公民的隐私权,但其社会的公益性远远大于个人的隐私权,而且公民的隐私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关系到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的国家,也是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和斯皮克曼所认为的不同世界重心的交汇地带.这种陆海兼备的周边地缘环境特点使得我国容易陷入战略上的两难境地.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克服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地缘环境上的不足,从而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Rotterdam Rules i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arriage of goods Convention that officially acknowledges electronic records of contracts of carriage and has devoted a separate chapter to their regul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Rotterdam Rules on facilitating the conclusion of maritime contracts electronically. Whether articles 8 and 10 of the Rotterdam Rules provid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cargo documentation, and in which ways will be investigated. Where the impact of these provisions of the Rotterdam Rules on electronic commerce is judged unsatisfactory more efficient and trustworthy ways of transforming the Rules to make them a more effective springboard for paperless trade will b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8.
傅廷中 《法学研究》2013,(6):193-207
在海商法体系中,船舶优先权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两项制度。学界有人认为两项制度是并行不悖的关系,亦有人认为在适用法律时若发生冲突,前者应该让位于后者。从理论上讲,两种制度的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不能混为一谈。基于物权法定原则,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不具有消灭船舶优先权的功能。基于部门法的职能分工,没有理由以程序性规则抵消实体法的制度设计。从实践角度看,由于潜在于法律中的协调机制的作用,两种制度的价值冲突完全可以自行得到消解,所谓承认优先权人的优先地位会损害其他海事请求人的受偿机会这一问题,在客观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