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当局极力升高两岸对立,恶意破坏两岸交流交往一是继续插手香港事务,支持、勾结"港独"势力。乱港分子黎智英被香港警方依法拘捕,蔡英文扬言向乱港分子"持续提供必要人道协助"。台陆委会表示,对于台港"相关互动所衍生的问题",须"有所作为",采取反制措施。二是不断限缩两岸正常交流交往。台"内政部"修正相关规定,未来只要现任或曾任大陆"党政军职务"的港澳居民申请来台居留、定居,都须经跨部门联合审查,"以防渗透"。台经济部门预告修正"陆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台独"势力猖獗,并与"港独"沆瀣一气,与此同时却少见港台统派团体的交流与合作。有鉴于此,为了增加港台爱国团体的交流,香港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邀请了台湾远望杂志社,于8月7日至12日赴深圳与香港参访。香港全国政协台联界别委员凌友诗全程陪同参访。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本质上是一种情境感知状态。香港本土意识历史流变的过程,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展示着国民安全的感知特征。而当激进本土主义走向极端化、"港独"意识抬头时,不得不系统地反思其兴起的安全因素。就香港本体安全感知而言,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的公众意识决定着"港独"意识的走向。而"港独"意识一旦成型蔓延,容易诱致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必须予以积极审慎的态度,重启政改议程、灵活推进国家安全立法以及以"政治引导"重塑"行政主导"的管治格局,藉此以提升香港公众安全指数,亦确保国家政治与主权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台情扫描     
<正>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煽风点火,唯恐香港不乱一段时间以来,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公然插手香港事务,在多起暴力事件背后扮演着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继8月表态"将以人道救援方式协助来台港人"后,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不断推波助澜,刻意诋毁"一国两制",力图借以捞取选举利益。一方面,加紧与"港独"势力勾结,煽动台湾民粹。蔡英文以"支持追求民主自由"为借口为暴力分子撑腰。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妄称香港修例风波和"二二八事件"一样,是"低文明族群统治高文明族群的冲突"。民进党  相似文献   

5.
正7月1日上任的特首林郑月娥今后道路可能不会平坦,除了要修补社会撕裂、协调建制派与反对派之间的关系、提升香港经济、增加市民福祉等问题之外,如何打击"港独",避免"占中"事件的重演无疑都是相当艰巨的任务。所以,如何治理香港,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并以习近平治港方针去开拓管治新局面,将是香港能否重新步入正轨、谋求发展之关键。从太平山山顶眺望维多利亚港,星光璀璨,由此香  相似文献   

6.
《黄埔》2021,(1)
正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大陆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将依据《反分裂国家法》及《刑法》《国家安全法》有关"分裂国家罪"等条款,对那些涉"独"谋"独"的顽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采取严厉惩罚措施。自2016年民进党在台湾执政以来,岛内"台独"势力气焰嚣张、活动猖獗。  相似文献   

7.
徐飞 《北京观察》2016,(11):56-59
正邓予立说":多年来,港澳委员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一股稳固的爱国爱港力量。我会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为香港和北京搭建友谊的桥梁,在促进两地经济发展、青少年交流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素有香港"外汇教父"之称的香港著名企业家、金融家、北京市政协委员、香港亨达集团名誉主席邓予立,早已成为游走金融界的风云人物,值得称赞的是,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10日下午,包叙定市长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115次常务会议。一、听取了《关于香港重庆周的情况汇报》会议认为:这次"香港重庆周"活动,展示了重庆直辖五年来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崭新成就,加强了渝港两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夯实了渝港长期合作的基础。会议责成市级有关部门做好后续工作,对所签署的合作项目抓好跟踪落实,进一步扩大重庆在香港的影响,促进渝港两地的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9.
<正>香港至今尚未摆脱殖民地心态,港人大都以英美等作为自己向往的地方,这种文化领导权方面的"受制于人"直接导致香港易于陷入意识形态陷阱之中。在第一次选举面前,三百七十多万选民面临选择:建制派、泛民主派还是本土派?选择了谁,意味着香港命运会有本质性差异?无论答案如何,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选择是:香港的未来在哪里?例如,此届立法会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有一些议员是以"香港独立"或者"民主自决"为理念的,他们入局代表了一部分市民选择了本土路线。有分析认为,"港独"并非  相似文献   

10.
<正>香港回归以来,政治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但由于历史和国际的原因,香港社会政治生态一直比较复杂,近期围绕特区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发生的风波,就是例证。6月以来,在"港独"势力的操弄下,反对"修例"  相似文献   

11.
1日1~3日,市长张广宁率领市政府代表团访问香港,参加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和出席由市政府主办的"携手共进,再创辉煌——穗港经贸合作交流会"。访港期间,张广宁一行拜会了中联办主任高祀仁,走访和宴请了知名人士,看望了广州驻港企业代表,并考察了香港华润集团五丰行上水屠房。市领导孔少琼、苏泽群、王晓玲、陈明德、甘新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相关活动。穗港经贸合作交流会上签订了超过18亿美元的合作专案,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本次交流会是继2004年张广宁市长率团赴港举办"穗港合作、共同发展"以后,广州市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访港观感     
1993年12月1日至12月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交流访问团一行20人,应香港伤健协会的邀请,到香港地区参观访问12月1日中午,访问团抵达香港薄扶林伤健中心。当天晚上,香港伤健协会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港伤残朋友、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亲切交谈。从12月2日开始,访问团先后听取了香港伤健讲座与康复服务情况简介,参观了香港红十字会甘乃迪中心复康用具中心、麦理浩复康院、香港盲人辅导会、城市理工学院,在西香港中心参加了"中港复康工作交流研讨会"。王印朝团长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基本情况,香港大学高级讲师汪绍康先生介绍了香港地区近年来伤残人士的康复情况。访问团访港期间,适值"国际残疾人日",全体团员与香港的数千伤残人士一起,参加了这一有意义的庆祝活动。12月7日晚上,访问团又参加了香港伤健协会周年大会。我们这次赴港交流访问的根本宗旨是,根据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况,重点考察香港地区近年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特点与长处。从观念上来看,香港的残疾人事业也具有自己的思想基础。他们提出了"平等齐参与"的口号,表达了广大残  相似文献   

14.
以"九十年代青年价值观"为主题的中港青年交流研讨营于8月12日至16日在香港举行.应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邀请,以广东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徐萍华女士为团长的广东省青联代表团一行42人专程赴港参加这次活动,香港方面的参加者包括部分青年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60多名香港各界青年代表.  相似文献   

15.
最近,广州青年研究会与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在广州举行了一次“穗港青少年工作研讨会”.港方前来参加交流的人员中,绝大部分是青年社会工作者,他们除了介绍香港青少年工作之外,还介绍了香港青年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吴亚明 《黄埔》2011,(3):22-24
2月一、大陆游客赴台过年火热5天涌入2.5万人次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初一至初五,共计约1043个大陆观光客团次、约24609人次赴台观光。二、2月1 5日辽宁省长率团访台展开"关东风情宝岛行"辽宁参访团此次访台,主要是通过与台湾知名人士、企业及文化界人士的交流,增加了解,增进共识,充分展示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和辽宁人民开放、进取的新形象,深化辽宁与台湾的交流与合作。在台期间,参访团举办了"关东风情宝岛行"系列经贸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20,(14)
正过去一年,持续的暴力冲击使香港伤痕累累。热爱祖国、关心香港的各界人士在威胁面前勇敢站出来,谴责暴力,传播真相,保护家园。旅德留学生一人用三种语言与乱港分子辩论班雅伦: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一个女生和一群乱港分子,在广场上对垒,勇敢聪慧,你更有一种泱泱大国的从容。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梁钦荣先生,自1995年起先后担任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推委会委员,同时他又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因此,他经常往来于京港两地之间,为香港“九七”回归的平稳过渡和内地、香港之间的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19.
广州青广州青年研究会赴港考察团一行七人(余世喜、刘小钢、杨晓平、刘钧演、李庆光、张安平、李丹戒)于1988年9月18日至9月25日,应香港社工总会的邀请,对香港的部分青年工作机构进行了访问考察。考察团在港期间,拜访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社工总会、香港青年协会、香港明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香港突破中心、香港小童群益会等机构,加强了广州青年研究与这些机构的联系,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并表达了进一步交流的意向。考察团这次赴港考察的一个特点,是深入到  相似文献   

20.
香港青年运动近年来有局部极端化和泛政治化倾向。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对香港政治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要消除非法政治事件对香港的影响,关键是要处理当前香港青年的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方式和路径的不断创新来增强香港青年的身份认同。香港的人心回归以及香港青年一代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是香港回归内地母体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长期、繁杂、系统的工程,所以我们需要在指导方针上坚持"统筹兼顾、创新交流"的指导方针,完善协调机制、创新方式方法、重视对港研究;在战略的顶层设计中坚持增强器物粘性、强化制度刚性、凝聚价值共性;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抓住重点、突出实体、深耕项目、引导舆论、重塑史观。只有创新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模式、不断增强他们国家认同,不仅关乎"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实践能否成功,更关乎未来香港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